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右图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地形图。

材料二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由346个岛礁组成,人口约2000人,雪山和冰川面积约为全岛面积的65%,自然环境恶劣。但是近几十年来却引起了遥远的英国的极大兴趣。1982年4月2日,英国、阿根廷为争夺马岛主权而进行的“马岛之战”开始。
材料三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C所在的国家),国土面积2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00多万。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马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2)结合图文资料从地理角度分析英国争夺马岛的原因。
(3)A、B所在地区气候均较干旱,请分别说明其主要自然原因。
(4)分析南美洲西南段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5)C所在地区有“世粮仓与肉库”的美称,试分析的形成的区位条件。
材料一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右图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地形图。

材料二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由346个岛礁组成,人口约2000人,雪山和冰川面积约为全岛面积的65%,自然环境恶劣。但是近几十年来却引起了遥远的英国的极大兴趣。1982年4月2日,英国、阿根廷为争夺马岛主权而进行的“马岛之战”开始。
材料三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C所在的国家),国土面积2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00多万。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马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2)结合图文资料从地理角度分析英国争夺马岛的原因。
(3)A、B所在地区气候均较干旱,请分别说明其主要自然原因。
(4)分析南美洲西南段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5)C所在地区有“世粮仓与肉库”的美称,试分析的形成的区位条件。
2.
我国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基础较弱,发展较晚,近年来大量承接广东省的产业转移,经济快速增长。图为辽中南工业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简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位置、交通和资源的角度,比较辽中南工业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条件的异同点。

(2)辽中南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北部湾经济区借鉴辽中南工业区的经验教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
(3)分析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广东省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承接广东产业转移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利与弊。

(1)从地理位置、交通和资源的角度,比较辽中南工业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条件的异同点。

(2)辽中南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北部湾经济区借鉴辽中南工业区的经验教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
(3)分析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广东省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承接广东产业转移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利与弊。
3.
读金沙江下游区域图及金沙江下游河段水能开发规划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金沙江下游修建水能开发的自然条件。
(2)为了提高河流落差开发利用率,流域内水能资源往往采用 开发模式。
(3)据图Ⅱ分析判断,若三峡水库累积淤积量极限值为120亿立方米,则不建溪洛渡水库时,三峡水库可运行 年左右;建溪洛渡水库时,三峡水库可运行 年左右。
(4)试分析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建设的环境效益。

(1)试分析金沙江下游修建水能开发的自然条件。
(2)为了提高河流落差开发利用率,流域内水能资源往往采用 开发模式。
(3)据图Ⅱ分析判断,若三峡水库累积淤积量极限值为120亿立方米,则不建溪洛渡水库时,三峡水库可运行 年左右;建溪洛渡水库时,三峡水库可运行 年左右。
(4)试分析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建设的环境效益。
2.单选题- (共17题)
4.
如图为“我国东北林区某地采伐后的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分别是
【小题2】这种采伐方式带来的后果,不可能是

【小题1】图示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分别是
A.东、西、北、南 |
B.北、南、西、东 |
C.南、北、东、西 |
D.西、东、南、北 |
A.水旱灾害频繁 | B.沙尘暴天气加重 |
C.物种减少 | D.地震灾害 |
5.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小题2】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1】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 |
B.植物生长速度快 |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
A.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
C.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
6.
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回答题:

【小题1】结合图可以看出( )
【小题2】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
【小题3】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

【小题1】结合图可以看出( )
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
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
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
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
A.森林破坏 | B.土地荒漠化 |
C.水土流失 | D.湿地萎缩 |
A.围湖造田 | B.过度农垦 |
C.过度樵采 | D.水资源利用不当 |
7.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地区沙化面积近60万亩,并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外蔓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土地沙化对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有

【小题1】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 B.乱砍滥伐 | C.人口迁出 | D.全球气候变暖 |
A.土地增加 | B.降水减少 | C.降水增多 | D.湖泊蓄洪能力增强 |
8.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反映的信息,甲地广泛分布的肥沃土壤最有可能是
【小题2】计划在图中甲、乙、内、丁四地进行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其中合理的是
【小题3】乙地自然带是

【小题1】根据图中反映的信息,甲地广泛分布的肥沃土壤最有可能是
A.黄土、棕壤 |
B.红壤、紫色土 |
C.黑土、黑钙土 |
D.砖红壤、栗钙土 |
A.甲处开荒种植玉米 |
B.乙处垦殖种植水稻 |
C.丙处发展棉花生产 |
D.丁处广泛建设茶园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温带草原带 |
C.亚寒带针叶林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9.
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650~1780年该区域( )
【小题2】进入20世纪该区域( )

【小题1】1650~1780年该区域(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 B.经历了移民开垦 |
C.农业结构复杂 | D.注重生态保护 |
A.气候持续干旱 | B.大力发展畜牧业 |
C.种植业产值降低 | D.实施了退耕还林 |
10.
2010年12月16日开始,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印度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随同温家宝总理访印的还有400多名中国商界人士。图左中印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图中印双边贸易额发展趋势,读图左图及右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中印经济合作又被称为“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的结合。联系图甲分析,与印度相比,中国的优势产业是
【小题2】促进中印贸易不断发展的因素是
①两国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中份额相近
②两国产品有着非常强的互补性
③两国之间市场开放程度逐渐提高
④两国的政体及经济体制相同

【小题1】中印经济合作又被称为“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的结合。联系图甲分析,与印度相比,中国的优势产业是
A.畜牧业 | B.种植业 | C.服务业 | D.制造业 |
①两国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中份额相近
②两国产品有着非常强的互补性
③两国之间市场开放程度逐渐提高
④两国的政体及经济体制相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1.
北京市的交通管理已广泛的应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下图为北京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对某次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救护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2】救护车司机要想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
A.RS | B.GPS+RS |
C.GPS+GIS | D.GIS+RS |
A.计算机技术 | B.GPS信号接收机 |
C.地理信息系统 | D.遥感 |
12.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地球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数字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数字地球”实现以后,科学家们可以
【小题1】下列有关“数字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字地球”就是把部分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
B.“数字地球”就是地理信息技术 |
C.“数字地球”就是用数字化手段处理一切地球问题 |
D.“数字地球”是RS、GIS、GPS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
A.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B.控制全球气温升高 |
C.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
D.控制全球贫富差距 |
13.
下图表示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工业、服务业劳动力比例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b
、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 工业、农业、服务业 B. 服务业、工业、农业
C. 农业、服务业、工业 D. 工业、服务业、农
业
【小题2】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3】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1】a、b

A. 工业、农业、服务业 B. 服务业、工业、农业
C. 农业、服务业、工业 D. 工业、服务业、农

【小题2】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3】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
下表是四川省某山区县l961年和200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 )
【小题2】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
【小题3】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更大的原因是 ( )
①降水变率大 ②土质疏松 ③土层较薄 ④人口密度大

【小题1】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 )
A.人均耕地面积 | B.人均森林面积 |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 D.人均粮食产量 |
A.人口增加一开垦耕地一森林面积减少 |
B.开垦耕地一粮食产量增加一人口增加 |
C.降水减少一森林减少一气温年较差增大 |
D.森林减少一气温年较差增大一水土流失面积加大 |
①降水变率大 ②土质疏松 ③土层较薄 ④人口密度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6.
【小题2】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
读图,“2015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 |
B.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 |
C.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
D.第三产业产值继续上升 |
17.
下图为“珠三角都市圈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深圳迅速发展和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下列关于珠三角都市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深圳迅速发展和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力推进工业化 | B.改革开放的政策 | C.大量的外来民工 | D.香港的产业转移 |
A.东莞的服务职能比深圳多 |
B.香港与广州相比,金融、贸易、商业的服务范围更广 |
C.与国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地理位置最优,经济腹地广 |
D.与国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缺少核心城市,市场小 |
18.
读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C分别代表的要素可能是
【小题2】图中a模式
①接近资源产地
②海陆交通发达
③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④航空和高速公路运输发达

【小题1】图中A,B,C分别代表的要素可能是
A.纺织工业、中小型企业、劳动力和市场 |
B.微电子工业、中小型企业、资源和能源 |
C.微电子工业、大型联合企业、技术和劳动力 |
D.航天工业、资源和技术、中小型企业 |
①接近资源产地
②海陆交通发达
③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④航空和高速公路运输发达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19.
2010年8月12日,广东省政府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珠三角五个一体化规划,即基础施、产业布局、基本公共服务、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规划。它将进一步推动广东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与其无关的优势条件是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小题3】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小题1】珠江三角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与其无关的优势条件是
A.区位优势 | B.政策优势 | C.矿产资源优势 | D.侨乡优势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