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云杉生产力的影响,需要对不同环境中的云杉生长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采样分析。图中天山北坡的甲乙丙三地是某科研人员选取的部分采样点,调查显示自西向东,云杉分布的海拔由低到高。

(1)分析甲、乙、丙三地的云杉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
(2)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气候变暖使云杉的生产力有所提高,请分析原因。
(3)野外调查时,为能反映云杉生产力与自然环境要素关系的真实性,需要对采样地点进行挑选。请你设计一个比较恰当的采样点挑选标准。
材料一 仙人掌,天然广泛生长于南北美洲热带沙漠地区,喜强烈光照,耐炎热,干旱、瘠薄,生命力顽强,管理粗放,生长期对水分有一定要求,仙人掌生长适温为20-30℃,为多年生植物,年亩产量可达5000-6000公斤。墨西哥被称为“仙人掌之国”,加利福尼亚湾沿岸是仙人掌的主要分布地,仙人掌浑身是宝,初步形成了种片、保鲜蔬菜、饮料、罐装食品、化妆品、保健品、药品等七大系列,成为一种绿色健康的新型功能蔬菜和功能保健食品,满足现代生活中“亚健康”和“宝贵病”群体的消费需求。目前,食用仙人掌的开发在墨西哥已进入系统化、规模化、商品化的产业发展阶段。
材料二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

(1)加利福尼亚湾沿岸多雾,试推测此现象对仙人掌生长的影响。
(2)表述发展仙人掌产业对墨西哥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1998年我国引进食用仙人掌,在我国西北各地推广种植与销售仙人掌相关产品,但其发展不尽人意,试分析原因。
(4)为我国引进的食用仙人掌种植的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扩大食用仙人掌的销售量。
2.单选题- (共3题)
瑞士当地时间2016年6月1日,世界最长最深的铁路隧道——圣哥达隧道正式开通。位于中、南欧交通要道上的圣哥达隧道,全长57.1千米,工期历时17年,耗资160多亿美元。与圣哥达半山腰间的盘山铁路相比,开通的新隧道将会改变山区居民与货物的交通运输方式。读“瑞士交通局部图(图a)和圣哥达隧道剖面图(图b)。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圣哥达隧道工期历时17年是由于当地
A.地质条件复杂 | B.科学技术先进 |
C.社会经济发达 | D.气象灾害频发 |
①城市等级 ②流动人口数量 ③城市形态 ④服务范围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增加了公路等交通压力 | B.对货物的载重限制较大 |
C.加强东、西欧的经济联系 | D.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

【小题1】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水能的好处主要有
①可以更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能
②拦蓄洪水,削弱洪峰对下游的冲击,起到防洪作用
③改善灌溉条件
④改善航运条件
⑤有利于鱼类洄游,增加生物多样性
A.②③④⑤ | B.①②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 |
A.水电站环境污染严重,要逐步淘汰 | B.水电站发电量不稳定,季节变化大 |
C.核电和火电属于可再生能源 | D.火电站环境污染小 |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即将面临转型升级。广东在“区域发展差异巨大,产业急需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提出了双转移战略。该战略包括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个方面。读双转移路线图。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引发珠江三角洲向粤北、粤东、粤西进行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A.地价和工人工资 | B.交通和科技 |
C.矿产和市场 | D.环境和能源 |
A.使省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差距拉大 |
B.造成珠江三角洲劳动力更加密集 |
C.提高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城市化水平 |
D.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潜力下降 |
A.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基础设施落后 |
B.珠江三角洲的技术力量较弱 |
C.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环境污染严重 |
D.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弱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