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4题)
2.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民居,可以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某方面特点。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小题2】我国少数民族苗族的典型民居吊脚楼反映了当地的
【小题3】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小题1】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A.平原广大 | B.太阳辐射弱 | C.降水少 | D.冬季风力强 |
A.气候环境 | B.地形条件 | C.水文环境 | D.土壤特征 |
A.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 | 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
C.玉米、高粱、大豆、甘蔗 | 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 |
4.
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2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 |
B.区域都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则综合了地形、气温两大要素 |
C.西气东输工程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 |
D.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是为了找出区域的相似性,因地制宜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
6.
下图是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
【小题2】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小题1】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
A.小麦 | B.水稻 | C.棉花 | D.青稞 |
A.灌溉条件较差 |
B.日照时间太长 |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
D.土壤盐碱化严重 |
8.
我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④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④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9.
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划分西、中、东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依据是
【小题2】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一致的是

【小题1】划分西、中、东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发展速度 | B.经济结构 |
C.经济发展水平 | D.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 |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
11.
【小题1】奥地利人口自然增长的低谷期发生在
【小题2】近三十年来,奥地利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特征是
下图是奥地利1951~2000年人口增长状况示意图,期间人口死亡率保持稳定,读图判断下列各题

【小题1】奥地利人口自然增长的低谷期发生在
A.1961~1970年 | B.1971~1980年 |
C.1981~1990年 | D.1991~2000年 |
A.负增长显著 | B.机械增长显著 |
C.自然增长显著 | D.过度增长显著 |
12.
关于世界产业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多用“朝阳产业”取代“夕阳产业”,形成新的工业基地 |
B.发展中国家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起飞 |
C.在产业转移中,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的恶性开采,发达国家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
D.产业转移可能伴随污染转嫁和人口迁移 |
13.
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日益加剧,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人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
【小题2】经济区域化
【小题1】有人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
A.世界经济规模日益缩小 |
B.各国经济差异越来越小 |
C.生产、消费、流通领域联系日益减小 |
D.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
A.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的内外合作与联系 |
B.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 |
C.不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 |
D.“南南合作”是为了扩大竞争优势 |
2.选择题- (共5题)
18.今年5月初,长沙磁浮列车开始试运营,磁悬浮列车是在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放磁体,并使它们的同名磁极相互{#blank#}1{#/blank#},列车能够在铁轨上方几厘米的高度上飞驰,避免了来自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小张同学乘坐列车时看见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南退去,则列车相对地面正在向{#blank#}2{#/blank#}行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