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255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1

1.综合题(共3题)

1.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2)据报道,近年来①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
2.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读图回答问题。

(1)列表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区域特征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美国西部
中国西部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资源
 
 
 
 
(2)列表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条件区域特征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美国西部
中国西部
开发
条件
有利
能源、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不利
多山、气候干旱、水源紧张
 
生态环境更为脆弱
 
3.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个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相同点
不同点
美国西部
中国西部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相近(或均位于温带、亚热带)
濒临海洋
地处内陆
地形
 
 
 
气候
 
 
 
资源
 
 
 
 
(1)甲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2)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3)甲、乙两区域的环境问题有明显的差异,甲区域主要表现为森林减少、     等生态问题,乙区域表现为大气污染、  等污染问题。 
(4)针对乙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2.单选题(共15题)

4.
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  )
A.生物残体分解得快B.植物生长速度慢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
5.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
A.水源B.地形C.光照D.土壤
【小题2】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B.海陆位置C.地形D.土壤
【小题3】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
A.太阳能、水能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D.水能、天然气
【小题4】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6.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
A.水分差异造成的B.热量差异造成的
C.地形差异造成的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小题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
7.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主要特征及产生的原因是( )
A.异常干旱,因地处内陆,又有高原对水汽阻碍B.大风,地处背风坡
C.沙漠广布,地处副热带高压带D.风力很大,畜牧业为主
8.
限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是(   )
A.水资源B.石油资源
C.天然气资源D.太阳辐射能依据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9.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
【小题2】长江三角洲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
A.土地质量比较差B.耕地破碎C.水稻土肥力下降D.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小题3】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廉价劳动力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小题4】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10.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11.
下列行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长江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的是(    )
A.加强流域内用水管理、加强防汛预警预报
B.修筑河堤、整治中下游河道
C.加强全流域绿化、搞好水土保持
D.围湖造田、发展大农业
12.
能够为在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是(   )。
A.RS技术B.GIS技术C.GPS技术D.GSM技术
13.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海拔B.热量C.水分D.土壤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中,甲、乙两地共有的是(    )
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
【小题3】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14.
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度数据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测量图中各地海拔高度,所用最精准、便捷的技术是 (  )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数字地球D.地理信息系统
【小题2】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   )
A.修建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B.移民亚马孙平原
C.吸引国外投资在此开辟肉牛牧场D.建立自然保护区
15.
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  )
A.耕地分类和评价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D.学校布局
【小题2】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的技术是(    )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技术D.电子通信技术
16.
南京市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各个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可采用的技术是(    )
A.RSB.GISC.GPSD.GPS和 GIS
17.
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沙危害北方大于南方B.水污染南方重于北方
C.土地次生盐碱化问题南方重于北方D.水土流失干旱地区大于湿润地区
18.
湿地和森林是世界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10年2月2日是第14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包括(  )
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为人类提供水源 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2】每年的3月21日为世界森林日,2010年的世界森林日主题为“森林:我们的骄傲”,而2008年世界森林日的主题为:善待并擅待森林,无异于善待人类自己。下列能体现善待并擅待森林的是 (  )
①维护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②加强森林的开发使用 
③恢复并提高森林功能 ④重视森林土著人和森林工人权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选择题(共2题)

19.

1919年的巴黎和会签署的惩治德国的条约是(     )


20.

1919年的巴黎和会签署的惩治德国的条约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