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科学家调查发现,天山的冰层正以每年50cm的速度消融,预计最快在2023年天山上的雪将永久消失,2013年天山山顶积雪与2000年相比,雪域面积减少了40%。下图为1993年和2000年天山山顶雪域面积变化情况图。

(1)说出天山雪线上升的主要原因。
(2)推测雪线后退对天山及其附近区域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3)请你为减缓天山雪线后退的速度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
据科学家调查发现,天山的冰层正以每年50cm的速度消融,预计最快在2023年天山上的雪将永久消失,2013年天山山顶积雪与2000年相比,雪域面积减少了40%。下图为1993年和2000年天山山顶雪域面积变化情况图。

(1)说出天山雪线上升的主要原因。
(2)推测雪线后退对天山及其附近区域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3)请你为减缓天山雪线后退的速度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
2.
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人口数据表。

(1)分析近10年来我国人口管理取得的成就。
(2)指出2010午第六次人口普查反映m来的人口问题。
(3)说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下表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人口数据表。

(1)分析近10年来我国人口管理取得的成就。
(2)指出2010午第六次人口普查反映m来的人口问题。
(3)说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3.
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之一,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据资料统计,江苏省中小民营企业占全省企业比重的99. 7%;浙江省中小民营企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0%,近年来比例还在持续上升;上海市中小民营企业占全市法人企业的比重在70%以上。下图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数据统计表。

(1)分析长三角与大西洋沿岸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分析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材料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之一,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据资料统计,江苏省中小民营企业占全省企业比重的99. 7%;浙江省中小民营企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0%,近年来比例还在持续上升;上海市中小民营企业占全市法人企业的比重在70%以上。下图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数据统计表。

(1)分析长三角与大西洋沿岸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分析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4.
读世界部分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畜牧业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有人说我国牧区畜牧业也可属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合理吗?请表明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2)试指出B国为发展畜牧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3)简述A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有利条件。

(1)我国畜牧业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有人说我国牧区畜牧业也可属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合理吗?请表明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2)试指出B国为发展畜牧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3)简述A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有利条件。
2.单选题- (共10题)
5.
【小题1】仅从人口增长变化考虑,我国就业压力最大的年份是
【小题2】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实施二十多年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下图为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图(未考虑全面二孩政策的预测数据)。目前我国规定男子16--60周岁、女子16--55周岁为劳动年龄人口。
【小题1】仅从人口增长变化考虑,我国就业压力最大的年份是
A.1975年 | B.1980年 | C.2015年 | D.2025年 |
A.老龄人口数量减少 | B.劳动力数量较为充足 |
C.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 D.人口性别比明显变化 |
6.
西藏自治区下辖5个地级市、2个地区和73个县(市/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下图为西藏各地市人口及主要城镇分布图(图中数值为各地市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可知,西藏环境承载力最低的是
【小题2】日喀则市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百分比最大的原因是
【小题3】西藏自治区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

【小题1】由图可知,西藏环境承载力最低的是
A.阿里地区 | B.那曲地区 | C.拉萨市 | D.昌都市 |
A.区域面积最大,居住空间大 | B.海拔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 |
C.河谷地区面积大,利于农业生产 | D.河谷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
A.地形复杂,人口增长慢 | B.消费水平高,人口数量少 |
C.资源短缺,人口密度低 | D.河谷地带人口数量较多 |
7.
下图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某市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市迁入人口( )
【小题2】据图推测,该市( )
【小题3】迁人人口对该市产生的影响是( )
①缓解该市就业紧张局面 ②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③增加消费需求,活跃市场 ④给城市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

【小题1】该市迁入人口( )
A.性别比例比较平衡 ![]() | B.以技术型人才为主 ![]() | C.年龄结构比较平衡 ![]() | D.以青壮年劳动人口为主 |
A.轻工业、服务业比较发达 | B.重工业、高技术产业发达 |
C.农林业、水产业比较发达 ![]() | D.采矿业、建筑业比较发达 |
①缓解该市就业紧张局面 ②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③增加消费需求,活跃市场 ④给城市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 D.①③④ |
8.
读欧洲某大城市中心建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建筑属于
【小题2】图中景观位于市中心,却没有改建为高大的现代建筑,其原因是

【小题1】图中的建筑属于
A.基督教 | B.伊斯兰教 | C.印度教 | D.佛教 |
A.高大的现代建筑影响城市空气流通 | B.高大的现代建筑不够美观 |
C.高大的现代建筑建设成本过于高昂 | D.保护传统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风貌 |
9.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海滨小城的城区规划布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P区最可能是该城市的
【小题2】有人认为城中的工业区布局不合理,其理由是
①沿河分布,污染水源 ②位于市中心,影响城市交通 ③位于市中心,易对城市造成环境污染 ④距海较远,交通不便
【小题3】该市的火电厂需要搬迁,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合理的是

【小题1】图中P区最可能是该城市的
A.居民区 | B.商业区 | C.绿化区 | D.文教区 |
①沿河分布,污染水源 ②位于市中心,影响城市交通 ③位于市中心,易对城市造成环境污染 ④距海较远,交通不便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0.
下图为某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顺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城市化过程中
①I阶段城市化水平最低 ②Ⅱ阶段城市规模最大 ③Ⅲ阶段城市化水平最高 ④Ⅲ阶段出现卫星城市
【小题2】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会出现置换。下列表述符合土地置换一般规律的是
【小题3】Ⅲ阶段出现远离城市的“飞地”(这几处“飞地”仍属该城市辖区)的原因可能是
①山河阻隔限制了城市发展 ②城市化的畸形发展 ③环境移民 ④城市地价昂贵

【小题1】图示城市化过程中
①I阶段城市化水平最低 ②Ⅱ阶段城市规模最大 ③Ⅲ阶段城市化水平最高 ④Ⅲ阶段出现卫星城市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A.商业用地逐渐被居住用地置换 | B.居住用地逐渐被工业用地置换 |
C.工业用地逐渐被农业用地置换 | D.农业用地逐渐被工业用地置换 |
①山河阻隔限制了城市发展 ②城市化的畸形发展 ③环境移民 ④城市地价昂贵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11.
读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方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个商品粮基地中热量条件最差的是
【小题2】N地区曾经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却成为粮食输入区,其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增多,粮食需求量大增 ②农业技术发展缓慢,单产仍较低
③河网稠密,地块小,不利于耕作 ④城市快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
【小题3】图示粮食流通对西部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主要是

【小题1】甲、乙、丙、丁四个商品粮基地中热量条件最差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①人口增多,粮食需求量大增 ②农业技术发展缓慢,单产仍较低
③河网稠密,地块小,不利于耕作 ④城市快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A.缓解粮食生产压力,增加人口数量 | B.合理退耕还林还草,减轻生态压力 |
C.确保工业原料供应,促进经济发展 | D.增加商品交流,活跃农产品市场 |
12.
读甲、乙畜牧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图中阴影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小题2】甲、乙两图中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
①专业化程度高 ②商品率高 ③劳动力需求量大 ④生产规模大

【小题1】甲、乙两图中阴影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 | B.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
C.地中海式农业、水稻种植业 | D.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 |
①专业化程度高 ②商品率高 ③劳动力需求量大 ④生产规模大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13.
位于浙江东南部的青田县地形崎岖,以中低山地丘陵为主。青田县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青田县志》曾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与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是
A. 中国三江平原 B.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 湄公河三角洲 D. 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
【小题2】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带来的效益是
①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②增加农民收入 ③减少水利工程量 ④减轻环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小题1】下列地区与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是
A. 中国三江平原 B.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 湄公河三角洲 D. 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
【小题2】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带来的效益是
①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②增加农民收入 ③减少水利工程量 ④减轻环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