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速生桉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雨林,其特点之一是“疯长”,快速生长期可达十年,国外桉树轮伐 周期一般超过 8 年。我国于上世纪 70 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引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速生桉人工林遍 布于山坡,该区也建立了大规模林浆纸一体化的造纸工业生产基地。但近年来,该区各地却掀起了 “禁桉”风潮:认为大规模种植速生桉可能引发生态灾难。下图为我国桉树主要种植区分布及广西某地速生桉产业模式图。

(1)指出我国桉树种植区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2)大规模、高密度速生桉种植常致林下“寸草不生”,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3)近年来,广西多地掀起了“禁桉”风潮,但也有人反对“禁桉”,请你为反对“禁桉”阐述理由。
速生桉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雨林,其特点之一是“疯长”,快速生长期可达十年,国外桉树轮伐 周期一般超过 8 年。我国于上世纪 70 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引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速生桉人工林遍 布于山坡,该区也建立了大规模林浆纸一体化的造纸工业生产基地。但近年来,该区各地却掀起了 “禁桉”风潮:认为大规模种植速生桉可能引发生态灾难。下图为我国桉树主要种植区分布及广西某地速生桉产业模式图。

(1)指出我国桉树种植区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2)大规模、高密度速生桉种植常致林下“寸草不生”,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3)近年来,广西多地掀起了“禁桉”风潮,但也有人反对“禁桉”,请你为反对“禁桉”阐述理由。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海底有松软沉积物、水温10℃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虾类。中国对虾在渤海沿海、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由于人工繁育虾苗的放流,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阐述黄河三角洲沿海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原因。
(3)推测虾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4)针对渤海对虾资源减少的现状,请提出促进渤海对虾产业发展的措施。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海底有松软沉积物、水温10℃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虾类。中国对虾在渤海沿海、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由于人工繁育虾苗的放流,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阐述黄河三角洲沿海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原因。
(3)推测虾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4)针对渤海对虾资源减少的现状,请提出促进渤海对虾产业发展的措施。
3.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废黄河三角洲位于江苏北部,由1128~1855年期间黄河南泛侵泗夺淮入海所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为典型淤泥质海岸。下图为该三角洲2006年海岸线位置及1980~2006年海水10m等深线位置变动情况。

(1)判断1980~2006年间该地海岸线变动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请说出稳定该地海岸线可采取的措施。
废黄河三角洲位于江苏北部,由1128~1855年期间黄河南泛侵泗夺淮入海所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为典型淤泥质海岸。下图为该三角洲2006年海岸线位置及1980~2006年海水10m等深线位置变动情况。

(1)判断1980~2006年间该地海岸线变动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请说出稳定该地海岸线可采取的措施。
2.单选题- (共2题)
4.
下图示意中国某山植被分布状况,近年来该区域牧民人口日增,所产羊毛质量甚佳,颇受市场欢迎。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位于
【小题2】近年来,该区域森林分布的上限下移、下限上移,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小题3】该地区各种农作物中,马铃薯种植高度上限最高的原因主要是马铃薯

【小题1】该山位于
A.西南地区 | B.东南地区 | C.西北地区 | D.东北地区 |
A.气候变暖 | B.开发矿产 |
C.栽培花卉 | D.对土壤要求较低 |
A.对光照要求较长 | B.对降水要求较少 |
C.对热量要求较低 | D.对土壤要求较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