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地理高考模拟试卷(1)(新课标Ⅰ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306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6

1.综合题(共4题)

1.
(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珍珠是生长在一些软体动物中的稠密凝结物,一般呈圆形和梨形、白色或浅色,具有光泽,经济价值高。 我国是淡水珍珠的生产大国,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 95%。从事养殖人员为了追求养殖的利益最大化,养殖过程中 需要投放大量的饲料,造成珍珠大规模、高密度养殖,取出珍珠后的大量的蚌壳、蚌肉随意抛弃进入河湖。珍 珠养殖产生的水体,基本上都为劣质水体。近年来,我国湘、鄂等省区已严格限制或责令取缔珍珠养殖,并逐 步实施转型升级。

分析湖北、湖南等省区限制与取缔珍珠养殖的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洋海笋是一种新型海外引进驯化改良蔬菜,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地区开始种植。作物生长期内,利用全海水或高盐地下水灌溉,与海虾养殖结合效果更佳。下图为“山东寿光海水蔬菜产业园分布”。

(1)分析以往农民小面积种植淡水蔬菜的原因。 
(2)说明海水养虾池和池边缘土地种植西洋海笋二者间的联系方式
(3)说明未来以产业化种植海水蔬菜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途径的原因。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位记者曾到过图示地区(图a),发现在那里局部区域分布着很具地域特色的“蜂巢屋”(图b)。  “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土塔状建筑主体用规则的多边形土坯砌成,站在屋内仰望,仿佛置身于蜂窝中。独特的“蜂巢屋”充分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当地典型的传统民居。

(1)指出“蜂巢屋”分布的地理位置。
(2)简述“蜂巢屋”所在地区形成“夏季炎热,冬季多雨,春秋多风沙”气候特点的成因。
(3)请参照表1中①④.简要说明②③“蜂巢屋”的建筑特点对适应当地气候的作用。

(4)由于古老的蜂巢屋自身存在的不足及人为影响,近几十年来它不断遭到破坏,或拆除或废弃。请就如何保护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景观提出对策。
4.
【旅游地理】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倡导“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简述以城市(镇)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尺度最为适宜的原因。

2.单选题(共4题)

5.
有自媒体写道:“飞机到了太行山北部上空,我没能发现睛岚可爱,只因冬季、雾霾和植被破坏。此时不断有风力电厂的风车进入视线,它们有序地排列,错落有致。(参见下图)”风力发电机组由风轮、塔筒和发电机三部分组成。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该地区PM2.5超标与雾霾严重的主要因素是
A.区域产业结构B.东临京津冀地区
C.山区大气流动性D.北部地区荒漠化
【小题2】风力发电机组有序排列,主要因为
A.山脊线位置B.山地道路通过C.植被稀疏D.地质灾害较少
【小题3】风力发电机组塔筒高度设计时
A.设法达到最高,空间开阔B.高度适中,风力强劲
C.尽可能低,节省材料D.力求统一,标准化量产
6.
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可全面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 - 2015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1995 - 2007年与2008 - 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分析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5年间该山地自然保护区
A.地表径流逐年增加B.森林火险等级增加
C.基岩裸地不断增加D.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小题2】该山地自然保护区中有可能生长成片的阔叶树应为
A.桑树林B.胡杨林C.樟树林D.桦树林
7.
鱼菜共生系统是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与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水产动物和蔬菜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数据表明:用1千克鱼食,生产至少50千克蔬菜和0.8千克鱼肉。这种以菜净水、以水养鱼、以鱼种菜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鱼、水、菜的和谐,逐渐出现于一些大中城市的庭院和街道的暖房中。右图为鱼菜共生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鱼菜共生系统中,蔬菜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中(  )
A.固体杂质B.二氧化碳C.氮、磷元素D.有害细菌
【小题2】在家庭庭院中建立该系统,主要效益为(  )
A.缓解热岛效应B.提供绿色食品C.提高资源利用D.环境绿化美化
【小题3】有人提出,采用普通泡沫浮床,在长江三角洲池塘推广该系统,其面临的问题为(  )
A.产品集中上市B.设备投资过大C.能源浪费严重D.劳动力成本增加
8.
中国的毛笔,起源甚早。浙江湖州毛笔简称湖笔,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见下图)。“湖笔”闻名于世,但在元朝以前,纯由手工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湖笔制作工艺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社会文化的转型、书写工具的革新,传统湖笔技艺受到很大冲击,急需采取积极措施加以保护与市场开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湖州发展毛笔产业传承地域文化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运输便利B.生产工艺精湛
C.劳动力丰富D.当地市场广大
【小题2】湖笔的笔杆理想原料为“节稀杆直,竹内空隙较小的”鸡毛竹,这种原料应主要取自
A.天目山山麓地带B.梵净山山麓地带
C.神农架山麓地带D.武夷山山麓地带
【小题3】目前,湖笔产业借力“互联网+”和小镇建设,也在加大实施“走出去”,其产品销售重点考虑的国家主要是
A.法国、爱尔兰B.埃及、以色列C.日本、新加坡D.墨西哥、古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