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题)
1.
①茶树每年要进行施肥与采茶,人为干扰程度大
②松树林的树冠形状与郁闭度对延缓和分散降雨对地面的打击作用有限
③茶树根浅,固土能力弱
④松树林落叶量小,护土能力弱
【小题2】若用下列树种进行城市绿化,则从长远来看最易于起到海绵城市作用的是( )
下表是在对某区域5块不同林地连续9年的观测分析后所得到的侵蚀模数与滞留水模数的相关数据。不同树种随树龄变化的水土流失特征,为该地区人工植被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及抚育管理提供借鉴。(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树冠大、高度较矮、树叶密度大、郁闭度高的林地拦截雨滴击溅的作用大,能延缓和分散降雨对地面的打击作用,水土流失量较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①茶树每年要进行施肥与采茶,人为干扰程度大
②松树林的树冠形状与郁闭度对延缓和分散降雨对地面的打击作用有限
③茶树根浅,固土能力弱
④松树林落叶量小,护土能力弱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毛竹 | B.杉木 |
C.林灌混交 | D.松树 |
2.

【小题1】与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小题2】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
【小题3】近20年来,高要地区许多“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可能是由于该地区
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地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下左图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下右图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A.水源丰富 | B.水灾多发 |
C.水运便利 | D.耕地充足 |
A.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 | B.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 |
C.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 | D.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 |
A.年降水量减少 | B.台风登陆减少 |
C.防灾意识增强 | D.堤防趋于完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