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调研检测)地理试题(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277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8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左、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北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远大于拉萨。说出北京环境人口容量更大的主要原因。
(2)左图中A山脉为太行山,B山脉为秦岭。两山脉与右图中①\②山脉的正确对应是:
A—— ,B——
(3)①山脉北坡山麓地带缺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原因是什么?
(4)左图中箭头表示北京周边省区农村人口流向北京。这种人口流动对周边省区农村
有何有利影响?
2.
下图为澳大利亚东南部略图。据图以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中甲区域(阴影部分)是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小麦种植与牧羊)。该区域降水较少,农业灌溉用水量极大。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要分析甲区域大量引水灌溉,对河流下游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材料二 堪培拉为澳大利亚首都,曾经荣获全球“生活质量”指数第一的殊荣。目前,有不少中国人移居澳大利亚,堪培拉也是中国人移居的主要目的地。
(2)中国人移居澳大利亚,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属于    人口迁移;大量中国人移居堪培拉,对堪培拉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3.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回答问题。

(1)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
(2)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________。
(3)以上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型,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________。
(4)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________。
4.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 风。试分析该工业区布局的有利区位条件。
(2)图例F、G,属于商业区的是 ,判断依据是什么?
(3)若要在A、B、C、D四地选择一地建高级住宅区,应该选择 地,原因是什么?
(4)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市常住人口从2006年的205万增加到2016年的410万,那么,该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为 %。
某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下图为人口金字塔图,图中“●”代表该市目前人口年龄结构。从人口年龄结构可以看出,该市目前主要的人口问题是什么?缓解该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单选题(共10题)

5.
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的飞沙移动现象十分严重,威胁着周围国家的生产生活以至生命安全。为了抑制沙漠北移,发展农牧业和满足人民对木材的需要,北非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等5国政府,决定在撒哈拉沙漠北部边缘联合建设一套跨国绿色工程。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
【小题2】该项工程建设选择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6.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上升B.植被破坏C.气候变化D.农业开发
【小题2】在阶段3,山脉东侧荒漠环境的形成,主要原因是
A.沿岸寒流降温减湿B.处于背阳坡,热量不足
C.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D.位于背风坡,降水量小
7.

   下图示意我国(不含港澳台)31个省级行政单位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不同区域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差异显著,总体上表现为
A.沿海地区均较早,内陆地区均较晚
B.南方地区均较早,北方地区均较晚
C.东部地区较早,西部地区较晚
D.陕西、福建“人口零增长”预测时间均为2025年前后,说明两省经济水平相当
【小题2】西藏“人口零增长”预测时间最晚,最根本的原因是西藏
A.交通相对落后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C.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D.民风民俗影响较大
8.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39%。图6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外来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材料判断,下面有关该省级行政区人口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极不平衡
B.人口流入缓解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
C.人口流入加重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
D.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口,相关性最明显的一组是
A.甲、乙B.乙、丙
C.丙、丁D.丁、甲
【小题3】该省级行政区是
A.安徽省B.重庆市C.河南省D.上海市
9.

   下表为四川省攀枝花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根据以下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地 区

常住人口

(人)

比重

(%)

出生人口

(人)

死亡人口

(人)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全市

1214121

100.00

10445

5317

8.60

4.38

4.22

东 区

364326

30.01

2591

1047

7.11

2.87

4.24

西 区

162557

13.39

1137

588

6.99

3.62

M

仁和区

260294

21.44

2238

1175

8.60

4.51

4.09

米易县

219227

18.06

1922

1158

8.77

5.28

3.49

盐边县

207717

17.10

2557

N

12.31

6.49

5.82

 

 
【小题1】数据反映出,攀枝花市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型B.传统型C.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D.现代型
【小题2】表中M、N的数据分别是
A.3.37‰、1349人B.-3.37‰、649人
C.11.37‰、1349人D.3.37‰、1231人
10.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丙、乙、甲
【小题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
【小题3】对丙地所在的山脉以及岛屿的正确叙述是
A.山脉东西走向,岛屿位于热带海洋B.山脉南北走向,岛屿位于热带海洋
C.山脉东西走向,岛屿位于温带海洋D.山脉南北走向,岛屿位于温带海洋
11.
下图为“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②——⑤中,甲城市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
A.②B.③C.④D.⑤
【小题2】在②——⑤中,乙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
A.②B.③C.④D.⑤
12.
下图中甲乙丙三曲线代表城市商业、住宅、工业用地付租能力。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按甲乙丙顺序,对应的用地类型正确的是(    )
A.商业、住宅、工业B.住宅、商业、工业
C.住宅、工业、商业D.工业、住宅、商业
【小题2】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B.二环路C.三环路D.环城路
【小题3】近年,该市环城路附近出现了大型批发市场以及超市,主要原因是(    )
①市中心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环城路交通便利
④一、二、三环交通拥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3.

   下图为某城市市区书店、书亭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运用不同城市等级的服务范围原理判断,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合新建书店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关于该城市由书店和书亭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书店等级低、数目少,彼此距离大
B.书亭等级高、数目多,彼此距离小
C.书店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其服务范围大
D.书店等级高、数量多,书亭等级低、数量少
14.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长江两岸城区商品房均价与住宅土地均价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比该城市的商品房均价和住宅土地均价两条曲线可知
①两条线的起伏均较大,呈现阶梯状变化
②该城市长江西北区比长江东南区商品房均价总体水平高
③商品房均价最高的区域有可能靠近中心商业区
④商品房均价为住宅土地均价的三倍以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2】靠近汉江,住宅土地均价较低,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汉江航运价值较长江低B.距离市区较远
C.地势起伏增大D.靠近山区,环境优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