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自然环境具有_______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景观标志的是___________。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_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__。(填字母,否则不得分)

(1)此图反映出陆地自然环境具有_______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景观标志的是___________。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_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__。(填字母,否则不得分)
2.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美、德、日三国人口增长情况呈现“__________”模式。尼日尔、塞拉利昂处于 “__________”模式。中国接近“__________”模式。
(2)人口自然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__,最低的国家是__________。
(3)尼日尔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德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1)由图可知,美、德、日三国人口增长情况呈现“__________”模式。尼日尔、塞拉利昂处于 “__________”模式。中国接近“__________”模式。
(2)人口自然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__,最低的国家是__________。
(3)尼日尔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德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5题)
3.
关于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在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十分微小 |
B.地理环境各要素按自身规律彼此孤立地发展,互不干扰 |
C.在地理环境中,只有气候要素与地质作用互不影响 |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关 |
5.
我国中纬度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这一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小题2】引起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这一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 D.从高原到平原的地域分异 |
A.土壤 | B.热量 | C.海拔 | D.水分 |
10.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
A.海水蒸发旺盛,使海平面下降 |
B.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将减少 |
C.小麦.水稻.大豆等农作物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减弱 |
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
14.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
【小题2】Y国可能分布在( )
| 人口密度(人/Km2) | 出生率(‰) | 死亡率(‰) |
X | 108 | 42 | 18 |
Y | 275 | 6 | 7 |
【小题1】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
A.欧洲 | B.大洋洲 | C.非洲 | D.北美洲 |
A.欧洲 | B.大洋洲 | C.非洲 | D.北美洲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通过人们对自然条件的改造而实现的 |
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往往较低 |
C.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也越频繁 |
D.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规模会越来越小 |
17.
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近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⑥ |
A.① | B.② | C.④ | D.⑤ |
A.① | B.② | C.④ | D.⑥ |
19.
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25亿左右 ②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 ③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根据各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估计的 ④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有利于贯彻计划生育和环保国策
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25亿左右 ②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 ③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根据各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估计的 ④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有利于贯彻计划生育和环保国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2.
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正确叙述是
A.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
B.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 |
C.人口主要是由东部向中部地区流动 |
D.人口流动的目标是支援边疆建设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 |
27.
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 )
A.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 |
B.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 |
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 |
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 |
3.选择题- (共9题)
3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直线l沿x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沿y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l1.再将直线l1沿x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沿y轴负方向平移2个单位,又与直线l重合.若直线l与直线l1关于点(2,3)对称,则直线l的方程是{#blank#}1{#/blank#}
3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直线l沿x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沿y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l1.再将直线l1沿x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沿y轴负方向平移2个单位,又与直线l重合.若直线l与直线l1关于点(2,3)对称,则直线l的方程是{#blank#}1{#/blank#}
3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直线l沿x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沿y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l1.再将直线l1沿x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沿y轴负方向平移2个单位,又与直线l重合.若直线l与直线l1关于点(2,3)对称,则直线l的方程是{#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