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重难点专项练(五)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294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9

1.综合题(共3题)

1.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活跃着十几万的浙江人,对沿线社会经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一批浙江人在当地(虚线范围内)河谷地带承包大片农田种植棉花,然后就近加工成棉纱、棉布或衣服销售到沿线区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1)说出古丝绸之路经过的主要自然带。
(2)分析在当地农工商结合发展棉花产业的区位优势。
(3)十几万浙江人活跃在当地,阐述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1)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构成中0~14岁少年儿童比重约为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0.12%,这标志着上海已进入    阶段。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3.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90~2011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动情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动包括    增长和    增长两方面。 
(2)上图中,该城市人口增长率为零的年份是    ,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3)影响1990~2011年间该城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4)简述该城市的人口迁移状况对其的积极影响。

2.选择题(共1题)

4.将一定量的Mg、Al混合物投入2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再逐滴加入2mol•L﹣1的 NaOH溶液至过量,所生成的沉淀与所加NaOH的关系如图所示:

3.单选题(共11题)

5.
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
【小题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
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
6.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
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
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
④贵州人口净减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
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7.
甲、乙是“两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甲地人口增长数量比乙地多
B.甲地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调
C.乙地年轻人少,大学生就业压力小
D.乙地老龄化较重,年轻人负担较重
【小题2】针对乙地人口问题,采取的相关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大力吸引外来劳动力,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B.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调控年龄结构失调问题
C.依靠科技,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解决劳动力减少问题
D.实行社会化养老和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待遇和水平
8.
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小
C.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D.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小题2】2010~202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  )
A.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
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
C.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
D.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
9.

   下表是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江西户籍人口按流入地统计情况(前五位占流动人口百分比)。

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江西人口流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流入地高度集中,但集中程度有所弱化
B.流入广东比重降低,是广东经济衰退
C.2010流入福建省人口数量减少
D.2010年流入该五省市人口数量减少
【小题2】有关江西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跟随父母外出是人口流动主要原因B.务工和经商是户籍人口外出的主要原因
C.因大型工程建设而导致人口迁移D.支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是迁移的主因
10.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素质低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D.人口增长快
【小题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增长模式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D.淡水匮乏
11.
2016年全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下图为不考虑“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实施情况下浙江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不考虑“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实施情况下,2013~2020年(  )
A.人口总抚养比先降后升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C.总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
D.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
【小题2】实施“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后十年内,浙江省(  )
A.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总人口规模提前达到峰值
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部分缓解
12.
下图为“我国2005~2034年各年龄段(0~15岁、16~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结构趋势图”(含预测),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到2034年,我国0~15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  )
A.58% 24%
B.19% 24%
C.24% 19%
D.19% 58%
【小题2】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使(  )
A.人口死亡率较目前更高
B.国家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增大
C.0~15岁人口比重上升
D.人口向国外进行大规模迁移
13.
下表为我国2017年春运节前迁出率和迁入率前十位城市(根据2017年全国春运大数据制作)。下图为我国2003~2016年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机器、机械、建筑物、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投资占全国比重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17年全国春运节前大数据说明(  )
A.在广东省打工的安徽人最多B.广东省外来劳动力多
C.广东省人口返回安徽省最多D.劳动力由广东向安徽转移
【小题2】图示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对我国的影响是(  )
A.实现东西部产业均衡布局B.增加省际人口迁移率
C.加快沿海地区工业化进程D.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
14.
下图是四川、浙江、河南和广东2015年人口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小题2】四个地区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3】【小题4】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对应的省是(  )
A.浙江、广东、四川、河南B.四川、广东、浙江、河南
C.浙江、河南、四川、广东D.四川、河南、浙江、广东
15.
读美国1965~1983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表(单位:千人),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美国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东北部地区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
B.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部地区一直是人口迁入区
C.20世纪80年代以后,东北部地区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20世纪80年代以后,迁往“阳光地带”的人口数量有所减少
【小题2】导致美国地区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间气候差异
B.环境质量的改变
C.经济收入的变化
D.经济结构的调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