1.综合题- (共3题)
1.
下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①表示________国家,②表示________国家的情况。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________,目前城市化的速度已明显________。
(3)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其________的发展水平。

(1)图中曲线①表示________国家,②表示________国家的情况。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________,目前城市化的速度已明显________。
(3)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其________的发展水平。
2.
闻名世界的德国鲁尔工业区是德国的煤炭与钢铁之都,被选为2010年的“欧洲文化首都”。从没落的工业区转型为现代文化都市的努力,使得鲁尔区在申请“欧洲文化首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鲁尔区的重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选)(________)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辐射污染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区实施了多项整治措施,其中包括(双选)(________)
A.加强交通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
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
C.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D.区内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3)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措施。

(1)鲁尔区的重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选)(________)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辐射污染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区实施了多项整治措施,其中包括(双选)(________)
A.加强交通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
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
C.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D.区内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3)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措施。
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
A.大牧场放牧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甲地农产品运往我国,最佳运输线路应经过(____)
A.巴拿马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麦哲伦海峡 D.德雷克海峡
(3)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是由于人类发明了________,其反映了________的改善和________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1)甲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
A.大牧场放牧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甲地农产品运往我国,最佳运输线路应经过(____)
A.巴拿马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麦哲伦海峡 D.德雷克海峡
(3)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是由于人类发明了________,其反映了________的改善和________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单选题- (共24题)
4.
有关商业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业网点的密度受电子通信的影响 |
B.寺庙、教堂、行政中心是形成商业网点的必要条件 |
C.商业网点都接近商品生产地 |
D.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取决于当地的人口数量,而与其他因素关系不大 |
5.
图A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B为“鲁尔区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小题2】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小题1】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 | B.交通便捷 | C.气候宜人 | D.水源充足 |
A.因生产联系而集聚 | B.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 |
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 D.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 |
7.
读某类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力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Ⅰ、Ⅱ、Ⅲ时期,该类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小题2】该类工业最有可能是

【小题1】Ⅰ、Ⅱ、Ⅲ时期,该类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原料、交通、燃料 | B.交通、燃料、市场 |
C.燃料、原料、市场 | D.原料、燃料、市场 |
A.制糖工业 | B.普通服装工业 | C.钢铁工业 | D.精密仪表工业 |
8.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小题2】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布的典型地区是( )

【小题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园艺业 | B.游牧业 |
C.混合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A.恒河平原南部 | B.波德平原北部 |
C.拉普拉塔平原南部 | D.墨累—达令盆地 |
9.
读“木桶效应”图,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 D.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
10.

【小题1】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有( )
①扩大北京环境承载力
②调整京津冀城市布局
③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④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小题2】雄安新区的设立会带来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重点承接含企业总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内的非首都功能。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有( )
①扩大北京环境承载力
②调整京津冀城市布局
③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④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政治(政策)因素 | B.社会文化因素 |
C.自然环境因素 | D.经济因素 |
13.
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0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
②到北京上中学
③到上海上大学
④去西北考察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
②到北京上中学
③到上海上大学
④去西北考察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4.
读“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
【小题2】A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小题3】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低增长阶段的是

【小题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
A.人口出生率 | B.人口死亡率 |
C.人口自然增长率 | D.人口的迁移 |
A.高—低—高 | B.低—低—低 |
C.高—高—低 | D.高—低—低 |
A.AB | B.BE | C.DE | D.AE |
15.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
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 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
C.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 D.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
19.
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依次是 (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热量 水源 光照 市场 | B.水源 地形 热量 市场 |
C.地形 政策 土壤 科技 | D.土壤 热量 水源 政策 |
21.

【小题1】“冰糖心”形成的独特地理条件是 ( )
【小题2】阿克苏地区的果农借助互联网销售苹果,获得巨大成功,其主要改变了该地区的( )
冰糖心苹果主要产于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的果核部分糖分堆积成透明状,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冰糖心”。下图为阿克苏位置示意图及某果农的网店销售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冰糖心”形成的独特地理条件是 ( )
A.天山冰雪水的灌溉 | B.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
C.海拔高生长期气温低 | D.河谷地区湿度较大 |
A.市场因素 | B.交通因素 |
C.科技因素 | D.劳动力因素 |
23.

【小题1】数百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依托,向全县多数乡村辐射传导的发展格局,大量手套企业集聚有利于( )
【小题2】嘉祥手套产业的协作关系对当地的影响是( )
“世界手套看中国,中国手套看嘉祥”这是手套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一句流行语。“中国手套名城”山东嘉祥县形成了防寒、滑雪、打猎、射击等四大系列上百种手套产品的加工与生产能力,加工的手套95%销往国外市场。下图示意的是嘉祥手套产业协作关系。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数百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依托,向全县多数乡村辐射传导的发展格局,大量手套企业集聚有利于( )
A.降低工人工资,增加利润 | B.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协作 |
C.增加运费,降低能耗 | D.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批发价格 |
A.削弱同类企业间的竞争 | B.限制了其它产业的发展 |
C.降低专业化程度 | D.提高区域竞争力 |
25.

【小题1】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小题2】对M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农场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②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
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其基本特征
④多以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场经营为主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季风水田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混合农业 |
①农场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②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
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其基本特征
④多以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场经营为主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