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34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30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西省某县低山丘陵区花岗岩、钾长石和瓷土等建材资源丰富;鄱阳湖流沙每年外扩3~5米。下图为该地区建材资源开发前后相关信息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为2013年江西省及鄱阳湖相关资料表。

(1)图示地区生态问题的分布特点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简析鄱阳湖面积萎缩的原因。
(3)与西北地区相比,鄱阳湖沿岸地区土地沙化损失大、治理难度小,请加以论证。
2.
阅读材料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图中有效风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江苏省开发利用风能的主要原因。
乙图中的玛曲湿地是维系黄河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黄河流过玛曲后平均年径流量由137亿立方米增加到164亿立方米,被称为“黄河蓄水池”。有专家指出:若这个“屏障”被破坏,刘家峡水库每10年就得清淤一次。
(2)简述玛曲湿地面积减少对黄河A段产生的主要影响。
(3)说明甘肃省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04-23中国水文信息网:4月20~21日,2010年珠江水文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围绕如何践行“大水文”观,推进珠江水文工作,以及当前流域灾情、水文事业发展规划等热点工作进行了认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代表们积极踊跃发言,分析贯彻“大水文”的有效措施,交流落实“大水文”的成功经验,畅谈践行“大水文”的真切感受并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 自2008年6月4日以来,珠江流域受强降雨影响,降雨量达100~300毫米。西江、北江干流及上游支流,贵州区域内的北盘江、红水河等河流水位上涨迅速,其中龙滩、岩滩等水库水位上涨较快。西江干流已全线超过警戒水位,水位仍在上张。国防总统计显示,强降雨过程共造成珠江流域761万人受灾。

材料三 珠江流域水系图及主要水电站。


(1)珠江流域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联系田纳西河对流域开发自然背景的分析,试从气候、地形、资源三个方面来分析珠江流域综合开发的优势?
(3)简要分析该河流与田纳西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
4.
山东枣庄是一个因采煤而兴起的城市,曾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和振兴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与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近年来,枣庄的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材、电力、化工、纺织已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经过环境治理,枣庄面貌焕然一新,现为全国煤城中有名的卫生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

(1) 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矿物能源的枯竭。
(2)“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与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试分析这些问题可能是哪些?
(3) 近年来,枣庄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要继续取得更大的发展,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2.单选题(共15题)

5.
读“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

【小题1】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 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 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场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6.
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读1965~2005年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变化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正确 的是
A.随GDP的增加呈增长趋势B.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C.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特点D.早期快速增长,自1978后年下降,但2001年后略有回升
【小题2】影响能源消费强度的因素有
①经济结构 ②科技水平 ③能源结构 ④生产规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小题3】据图判断,我国目前建立能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关键是
A.降低GDP增长速度B.将高耗能的工业部门作为节能重点
C.提高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例D.发展节水农业、石油农业和精确农业
7.
下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土地利用现状,下右图为该地未来土地利用趋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中信息分析,远期预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改变了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田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D.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
【小题2】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B.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C.地表径流可能变化,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D.生态一定得到改善,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持续发展
8.
读长江中下游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阶段Ⅰ,该地“地广人稀”“江南卑湿”,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①稠密的水系 
②黏重的土壤 
③低湿的土地 
④湿热的气候 
⑤起伏较大的地形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③
【小题2】从阶段Ⅱ到阶段Ⅲ,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是(   )
A.传统工业数量减少,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上游地区延伸
B.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布局在江南且向西延伸
C.传统工业部门减少,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分散
D.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布局在江北且向西延伸
9.
美国田纳西河的开发模式是TV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每年8月1日,田纳西河流域水库开始放水,其目的是(  )
A.为水库下游生产、生活供水B.稳定下游水位,以利水运
C.以便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D.时值雨季,因水库库容太小而放水
【小题2】田纳西河流域成功开发的经验对我国河流开发有极好的启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江河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C.许多重要河流开发应采用田纳西河开发模式
D.借鉴田纳西河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流域开发
10.
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回答23~24题。

【小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
【小题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11.
辽宁省阜新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2008年3月,阜新市被国家界定为首批资源枯竭城市。2008年10月,辽宁启动实施“突破阜新”战略。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矿竭城不衰”,煤城阜新将转型目标锁定“现代农业”,其主要依据是(  )
①矿区有大量废弃土地,人均土地资源丰富 ②交通条件优越
③现代农业市场前景广阔    ④农业能承载更多劳动力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小题3】【小题4】“突破阜新”战略采取了如下部分措施,与鲁尔区治理思路不一致的是( )
A.加快推进煤化工,特别是煤制天然气和煤制油项目
B.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
C.省直部门帮扶阜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D.积极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
【小题5】【小题6】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一、三产业比重上升
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应该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刺激经济发展
12.

   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山西和新疆在发展煤炭工业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距市场距离远
B.水资源短缺
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D.交通不便
【小题2】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
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13.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小题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14.
(题文)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关爱老人成为社会大课题。下面是利用“数字地球”原理开发的随身携带的伴行包,以便家人及时找到迷路的老人,下图反映了寻找老人的过程。图中伴行包和服务商分别采用的技术是(  )
A.GPS和RSB.RS和GIS
C.GPS和GISD.PS和GIS
15.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 )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甲地区位指数大于40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
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小题2】乙地区的区位指数小于10,其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恶劣 ②水资源丰富 ③劳动力丰富 ④环境脆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城市地域结构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应用的项目最好是(  )
A.城市交通道路网的布局B.预测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C.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D.估算城市工农业生产总值
【小题2】对1995年与2004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最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城市交通流量的变化B.城市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化
C.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D.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变化
17.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小题2】有关热带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枯枝落叶使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肥沃
B.植物生长的速度很慢
C.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物很容易恢复
D.地上植被成为雨林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是最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18.
乌鲁木齐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公里的湿地,这里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2005年11月,这块湿地的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这说明 ( )
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
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爆发,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的降落、栖息和采集
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爆发的范围成正相关
19.
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下表所示情况发生原因无关的是(  )
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
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

3.选择题(共3题)

20.在一密闭的2L容器中装有4mol SO2和2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2SO2(g)+O2(g)2SO3(g).2min末测得容器中有1.6mol SO2,请计算:
21.

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

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