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334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2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西走廊地处祁连山脉以东,合黎山以西,乌鞘岭以北,甘肃新疆边界以南,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海拔为1100~1500 m,大部分为山前冲积扇平原,一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可再生能源丰富,现已建成多个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场,被称为“风电走廊”。近年来,河西走廊荒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示意图。


(l)说明河西走廊被称为“风电走廊”的原因。
(2)分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必经地的自然条件。
(3)简述河西走廊荒漠化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漠玫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的特产。沙漠玫瑰耐酷署不耐寒,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最适应透气性强、土质疏松的土壤条件。每年的5、6月份是玫瑰开花期,要求水分充足。于田县种植沙漠玫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有栽培面积约5.5万亩。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并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是世界公认的出油率最高、香型最佳的玫瑰品种,产品主要销往我国东部、西亚以及欧美地区。近年来,于田政府着力打造玫瑰花产业,建设玫瑰花种植园。玫瑰花已成农民增收的“致富花”、“幸福花”。下图示意于田沙漠玫瑰种植区的位置和范围。

(1)说明于田县有利于沙漠玫瑰生长的气候条件。
(2)分析于田沙漠玫瑰种植可以远离消费市场的原因。
(3)为于田沙漠攻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
中原经济区不仅具有独特的区位特征,而且区内各地在饮食文化背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河南省已发展为全国著名的食品加工业基地。该经济区建设有利于加快我国中部地区的崛起。

(1)简述郑州在中原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2)简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经济条件。
(3)结合河南省产业结构特点,为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共8题)

4.

   为了降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美国总统特朗普不顾国际社会和美国民众的反对,不断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增加关税,中国被迫采取对一等措施。下表示意中美两国互相加征的部分关税产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中美互相加征关税的产品差异表明
A.我国科技实力雄厚B.美国为原材料出口国
C.中美经济互补性强D.美国出口产品附加值低
【小题2】造成中美贸易产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B.市场容量C.资源禀赋D.政策因素
【小题3】为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中国相关企业实行的最可行措施是
A.主动搬迁工厂到美国B.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
C.大力拓展业务渠道D.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
5.
   “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  )
①四川  ②河北  ③福建  ④辽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小题2】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 
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③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④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6.

   红水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是我国水电开发、防洪及航运规划中的重要河流。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批准红水河梯级开发方案,在红水河全河段建设了10个梯级水电站。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丰富,水量大②平行水系,支流多③地势落差大④流经高原,河流长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红水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
A.形成了不同的库区,库区两岸冲刷力会明显增强
B.将成为沟通川、桂、粤三省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
C.可减轻长江三角洲的洪水灾害
D.为优化华南地区电力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小题3】除水电之外,红水河流域可综合开发
A.汽车工业B.有色金属冶炼C.蔗糖加工D.甜菜种植
7.

   在干旱荒漠地区和草原地区,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下图是井的密度及其分布对牧场的影响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小题2】在乙地区,该地区大面积土地沙化的原因是
A.沙尘暴频度增加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人口和牲畜增加,大规模掘井以满足人畜用水需要
D.生物生产能力降低
【小题3】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构筑防护林体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②⑤⑥
8.

   碳生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国内生产总会总量与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比,反映了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读2000~2011年京津冀碳生产率变化趋势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三省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北的能源利用率高B.北京的年均碳生产率增速最快
C.北京的碳排放量最多D.天津的碳生产率逐年增长
【小题2】提高河北省碳生产率的有效措施是(  )
①控制人口规模
②提高科技水平
③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④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天津市大力提高碳生产率能(  )
A.减轻城市交通拥堵B.增加城市热岛效应
C.提高企业竞争能力D.减少酸雨发生频率
9.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能正确表达的区域特征为(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某区域内部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小题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种植业区,反映出(   )
A.区域环境的一致性B.区域环境的整体性
C.区域环境的多样性D.区域环境的差异性
10.

   运城盐池被称为“中国死海”,位于山西省唯一的内流区内,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运城盐池自古就是中国食盐生产重地,有“南风起,盐始生”之说,近来考古学家在山地盐池附近发现了古代“池外有堤,堤外有滩,滩外有渠”的护宝堤堰体系。

下图为盐池护宝堤堰体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与运城盐池的形成不相关的是(    )
A.流水在低洼处汇集成湖泊B.地壳运动,岩层断裂下陷
C.降水带来盐分在湖内累积D.地处内流区,蒸发较旺盛
【小题2】运城盐池晒盐的主要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3】关于护宝堤堰体系中各部分对运城盐池的保护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堤—蓄洪和滞洪的作用B.渠一导流和分洪的作用
C.河一供水和泄洪的作用D.滩—阻挡隔离山洪的作用
11.
下表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洪涝灾害的频率增加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大陆生生物多样性增加D.荒漠化土地大幅增加
【小题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菜基——鱼塘农业B.推广水稻种植
C.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