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横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包括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多列南北走向山脉及其附近地区,是世界上“压得最紧、挤得最窄”的巨型复合造山带,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

横断山区山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横断山区地域相对封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刀耕火种、轮歇耕作、陡坡开垦仍然盛行。由于人口增长迅速,农牧业用地不断向更高海拔的林区过度扩张,给当地和下游地区带来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1)横断山区纬度较低,但冰川广布。图中玉龙雪山南坡雪线较北坡低,原因是什么?
(2)分析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析横断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什么?
(4)简述横断山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这些问题。
材料一 横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包括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多列南北走向山脉及其附近地区,是世界上“压得最紧、挤得最窄”的巨型复合造山带,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

横断山区山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横断山区地域相对封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刀耕火种、轮歇耕作、陡坡开垦仍然盛行。由于人口增长迅速,农牧业用地不断向更高海拔的林区过度扩张,给当地和下游地区带来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1)横断山区纬度较低,但冰川广布。图中玉龙雪山南坡雪线较北坡低,原因是什么?
(2)分析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析横断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什么?
(4)简述横断山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这些问题。
2.
地膜覆益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在农业中已经被广泛应用,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为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并容易对土壤造成污染与损害,某高校某教授提出用甘蔗渣、麦秆、芦苇浆做原料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的研究课题,并获得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0%,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则会在40多天后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
指出普通地膜造成哪些主要危害,并分析使用“共混膜”的好处。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分析库伦旗种植水稻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
(3)请为库伦旗水稻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科尔沁沙地是我国最大的沙地,其位置如下图所示。该地平均降水量可达300—500mm,降水多集中于7—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该地堆积了大约200米厚的沙质沉积物。近年来,库伦旗北部沙区(下图中斜线区域)的农牧民在沙漠里种上了水稻。经过几年试种,目前该地水稻种植面积已达200亩,水稻还未收割便被订购一空,超高品质已获得市场认可。农牧民增加收入的同时,沙地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2)分析库伦旗种植水稻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
(3)请为库伦旗水稻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 (共2题)
4.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地理事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等值线表示的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小题2】甘肃武威的数值小于酒泉,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3】西南部的和田地区数值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1】该等值线表示的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A.海拔高度(单位:米) | B.≥10℃积温(单位:℃) |
C.年总蒸发量(单位:毫米) | D.年日照时数(单位:小时) |
A.纬度位置 | B.地形 | C.海陆位置 | D.植被 |
A.受湿润气流影响,阴雨天较多 | B.植被破坏,沙尘天气多 |
C.工业排放大量废气,雾霾严重 |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