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2】若N国发展以上农业地域类型,图中显示的其优势条件是 ( )
【小题3】N国与我国展开合作,主要是希望从我国引进 ( )
材料一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N国与我国积极合作,希望缓解其粮食供应紧张问题。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材料二 “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A.水稻种植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混合农业 | D.乳畜业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 B.地形平坦 | C.水热条件充足 | D.土壤肥沃 |
A.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 | B.杂交水稻品种及生产技术 |
C.农业科技人才 | D.优质的化肥、农药 |
2.
下图是表示某种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阶段Ⅰ花卉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小题2】阶段Ⅱ花卉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 )

【小题1】阶段Ⅰ花卉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平坦 | B.气候优越 |
C.距城区近 | D.水源充足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 B.城市人口的增加 |
C.交通运输的便捷 | D.城市居民收入增加 |
3.
表1是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图2是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

【小题1】该国处于图2中的
【小题2】该国1975—2005年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1975年 | 1985年 | 1995年 | 2005年 |
出生率(%) | 4.4 | 4.3 | 4.3 | 4.3 |
死亡率(%) | 2.0 | 1.7 | 1.6 | 1.4 |

【小题1】该国处于图2中的
A.阶段I | B.阶段II | C.阶段III | D.阶段IV |
A.总量有波动,但变化不大 | B.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减缓 |
C.经历了慢—快—慢的过程 | D.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加快 |
4.
读不同等级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城市的等级关系:
【小题2】生活在甲地的人们,下列行为最合理的是:
【小题3】下列有关各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城市的等级关系:
A.甲=乙=丙 | B.甲>乙>丙 |
C.乙>丙>甲 | D.丙>甲>乙 |
A.在甲地购买高级轿车 |
B.去乙地上大学 |
C.去丙地买生活日用品 |
D.在甲地设立某商品的全国代理办事处 |
A.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
B.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
C.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较低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
D.等级较高的城市距离较近,等级较低的城市距离较远 |
5.
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乡海拔3500米,年雨量约300毫米,为中国最贫困的农乡之一。某科技公司捐赠计算机给该乡的黄羊川乡职业中学,透过因特网师生接触到各种外界信息及教学资源,学生还设计了网页,登载农民委托出售的农特产品,为当地带来新的财源。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中国西部偏远农村过去在农业产销上所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应是( )
①劳动力不足 ②市场信息封闭 ③交通不便 ④耕地不足
【小题2】透过网络定购并以邮政或货运公司交货的运销方式,被认为有助于中国西部偏远农村的发展,是因为它具有( )
①农民可以专业化大量生产农特产品 ②农民可以协调运作,成为系统化的生产队伍 ③农民可以少量、多样化生产农特产品 ④农民可以直接面对无地域障碍的广阔市场
【小题1】中国西部偏远农村过去在农业产销上所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应是( )
①劳动力不足 ②市场信息封闭 ③交通不便 ④耕地不足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农民可以专业化大量生产农特产品 ②农民可以协调运作,成为系统化的生产队伍 ③农民可以少量、多样化生产农特产品 ④农民可以直接面对无地域障碍的广阔市场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