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卓越联盟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216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0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2016年7月安徽省在合肥、芜湖等10个城市推出第一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点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现代医药、智能家电、现代化工和新材料等7个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下图示意安徽省位置及部分城市分布。

(1)据图文和所学知识分析合肥、芜湖两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2)分析安徽重视产业集聚基地建设的原因。
2.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该山区部分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使得该地成为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农民生活越来越困难。下图示意贵州省等高线地形。

(1)说明该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自然原因。
(2)列举当地政府为改善环境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可能采取的措施。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专家预测,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下图示意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与范围。

(1)列举图示三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评价长江“黄金水道”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3)说明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长江上游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应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2.单选题(共12题)

4.
下图示意东北平原主要河流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为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小题2】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
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边缘某山地两坡的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
A.甲为南坡,乙为北坡B.甲为东坡,乙为西坡
C.甲为北坡,乙为南坡D.甲为西坡,乙为东坡
【小题2】导致该山地甲、乙两坡垂直带谱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B.气温C.相对高度D.山体海拔
【小题3】造成乙坡缺少森林带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B.海拔高,气温低
C.地形封闭,降水少D.为阴坡,光照不足
6.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处山脉
A.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重合
C.是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水岭
D.大致与我国1月份O℃等温线重合
【小题2】图示区域若普降暴雨,输沙量最小的河流是
A.泾河B.黄河C.渭河D.汉江
【小题3】图示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旱灾B.土地盐碱化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
7.
一位外国朋友来到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没有登高山,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这位游客出游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若这位游客乘火车旅行,最可能途经的铁路干线是
A.陇海 兰新线B.浙赣 湘黔线C.京广 京包线D.京哈 京广线
8.
北京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对某次雾霾贡献率做过统计,贡献最大的为外地输送。下图为北京市风向频率玫瑰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北京市
A.7月主导风向为西南风B.1月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C.东、西方向为最小风频D.全年南风频率最高
【小题2】下列雾霾解决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城镇使用无烟燃料,推广电和天然气B.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迁至河北
C.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技术改革与创新D.严格执行工业设备的排放标准
9.
读“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左下图)和“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右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左上图中,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环渤海地区D.闽南地区
【小题2】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中,c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C.加工和组装环节D.市场和运输环节
10.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
【小题2】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①给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小题3】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 )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11.
皖电东送工程是我国首条同塔双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到达上海,线路全长656千米,共有1421座铁塔。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安徽输往东部她区的电力资源主要属于
A.水能发电B.风力发电C.火力发电D.核能发电
【小题2】皖电东送T程对安徽的重要意义表现在
A.改善淮南环境污染状况B.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C.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D.减轻公路运输压力
12.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地区将部分产业向苏北地区转移。下表示意两个城市的基本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苏南地区向苏北地区转移的产业具有的特点是
A.劳动力密集B.生产规模大C.技术含量高D.环境污染轻
【小题2】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环境质量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
我国能源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且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为实现区域发展与能源资源的供给平衡,必须进行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陆上天然气集中分布在
A.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B.内蒙古、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C.新疆、青海、川渝、吉林D.山东、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小题2】下列地区,能源资源最为短缺的是
A.环渤海地区、东北三省B.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地区
C.东北三省、珠三角地区D.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城市群
【小题3】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有
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②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地区
③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④为了保护西部地区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4.
下列自然现象或事物中,不可能成为旅游资源的是
A.温泉B.溶洞C.台风D.雾凇
15.
下述景区组合中,旅游资源多样性最丰富的是
A.华山、玉龙雪山和腾冲火山B.黄山、壶口瀑布和敦煌莫高窟
C.苏州园林、平遥古城和天坛D.白洋淀、衡水湖和云梦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