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338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1/10

1.综合题(共5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据图甲回答,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最大的地形区是     ,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3分)
(2)据图乙中信息判断,水资源与耕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是   ,请提出解决该矛盾的合理化建议。(4分)
(3)我国北方的耕地方式以  为主,据图乙提供的信息,比较东北地区与黄淮海地区的各流域耕地面积分别占全国耕地的比重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2.
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阅读表1和表2,回答有关问题:(共10分)
表1: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m
<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800
人口
数量/万人
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比重/%
64.9
17.2
7.7
8.9
1.4
面积
数量/万km2
144.5
97.2
162.5
39.9
315.9
比重/%
15
10.2
16.9
25
32.9
表2 :我国人口水平分布状况
距海岸的范围(km)
<200
200—500
500—1000
>1000
人口密度(人/ km2
100
48.8
35.0
5.2
(1)阅读表1,简述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2)分析表1,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约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该地区人口密度约为    人/km2。(2分)
(3)表2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规律是 。分析其成因 (3分)
(4)综合分析表1和表2,我国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2分)
3.
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黄河在中游的主要支流有渭河和 ,该河主要流经我国产煤大省 。(2分)
(2)请分别说明图中长江河段、渭河河段流向不同的原因。(2分)
(3)长江、黄河的下游,已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对嘉陵江、渭河相同的影响有  。(2分)
(4)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成为“ ”,黄河下游泛滥成灾在自然方面的主要原因是 (2分)
(5)黄河郑州以下河段流域特别狭小,又无支流的原因主要是 (2分)
4.
读我国两个工业基地图,回答问题。(共8分)

(1)图甲所示为   工业基地,图乙所示为   工业基地。(2分)
(2)城市名称:A ;E ;特别行政区G 。(3分)
(3)铁路线:H为 线、I为 线、J为 线。(3分)
5.
读中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0分)

(1)将图中所代表的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山脉的名称,填在横线上:(3分)
①大兴安岭,② ,③贺兰山,④ ,⑤
(2)图中C、D、E三线表示我国雨带移动多年平均位置,表示6月份的是 线(填字母),此时江流域出现 天气;表示7、8月份的是 线(填字母),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常出现 天气,并导致洪涝灾害。(4分)
(3)我国夏季风进退的快慢与 有关,雨带的降雨类型属 雨。(2分)
(4)下列有关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正确叙述是( )(1分)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内
B.非季风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C.非季风区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
D.季风区既受冬季风影响,又受夏季风影响

2.单选题(共13题)

6.
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资源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

★★

★★★★
★★★★


★★
★★★★

 
【小题1】图中表示天然气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与四川相比,新疆资源乙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B.地壳运动频繁
C.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
D.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读上面两幅图,叙述正确的为
A.图①为咸水湖
B.图①湖水的输出形式为蒸发,这类湖多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平原区
C.图②类型的湖多分布在内流区域
D.青海湖是图②类型湖的典型代表
【小题2】下图所示湖泊与①湖泊相似的是
8.
我国汛期最长和水量最大的河流分别是()
A.珠江、雅鲁藏布江B.珠江、长江C.黄河、松花江D.长江、淮河
9.
读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②处为一大盆地,该盆地
A.位于东部季风区B.内部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至今还没有铁路通过D.未被列入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
【小题2】该剖面线经过地区
A.均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B.包括了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甘肃省
C.农业生产以大牧场畜牧业为主D.通用汉语、蒙古语
10.
比较“1990年和2004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04年与l990年比较,种植业所占比例明显减小,其主要原因有
①耕地面积有所减少 ②自然灾害造成减产 ③单位面积产量有所减少 ④农业结构的调整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小题2】2004年与l990年比较,畜牧业的比例有所上升,而且今后还将大力发展畜牧业,其主要原因有
①发展畜牧业可保护耕地 ②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
③可增加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④发展畜牧业可促进草原更新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
11.
我国许多山脉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天山在我国的地理界线上的作用有
①南疆与北疆的分界线    ②内、外流域的分界线   
③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④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的分界线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2.
下图是我国某两省(区)的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分别是
A.气候和地形B.土壤和水源C.植被和气候D.水源和地形
【小题2】两省(区)储量都很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水能B.地热C.天然气D.煤
13.
在我国陆上邻国中,与我国有着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有
A.俄罗斯、蒙古B.印度、缅甸
C.俄罗斯、印度D.朝鲜、哈萨克斯坦
14.
下列资源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较为丰富的有
①铁矿 ②稀土 ③有色金属矿 ④生物资源  ⑤水能 ⑥风能 ⑦水资源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⑦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⑦
15.
某工业基地所在区既分布有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又是甘蔗的重要产区,该工业基地指(    )
A.珠江三角洲地区B.辽中南地区
C.沪宁杭地区D.京津唐地区
16.
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资源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
★★★★
 
★★★★

★★★★
★★★
★★
★★★

★★

★★★★
★★★★


★★
★★★★

 
【小题1】图中表示天然气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与省区川相比,省区新乙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B.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C.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
D.地壳运动频繁
17.
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京津唐地区资源丰富,主要有
A.铁、石油、海盐B.有色金属C.石油、钾盐D.海盐、锰结核
【小题2】从大庆运输石油到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厂进行炼制,应选用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A.管道运输B.航空运输C.公路运输D.铁路运输
18.
西部大开发是目前我国发展经济的重大举措,可以使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东西部双赢,振兴国民经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位于陇海铁路上,是省会又是棉纺织工业中心的城市是
A.济南、石家庄B.洛阳、开封C.兰州、徐州D.郑州、西安
【小题2】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了塔里木盆地等西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石油开采成本低B.距消费市场近
C.我国油气供需矛盾突出D.石油开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3.选择题(共11题)

19.小明和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20.小明和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2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斜面倾斜程度

物体重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有用功W/J

总功W/J

斜面的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

0.1

1.5

1

0.5

1.5

33.3%

2

较陡

5

0.2

2

1

1

2

50%

3

较陡

10

0.2

4

1

2

4

50%

4

最陡

5

0.3

2.4

1

1.5

2.4

62.5%

22.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斜面倾斜程度

物体重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有用功W/J

总功W/J

斜面的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

0.1

1.5

1

0.5

1.5

33.3%

2

较陡

5

0.2

2

1

1

2

50%

3

较陡

10

0.2

4

1

2

4

50%

4

最陡

5

0.3

2.4

1

1.5

2.4

62.5%

23.某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序号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

高度h/cm

测力计的

示数F/N

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

η

1

6

3

2.5

9

80%

2

6

5

2.5

15

80%

3

6

2.5

2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24.

下列历史事件与彭德怀有关的是(    )

25.弹簧测力计下挂一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

26.画出烧杯中小球所受到的浮力.

27.如图所示,O为支点,请画出重物受到的重力示意图及拉力F的力臂.

28.某水下航行器,其相关参数为:体积1m3,最大潜水深度4000m.(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求:
29.

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