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298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11/21

1.单选题(共14题)

1.
地理环境各要素在南北方向产生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B.距海洋远近不同
C.地势高低起伏D.受寒暖流影响不同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B.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3.
关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在高纬度表现较为明显
B.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
C.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D.这种地域分异规律表现为沿纬度变化方向上的分异
4.
广州所在地区的自然带是(   )
A.热带季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

   3月1日,为期40天的2019年铁路春运圆满结束,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1亿人次,首次突破4亿人次,同比增加2539.2万人次,增长6.7%。由于春节前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出现重叠,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客流压力最大。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反映出
A.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出区B.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入区
C.春运客流方向主要在城市之间D.当地已进入逆城市化发展阶段
【小题2】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说明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
A.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
6.

   下图为“台湾省不同年份人口金字塔图”,读下图,完成下列两题。

【小题1】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
A.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人口迁入率不断上升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小题2】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劳动力就业压力大D.城市人口占比例过高
7.
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美国
德国
印度
日本
出生率(‰)
14
9
25
9
死亡率(‰)
9
10
8
8
 
【小题1】关于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德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日本—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小题2】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 ②劳动力严重不足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人口总量大
A.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③
8.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回答下列各题。
气候区
合理人口容量(亿)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7.35
30
 
【小题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因素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D.技术因素
【小题2】下列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B.科技水平
C.消费水平D.地区开放程度
9.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个地区中最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中①所示国家可能是( )
A.印度B.古巴C.韩国D.德国
10.
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B.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C.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D.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
【小题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亚洲
11.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阶段⑤→⑥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加速发展B.经济衰落
C.逆城市化D.城乡差别加大
【小题2】城市化发展过快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城市“热岛”现象B.地表水下渗增多
C.生物的多样性增加D.城市环境质量提高
12.
图中M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
A.工业区B.农业区
C.中心商务区D.教育文化区
13.
一些城市选择近郊到远郊建造经济适用房,影响该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条件B.地租支付能力
C.土地价格D.土地利用效益
14.
图中反映出该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
A.城市化不利于工业化B.工业化限制城市化
C.城市化与工业化无关D.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2.填空题(共3题)

15.
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B._____,C.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气候类型: A_____,B._____,C.______。
(3)A.B.C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下图自然景观从①一②一③一④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6.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B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
(3)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较______,B国较______。
(4)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A国: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
17.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50~201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2的①②两条曲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出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