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255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3

1.综合题(共1题)

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存在差异的原因。

(2)从自然因素角度考虑,乙图中B地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

2.单选题(共30题)

2.
(题文)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3.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小题2】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D.丁地因洼治洼发展鱼塘—台田生产
4.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
A.水分差异造成的B.热量差异造成的
C.地形差异造成的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小题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
5.
有关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等
D.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
6.

   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始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即所谓的“精准农业耕作”。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GPS在“精准农业耕作”中可以(  )
①获取农田信息 ②分析处理获取的信息 ③决策管理措施 ④将产量和土壤状态信息装入带GPS设备的喷药、施肥设备
A.①②③④B.①④
C.②③④D.①②
【小题2】“精准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可以(  )
A.忽视农田内农作物的差异
B.对同一农田内的作物统一施药
C.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生产成本
D.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7.
下列能充分有效利用土地,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做法是(    )
A.开垦草原,尽可能扩大耕地,多种粮食B.在草原地区退耕还牧且适量放牧
C.樵采天然植被,解决燃料不足问题D.在内流河中,上游截流引水,修建水库,扩大流域的灌溉
8.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    )
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
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
9.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暖温带地区,气候温暖如春B.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C.夏秋季节多降水,冬春季节降水较少D.春秋季节多降水,冬夏季节降水较少
10.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
A.河流的梯级开发B.防洪C.航运D.旅游
11.
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B.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C.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
12.
(题文)下列不属于山西省主要产业链的是
A.煤—电—铝B.煤—电—铜C.煤—焦—化D.煤—铁—钢
13.
田纳西河流域自19世纪后期环境恶化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
B.由于人口激增,对资源的大规模掠夺式开发
C.为了获取炼钢用的木炭,大片伐林,造成水土流失
D.炼钢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14.
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15.
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   )
A.修建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B.移民亚马孙平原
C.吸引国外投资在此开辟肉牛牧场D.建立自然保护区
16.
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纬度近海地区B.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
C.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D.两极地区
17.

   地理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利用遥感卫星,可以(  )
A.发现水稻虫害的类型
B.了解农作物长势
C.计算台风灾害的损失
D.评价土壤的质量
【小题2】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比较适宜的基准图件是(  )
①城市等高线地图 ②城市气温分布图 
③城市行政区划图 ④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8.
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9.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属于我国的季风区
B.图中山脉有永久性积雪
C.该区域发展的是水田农业
D.图中的铁路为东北—西南走向
20.
下表是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该成果的获得主要利用的技术是(  )
A.遥感技术B.GIS技术
C.GPS技术D.数字地球
21.
读黄土高原某地影像(图),该图像的获得采用的技术是(   )
A.遥感技术B.GIS技术
C.GPS技术D.大地水准仪
22.
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功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B.每年固定下来的碳的总量约几亿吨
C.涵养的水量约占地球总水量的23%D.提供了亚马孙流域大约1/3的降水
23.
(题文)说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是因为它能(   )
A.提供大量的木材B.提供多种原材料、食品和饮料
C.净化空气、涵养水源D.是生物基因的宝库
24.
今后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会 (  )
A.需求会继续增加,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B.需求会继续减少,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C.需求会继续增加,但这种趋势会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结束
D.需求会继续减少,但这种趋势会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结束
25.
山西省素有“煤海”之称,有关山西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0亿吨
B.按2002年生产规模计算,可开采560年
C.山西省煤田分布范围广,全省9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D.山西省煤田分布范围广,全省6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26.
山西省煤田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层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深,有利于开采
B.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石油,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C.煤层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D.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27.
(题文)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棉花带,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
B.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玉米带,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
C.为扩大耕地面积和开采矿山,为获得炼钢用的木炭,大片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
D.炼钢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28.
(题文)山西省煤炭品种和煤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煤种齐全,世界上所有的10大煤种在山西省都有分布
B.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C.大同煤矿是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基地
D.河东煤田是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煤基地
29.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内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内自然资源的状况是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B.田纳西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电力资源等
C.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等
D.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铀、铜、金、云母等
30.
关于山西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西地处我国东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
B.山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C.山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
D.山西省交通便利,在便捷的铁路网和内河运输网
31.
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A.青藏高原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B.聚落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
C.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
D.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坡状尖顶利于排水

3.选择题(共3题)

32.

甲、乙两人组成“星队”参加猜成语活动,每轮活动由甲、乙各猜一个成语,在一轮活动中,如果两人都猜对,则“星队”得3分;如果只有一个人猜对,则“星队”得1分;如果两人都没猜对,则“星队”得0分.已知甲每轮猜对的概率是 34 ,乙每轮猜对的概率是 23 ;每轮活动中甲、乙猜对与否互不影响.各轮结果亦互不影响.假设“星队”参加两轮活动,求:

33.

甲、乙两人组成“星队”参加猜成语活动,每轮活动由甲、乙各猜一个成语,在一轮活动中,如果两人都猜对,则“星队”得3分;如果只有一个人猜对,则“星队”得1分;如果两人都没猜对,则“星队”得0分.已知甲每轮猜对的概率是 34 ,乙每轮猜对的概率是 23 ;每轮活动中甲、乙猜对与否互不影响.各轮结果亦互不影响.假设“星队”参加两轮活动,求:

34.

小强拿着一套“科学家的故事”丛书,他把封面上的书名部分遮住,但小明根据封面图片如图很快说出其中一本的书名是(  )

4.填空题(共2题)

35.
读“世界荒漠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上的荒漠带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2)图中A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为基础的.
(3)图中B荒漠带为代表的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C地区为什么没有形成荒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B、D、E三处荒漠带为什么直逼海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读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能源
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以___________为主,与世界相比较,我国天然气消费比例太低,为此我国建成了__________工程,将_________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和南部地区。
(3)我们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相比,比世界消费比例高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