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14中高一4月月考理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264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6/26

1.单选题(共15题)

1.
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
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2.
我国下列地区及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盐渍化B.云贵高原—沙漠化
C.江南丘陵—红漠化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
3.
“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于2008年11月在广州举行,其主题为“城市森林·生态文明”。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提出这一主题除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外,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下列属于城市森林带来的社会效益的是
A.提供农林牧副产品B.为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C.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温室效应D.净化饮用水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
【小题2】为实现“城市森林·生态文明”的目标,下列城市森林发展措施合理的是
A.要多移植大树、古树进城B.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树种
C.要多引种欧美等国家的优良树种D.为了体现美观,树种要整齐划一
4.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5.
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的省区中,不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是
A.广西B.陕西C.重庆D.贵州
6.
干旱是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总特征,其他地理要素总是与其力求保持协调一致”,这句话反映的区域特征是
A.整体性B.开放性C.差异性D.逻辑性
7.
不同的区域间存在
A.显著的差异性B.明显的连续性C.基本的相似性D.相同的特色
8.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量人口向西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因素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9.
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B.城市分布C.资源状况D.人口分布
10.
下列属于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的是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三北防护林工程    ③西电东送工程
④退耕还湖还林工程    ⑤西气东输工程 ⑥晋煤外运工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④⑤⑥D.①③⑤⑥
11.
如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12.
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题。

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①水源    ②资金    ③能源    ④技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
南方乡村房屋斜顶大窗可能为适应(  )
A.夏季高温多雨B.夏季凉爽干燥C.冬季温暖少雨D.春秋凉爽干燥
14.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开发的成本太高
15.
关于湿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B.湿地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
C.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D.我国的湿地仅分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区

2.选择题(共10题)

16.

下列不属于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是(  )

17.

下列铁路中号称“天路”的是(  )

18.

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主要规律是(  )

19.

我国南方地区糖料作物是(  )

20.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

21.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

22.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

23.

“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当前我国基本国策中强调切实保护的是(  )

24.

下列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是(  )

25.

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