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岗日嘎布山脉的南部、喜马拉雅东段与岗日嘎布山脉的南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墨脱有“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之称,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生长着樟木、楠木、乌木、铁木、红豆杉和有“天然活化石”之称的桫椤等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墨脱北、东、西三面高山环绕,平均海拔1200米,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两座山峰是东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两座山峰,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北部为海拔高达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南缘巴昔卡海拔仅155米,北部山谷现代冰川发育。

(1)指出墨脱的地形特征。
(2)分析墨脱有“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美誉之称的原因。
(3)简述墨脱开发水能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说明墨脱周边山谷多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岗日嘎布山脉的南部、喜马拉雅东段与岗日嘎布山脉的南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墨脱有“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之称,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生长着樟木、楠木、乌木、铁木、红豆杉和有“天然活化石”之称的桫椤等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墨脱北、东、西三面高山环绕,平均海拔1200米,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两座山峰是东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两座山峰,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北部为海拔高达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南缘巴昔卡海拔仅155米,北部山谷现代冰川发育。

(1)指出墨脱的地形特征。
(2)分析墨脱有“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美誉之称的原因。
(3)简述墨脱开发水能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说明墨脱周边山谷多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
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面积最大和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____、_____。
(2)分别与①、②、③相邻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西、南、北四至点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受益于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投资动力较强,2012年前三季度,中部六省(图中字母所示)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下表为中部六省人口(2010年)、面积、GDP(2010年)统计数据。

(4)中部六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人均GDP最高的是________,具有“煤海”之称的是________,具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的是________。(要求填省区简称)

(1)我国面积最大和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____、_____。
(2)分别与①、②、③相邻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西、南、北四至点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受益于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投资动力较强,2012年前三季度,中部六省(图中字母所示)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下表为中部六省人口(2010年)、面积、GDP(2010年)统计数据。

(4)中部六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人均GDP最高的是________,具有“煤海”之称的是________,具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的是________。(要求填省区简称)
2.单选题- (共6题)
3.
读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 B.纬度位置 |
C.海拔高度 | D.洋流性质 |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
4.
利用耕地重心移动轨迹图能及时获取耕地重心迁移信息,并直观反映耕地分布变化特征。下图为1953—2005年陕西省耕地重心移动散点图。陕西省北部是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渭河平原,南部是陕南秦巴山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1953—1998年,耕地重心移动使北部地区
【小题2】2000—2001年,陕西省耕地重心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1953—1998年,耕地重心移动使北部地区
A.降水强度降低 | B.蒸发增强 | C.地表径流增大 | D.下渗量增多 |
A.中部城市化速度加快 | B.北部退耕还林还草 |
C.南部种植业结构调整 | D.北部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
5.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形区中,与图中所示地形区距离最近的是( )
【小题2】图示地形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 )
【小题3】图示地形区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应该注意( )

【小题1】下列地形区中,与图中所示地形区距离最近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 B.准噶尔盆地 |
C.山东丘陵 | D.黄土高原 |
A.青稞和油菜 | B.水稻和柑橘 |
C.大豆和甜菜 | D.小麦和棉花 |
A.红壤的改良 | B.黑土的利用和保护 |
C.沼泽的开垦 | D.土地荒漠化 |
6.
下图是我国某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小题2】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华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江淮地区 | D.东北地区 |
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 | 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 |
C.时间点③比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 D.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 |
7.
【小题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小题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 B.地形 |
C.季风 | D.海陆位置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
8.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小题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小题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小题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
C.常绿硬叶林 | D.针叶林 |
A.用地类型差异 | B.居民爱好差异 | C.景观规划差异 | D.行政管辖不同 |
A.气温 | B.降水 | C.光照 | D.土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