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必需的资源,我国南北方均缺水。下表为我国南北方部分资料对比表:

根据材料说出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并对比分析造成我国南北方缺水原因的主要差异。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必需的资源,我国南北方均缺水。下表为我国南北方部分资料对比表:

根据材料说出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并对比分析造成我国南北方缺水原因的主要差异。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其棕桐果肉可榨棕桐油,主要用于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等。印度尼西亚的棕桐果肉出油率高,2007年后的棕桐油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某公司在印尼加里曼丹岛等地投资兴建油棕种植产业园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仓储、物流、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所产棕桐油等主要销往我国。目前,在第一种植园巴郎卡拉亚已完成6万余公项(计划20万公项)油棕种植,在过去荒芜的土地上有近9000名当地的工人忙碌。该公司还投入大笔资金在当地兴修道路、桥梁、水电、排水、港口工程等。

(1)根据油棕生长的气候条件,说明我国棕桐油产量小的原因。
(2)说明油棕果收获后需在当地加工,产品销往国内的原因。
(3)简述中国公司选择在该岛上兴建油棕产业园区的原因及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4)印尼政府计划扩大加里曼丹岛油棕树种植,开发棕桐油产业,列举该计划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其棕桐果肉可榨棕桐油,主要用于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等。印度尼西亚的棕桐果肉出油率高,2007年后的棕桐油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某公司在印尼加里曼丹岛等地投资兴建油棕种植产业园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仓储、物流、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所产棕桐油等主要销往我国。目前,在第一种植园巴郎卡拉亚已完成6万余公项(计划20万公项)油棕种植,在过去荒芜的土地上有近9000名当地的工人忙碌。该公司还投入大笔资金在当地兴修道路、桥梁、水电、排水、港口工程等。

(1)根据油棕生长的气候条件,说明我国棕桐油产量小的原因。
(2)说明油棕果收获后需在当地加工,产品销往国内的原因。
(3)简述中国公司选择在该岛上兴建油棕产业园区的原因及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4)印尼政府计划扩大加里曼丹岛油棕树种植,开发棕桐油产业,列举该计划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甲国图示地区地形特征。
(2)指出甲国该区域城市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甲国水资源“西水东调”的原因。
下图是甲国部分等高线地形图,该国喀斯特地貌广布,其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严重制约着该国经济社会发展。

(1)描述甲国图示地区地形特征。
(2)指出甲国该区域城市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甲国水资源“西水东调”的原因。
4.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节南极游成热门,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冬以来各大旅行社掀起了赴南极旅游的热潮,今年春节在携程网上报名出游的人数比去年多一倍,“南极不同于其他旅游胜地,由于温度低,自净能力很差,一块香蕉皮,在南极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被自然分解。”
列举南极特色的自然景观,并分析其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2.单选题- (共4题)
5.
农用地中流失的大量氮元素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容易导致水质变差,水体富营养化。下图为云南洱海沿岸不同农业用地类型的灌渠出水口和入水口在7-8月份测得的总氮浓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蔬菜地和水稻田出水口总氮浓度的月际变化较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为了减轻农业生产对洱海水体的污染,由洱海远岸到近岸的农业布局最合理的是

【小题1】蔬菜地和水稻田出水口总氮浓度的月际变化较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事安排 | B.作物类型 | C.降水量多少 | D.入水氮量 |
A.苗木地、蔬菜地、水稻田 | B.苗木地、水稻田、蔬菜地 |
C.蔬菜地、水稻田、苗木地 | D.蔬菜地、苗木地、水稻田 |
6.
干旱指数r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是某地的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的比值。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r值越大,表示( )
【小题2】据材料可以推测辽宁省的降水量( )
【小题3】沈阳市管辖区域( )


【小题1】r值越大,表示( )
A.蒸发量越小 | B.降水量越小 |
C.偏于干旱 | D.偏于湿润 |
A.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 B.由南向北递减 |
C.由东南向西北增加 | D.由南向北增加 |
A.r值在1.0-1.5 | B.r值在1.0-2.5 |
C.仅从r值看不存在缺水问题 | D.属于湿润带 |
7.
植被返青期、枯黄期和生长季是重要的植被物候现象。下图为青藏高原11个生态地理分区,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与海拔存在关联,且不同生态区的高寒草地物候也存在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整个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 )
【小题2】在海拔2600~3500m的地区,②生态地理区的高寒草地返青期明显晚于①生态区,与之最为密切的因素是( )
【小题3】①、②、③、④四个生态地理区中,高寒草地返青期最迟的是( )

【小题1】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整个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 )
A.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 | B.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推迟 |
C.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推迟 | D.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提前 |
A.夏季风 | B.年降水量 |
C.纬度因素 | D.地势起伏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