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303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3

1.综合题(共4题)

1.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图”( 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南方与北方水土协调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东部沿海省区中,水土协调度最高的是________。请简要分析其成因:
(3)简述我国南方省区促进水土协调度更趋合理的主要措施。
2.
读“洞庭湖形态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角度看,洞庭湖属于________________,其具有的生态功能主要有哪些?
(2)当前洞庭湖的面积已经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3)应采取哪些可行性措施来保护洞庭湖?
3.

   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下右图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下左图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_________

(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其主要来源是_________。

(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

4.
下图是“某垃圾焚烧厂工作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根据该厂工作原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写出其与图中①②③相对应位置的字母。
a.垃圾分类   b.废水  c.废热    d.堆肥利用   e.烟气    f.飞灰
_____   _  __,②___    _ ____,③____ ____
(2)图示生产流程中存在不足之处,根据所学知识,请提出你的改造设计方案。

2.单选题(共17题)

5.
湖泊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但是目前多数湖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三湖”正成为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工程之一。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三湖”污染物最主要来源是:
A.工业大量排放的污水B.农药的大量使用C.石油污染D.氟氯烃的使用
【小题2】关于“三湖”污染治理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开展大范围的清淤B.科学合理施肥,扩大水产养殖规模
C.严格实行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D.限制含磷洗涤剂的使用
6.
读下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某区域2000~2011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hm2

【小题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小题2】与2000年相比,2011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湿地面积减少
7.
2011年枣庄依托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和山水山亭,成功实现城市转型。市民们感慨的说:“几十年来终于能放心穿白衬衫了”。枣庄市市民过去不敢穿白衬衫,说明该市的首要污染物是:
A.硫氧化物B.氮氧化物
C.总悬浮颗粒物D.铅的化合物
8.
我国的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的植树运动。有关森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杀菌抗病
B.“三北”防护林带的作用是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C.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交通沿线两侧造林主要是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保护路基
9.
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相同 ② 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实现的 ③ 水体的自净能力只与水量有关 ④ 一般来说,水体的流动速度越快,自净能力越强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10.
下图为我国某地按《清洁生产标准制订技术导则》标准建立的清洁生产工业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生态工业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生态工业园的规划范围看由第二产业拓展到第一、三产业
B.工业生态园效法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应着重发展第一产业
C.生态工业园应规划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D.生态工业园内各个产业间形成了争夺资源、相互竞争的态势
【小题2】该工业园的建设受到哪些环境管理手段的制约: 
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技术手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
不属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治理的环境问题的是:
A.酸雨的治理B.生物多样性的减少C.地震D.跨国河流污染
12.
在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类环境问题时,必须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要实行环境管理的原因是:
A.技术手段的局限性B.环境管理能杜绝环境问题的产生
C.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自然环境的恶化D.环境管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
【小题2】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能否立项实施论证制度,要求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是我国环境管理政策贯彻措施中的哪一项: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13.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各地物种最丰富的是:
A. ① B. ④ C. ⑤ D. ⑥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俄罗斯国土面积很大,所以物种较丰富
B. 刚果(金)位于刚果盆地中,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物种较丰富
C. 中国人口很多,所以物种较丰富
D. 美国经济十分发达,所以物种较丰富
14.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全球“温室效应”的形成和图中哪些过程有关:
A.abB.acC.bdD.bc
【小题2】全球变暖对工业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① 增加高纬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 ②明显增加低纬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③导致各地电力需求减少  ④节水节能技术将获得广阔市场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
15.
(题文)可以用来表示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图(图中a表示经济发展,b表示环境质量)是(  )
A.B.
C.D.
16.
读图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的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7.
“绿色食品”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下列生产“绿色食品”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8.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   
①“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③“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④“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⑤“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③D.③④⑤
19.
2013年1月23日,国务院下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对国内十个行业提出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目标:循环型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普及推广,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资源产出率大幅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十二五”末的目标(近期目标)是:主要资源产出率比“十一五”末提高1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生产特点是:
A.高消耗、高排放、低增长B.低消耗、高排放、高增长
C.低消耗、低排放、高增长D.高消耗、低排放、低增长[
【小题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循环经济的是:
A.秸秆焚烧还田B.矿渣生产水泥C.垃圾转移国外D.污水灌溉农田
【小题3】促使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很多地区资源严重短缺,工、农业经济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C.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图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水污染
【小题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 ②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③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
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我国长江流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森林破坏 ③滥捕乱杀 ④兴修水利   ⑤环境污染
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②⑤D.①③④
【小题3】【小题4】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3.选择题(共2题)

22.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blank#}1{#/blank#} 、含{#blank#}2{#/blank#} 、含{#blank#}3{#/blank#} 的无机盐。

23.“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表1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