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举行,目的是促使196个缔约方(195个国家+欧盟)形成统一意见,达成一项普遍适用的协议,并于2020年开始付诸实施。
材料二 如下图为近150年气候变化资料图。

(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____,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
(2)简述当前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3)从能源利用角度考虑,说明我们应对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一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举行,目的是促使196个缔约方(195个国家+欧盟)形成统一意见,达成一项普遍适用的协议,并于2020年开始付诸实施。
材料二 如下图为近150年气候变化资料图。

(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____,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
(2)简述当前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3)从能源利用角度考虑,说明我们应对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主要措施。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布数据称,欧洲将迎来“战后最大难民潮”。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争、局势动荡地区。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德国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总体持欢迎态度。
材料二 图甲为“叙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图乙为“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

(1)目前德国所处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 ;其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 、 ▲
(2)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有 ▲ ;从人口角度评价大量难民涌入对德国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 。
(3)叙利亚难民主要避难的国家是土耳其;与欧洲国家相比,该国吸引难民的主要原因有 ▲
材料一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布数据称,欧洲将迎来“战后最大难民潮”。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争、局势动荡地区。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德国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总体持欢迎态度。
材料二 图甲为“叙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图乙为“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

(1)目前德国所处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 ;其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 、 ▲
(2)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有 ▲ ;从人口角度评价大量难民涌入对德国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 。
(3)叙利亚难民主要避难的国家是土耳其;与欧洲国家相比,该国吸引难民的主要原因有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和全国对比。
材料二 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快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长幅度,其主要原因是 ▲ 。
(2)材料二反映了该地的城市化速度 ▲ (快、慢),这个过程中,M市可能出现的城市问题有哪些? ▲ 、 ▲ 。
(3)试说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M市的城市问题 ▲ 、 ▲ 、 ▲ 。
材料一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和全国对比。

材料二 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快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长幅度,其主要原因是 ▲ 。
(2)材料二反映了该地的城市化速度 ▲ (快、慢),这个过程中,M市可能出现的城市问题有哪些? ▲ 、 ▲ 。
(3)试说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M市的城市问题 ▲ 、 ▲ 、 ▲ 。
4.
下图为某城市用地及规划示意图(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限制老城区进一步拓展的主要因素有 ▲ 、 ▲ 。
(2)图例中数字代表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据此完成下表。

(3)该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围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为了 ▲ 、 ▲ 。
(4)该城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绿地,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

(1)限制老城区进一步拓展的主要因素有 ▲ 、 ▲ 。
(2)图例中数字代表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据此完成下表。

(3)该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围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为了 ▲ 、 ▲ 。
(4)该城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绿地,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
2.判断题- (共10题)
3.单选题- (共13题)
15.
读“中国东、中、西部人口密度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我国人口东、西部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小题2】与1990年相比,2000年西部地区人口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造成我国人口东、西部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矿产 | B.气候 | C.地形 | D.经济 |
A.人口出生率下降 | B.人口死亡率提高 |
C.迁入人口减少 | D.迁出人口增多 |
16.
【小题1】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
【小题2】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①疏通河道 ②退耕还牧 ③城市化
④林地转牧 ⑤围湖造田 ⑥禁止开采地下水
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
【小题1】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
A.1年 | B.3年 | C.5年 | D.7年 |
①疏通河道 ②退耕还牧 ③城市化
④林地转牧 ⑤围湖造田 ⑥禁止开采地下水
A.①②③ | B.②③⑥ | C.③④⑤ | D.①⑤⑥ |
17.
2016年5月11日发布的《2016年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指出,水资源短缺可能会在未来数十年内限制经济的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以下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小题4】下列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正确的是( )
【小题1】【小题2】以下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B.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普遍性和均衡性 |
C.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发展的规模 | D.水资源与其他资源之间没有联系性 |
A.水质型缺水地区应跨流域调水 | B.资源型缺水地区应改善水质 |
C.大量开采地下水 | 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
18.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水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我国正在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读天然地表与城市地表水循环环节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天然地表相比,城市地表( )
【小题2】为建设海绵城市,下列举措有效的是( )

【小题1】与天然地表相比,城市地表( )
A.蒸发量增加 | B.地表径流量增加![]() | C.地下径流量增加![]() | D.下渗量增加 |
A.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 B.合理布局城市商业区 | C.加快城市住房建设 | D.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
19.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70年,该国
【小题2】2013年该国

【小题1】1970年,该国
A.人口自然增速最快 | B.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
C.人口数量最多 | D.出生率最高 |
A.经济衰退 | B.死亡率持续降低 |
C.婴幼儿相关产业发达 | D.宜鼓励生育 |
20.
读“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小题2】宁夏南部地区,做法可行的有

【小题1】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消费水平 | B.淡水资源 |
C.地形地势 | D.科技水平 |
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
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 |
C.垦荒拓耕,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
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可以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
21.
2015年10月中央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读“我国1950年以来人口增长统计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50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变化特点是( )
【小题2】“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有利于( )

【小题1】1950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变化特点是( )
A.人口总数增长速度加快 | B.2014年死亡率达历史最低 |
C.逐渐完成向“低—低—低”模式转变 | D.2010年与2014年新生人口数量相同 |
A.促进乡村城市化 | B.提高男性人口比重 | C.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 D.加大区域间人口迁移 |
22.
下图为“我国2016年春运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春运首日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有关春运首日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十大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 | B.十大流入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 |
C.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 | D.流出和流入地区分布基本是一致的 |
A.政治因素 | B.经济因素 | C.社会因素 | D.环境因素 |
23.

【小题1】住宅用地采用“大院式”布局,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我国城市住宅用地布局从“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的影响有( )
①增加住宅小区公共空间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④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提法是城市住宅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 向“街区式”转变,住宅小区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住宅用地采用“大院式”布局,其主要原因是( )
A.地价低廉 | B.人口密度大 |
C.便于管理 | D.地形平坦 |
①增加住宅小区公共空间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④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4.
为了引入气流,吹散雾霾,缓解城市环境问题,北京规划建设多条宽度500米以上的通风道。图甲为“北京市城区分布图”,图乙为“北京市风向玫瑰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为保证治污效果,北京的“通风廊道”应规划为( )
【小题2】风道中最适合布局( )
①绿地 ②工业用地 ③交通用地 ④商业用地

【小题1】为保证治污效果,北京的“通风廊道”应规划为( )
A.南北走向 | B.东西走向 | C.放射状 | D.环形式 |
①绿地 ②工业用地 ③交通用地 ④商业用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5.
下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小题2】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其中b区域通常是

【小题1】图示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A.扇形模式 |
B.同心圆模式 |
C.多核心模式 |
D.星状环形模式 |
A.中心商务区 | B.批发与轻工业区 | C.低级住宅区 | D.高级住宅区 |
26.
下图为“地租水平与市中心的距离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就一般现代城市而言,图中付租能力变化线a、b、c分别代表
【小题2】甲乙丙三区域由甲到丙不递减的是

【小题1】就一般现代城市而言,图中付租能力变化线a、b、c分别代表
A.住宅、商业、工业 |
B.商业、住宅、工业 |
C.商业、工业、住宅 |
D.工业、商业、住宅 |
A.土地的价格 | B.交通便捷性 |
C.建筑物密度 | D.夜间人口密度 |
27.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图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某种重要现象,其成因不包括
【小题2】甲图反映的现象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阶段

【小题1】甲图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某种重要现象,其成因不包括
A.郊区生产协作条件更好 |
B.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C.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 |
D.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
A.Ⅰ | B.Ⅱ初期 | C.Ⅰ和Ⅱ | D.Ⅲ |
4.选择题- (共1题)
28.
图所示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里封入一段金属丝,既可以进行高温报警(即温度达到或超过设定的温度时报警),也可以进行低温报警(即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报警)。请你根据上面的介绍,并结合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水银温度计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blank#}1{#/blank#} ;
(2)若设定报警灯为红色,正常状态指示灯为绿色,该装置设定为高温报警时,则灯L2应为{#blank#}2{#/blank#} 色;(选填:“红”或“绿”)
(3)若设定报警灯为红色,正常状态指示灯为绿色,该装置设定为低温报警时,则灯L1应为{#blank#}3{#/blank#} 色。(选填:“红”或“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10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