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实验学校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275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20

1.综合题(共2题)

1.
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自然环境具有_______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景观标志的是___________。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_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__。(填字母,否则不得分)
2.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美、德、日三国人口增长情况呈现“__________”模式。尼日尔、塞拉利昂处于 “__________”模式。中国接近“__________”模式。
(2)人口自然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__,最低的国家是__________。
(3)尼日尔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德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5题)

3.
关于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在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十分微小
B.地理环境各要素按自身规律彼此孤立地发展,互不干扰
C.在地理环境中,只有气候要素与地质作用互不影响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关
4.
形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  )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5.
我国中纬度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这一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D.从高原到平原的地域分异
【小题2】引起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B.热量C.海拔D.水分
6.
具有山地垂直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   )
A.中纬度高山B.低纬度高山C.高纬度高山D.中纬度低山
7.
一般说来,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表现最明显的地区是
A.高纬度地区B.赤道地区划C.中纬度地区D.两极地区
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的是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9.
下列气体属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  (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二氧化硫
10.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
A.海水蒸发旺盛,使海平面下降
B.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将减少
C.小麦.水稻.大豆等农作物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减弱
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11.
一定区域内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与该区域
A.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B.资源数量呈负相关
C.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自然环境条件无关
12.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13.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增长过慢C.人口老龄化问题D.人口身体素质差
14.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密度(人/Km2
出生率(‰)
死亡率(‰)
X
108
42
18
Y
275
6
7
 
【小题1】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
【小题2】Y国可能分布在(   )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通过人们对自然条件的改造而实现的
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往往较低
C.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也越频繁
D.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规模会越来越小
16.
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最先转变的是(   )
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
17.
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B.②C.③D.⑥
【小题2】近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①B.②C.④D.⑤
【小题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①B.②C.④D.⑥
18.
引发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现阶段,引发自发性人口迁移的主因是( )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
C.自然生态环境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19.
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25亿左右  ②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  ③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根据各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估计的  ④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有利于贯彻计划生育和环保国策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20.
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迁移
A.频率越来越小B.范围越来越小
C.规模越来越大D.距离越来越近
21.
由政治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
A.较高的保密性B.较强的组织性
C.较长的距离D.较长的时间
22.
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正确叙述是
A.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B.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
C.人口主要是由东部向中部地区流动
D.人口流动的目标是支援边疆建设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
23.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24.
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高——极低”模式B.“高——高——较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D.“低——低——低”模式
25.
阿富汗难民迁往巴基斯坦,按地理范围划分及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国际人口迁移——劳务输出B.国内人口迁移——宗教
C.国际人口迁移——战争D.国内人口迁移——缺水
26.
下列行为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国际旅游B.出国劳务
C.游牧民族的迁徙D.工作、居住地的通勤往返
27.
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  )
A.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
B.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
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
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

3.选择题(共9题)

28.

分析加线的词语:

“他想过个什么节就是想入非非”并分析它表达的感情。

29.

分析加线的词语:

“他想过个什么节就是想入非非”并分析它表达的感情。

3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直线l沿x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沿y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l1.再将直线l1沿x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沿y轴负方向平移2个单位,又与直线l重合.若直线l与直线l1关于点(2,3)对称,则直线l的方程是{#blank#}1{#/blank#}

3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直线l沿x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沿y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l1.再将直线l1沿x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沿y轴负方向平移2个单位,又与直线l重合.若直线l与直线l1关于点(2,3)对称,则直线l的方程是{#blank#}1{#/blank#}

3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直线l沿x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沿y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l1.再将直线l1沿x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沿y轴负方向平移2个单位,又与直线l重合.若直线l与直线l1关于点(2,3)对称,则直线l的方程是{#blank#}1{#/blank#}

33.如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MN的像M′N′。(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34.

下列各项中,属于吸烟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是(  )


35.

全诗采用象征手法,船长掌舵的那条“巨轮”象征什么?“可怕的航程”“安全地下锚”的具体意义又是什么?

36.

某幢建筑物,从10米高的窗口A用水管向外喷水,喷出的水流呈抛物线状(抛物线所在平面与墙面垂直,如图).若抛物线的最高点P离墙一米,离地面 米,则水流落地点B离墙的距离OB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