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4题)
3.
关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在高纬度表现较为明显 |
B.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 |
C.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
D.这种地域分异规律表现为沿纬度变化方向上的分异 |
5.
【小题1】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反映出
【小题2】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说明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
3月1日,为期40天的2019年铁路春运圆满结束,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1亿人次,首次突破4亿人次,同比增加2539.2万人次,增长6.7%。由于春节前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出现重叠,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客流压力最大。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反映出
A.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出区 | B.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入区 |
C.春运客流方向主要在城市之间 | D.当地已进入逆城市化发展阶段 |
A.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 B.政治因素、环境因素 |
C.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 D.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 |
6.
【小题2】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下图为“台湾省不同年份人口金字塔图”,读下图,完成下列两题。
A.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
C.人口迁入率不断上升 |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
C.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 D.城市人口占比例过高 |
7.
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 ②劳动力严重不足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人口总量大
国家 | 美国 | 德国 | 印度 | 日本 |
出生率(‰) | 14 | 9 | 25 | 9 |
死亡率(‰) | 9 | 10 | 8 | 8 |
【小题1】关于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B.德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C.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日本—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 ②劳动力严重不足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人口总量大
A.③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③ |
8.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小题2】下列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气候区 | 合理人口容量(亿) |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热带雨林气候 | 28.00 | 200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9.30 | 100 |
地中海气候 | 2.25 | 90 |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 7.35 | 30 |
【小题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因素 | B.自然因素 |
C.经济因素 | D.技术因素 |
A.资源 | B.科技水平 |
C.消费水平 | D.地区开放程度 |
10.
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

【小题1】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
B.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
C.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
D.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 |
A.欧洲 | B.非洲 | C.北美洲 | D.亚洲 |
11.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阶段⑤→⑥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反映的现象是
【小题2】城市化发展过快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阶段⑤→⑥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加速发展 | B.经济衰落 |
C.逆城市化 | D.城乡差别加大 |
A.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 B.地表水下渗增多 |
C.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 D.城市环境质量提高 |
2.填空题- (共3题)
15.
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B._____,C.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气候类型: A_____,B._____,C.______。
(3)A.B.C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下图自然景观从①一②一③一④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B._____,C.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气候类型: A_____,B._____,C.______。
(3)A.B.C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下图自然景观从①一②一③一④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6.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B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
(3)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较______,B国较______。
(4)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A国: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

(1)A表示____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B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
(3)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较______,B国较______。
(4)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A国: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
17.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50~201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2的①②两条曲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出现。


(1)1950~201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2的①②两条曲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出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