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2.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2)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3)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4)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W国曾是原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1)说出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2)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3)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4)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单选题- (共24题)
3.
北京市早已开始启用卫星监测雾霾PM2.5(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状况。下列措施中能有效减缓雾霾的有( )
①机动车限行
②加强个人防护
③污染企业整改
④提倡秸秆燃烧
①机动车限行
②加强个人防护
③污染企业整改
④提倡秸秆燃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4.
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据此完成问题。

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半陷地下——地热丰富,地温高 | B.②房屋高架——风暴海啸潮多发 |
C.③墙厚窗小——炎热干燥,光照强 | D.④顶尖坡陡——森林资源丰富 |
5.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其中甲区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乙区域近年来荒漠化发展迅速,荒漠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示区域甲是我国著名农业区,其名称是( )

图示区域甲是我国著名农业区,其名称是( )
A.河西走廊 | B.河套平原 | C.宁夏平原 | D.渭河平原 |
6.
位于中亚地区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此回答问题。
里海东岸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里海东岸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
B.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C.大量引用湖泊水灌溉土地 |
D.处于大高加索山脉的雨影区 |
7.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8.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某种能源资源的分布以及利用该能源资源发电的电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能源资源是( )
【小题2】图中甲处电站集中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小题1】该能源资源是( )
A.水能 | B.太阳能 | C.地热能 | D.风能 |
A.气候 | B.地形 | C.市场 | D.交通 |
9.
摩洛哥有“磷酸王国”之称,其磷酸盐矿和磷肥大量出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摩洛哥的经济重心分布在
A. 磷矿资源丰富的中部 B. 土地资源多的东南部
C. 自然条件好的西北部 D. 光热条件好的西南部
【小题2】甲城市为传统的磷酸盐加工地,近期该国计划在乙地新建加工厂。与甲城市相比,乙地发展磷酸盐加工的限制性条件是
①交通不便 ②水资源少 ③地租水平低 ④生态脆弱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小题1】摩洛哥的经济重心分布在
A. 磷矿资源丰富的中部 B. 土地资源多的东南部
C. 自然条件好的西北部 D. 光热条件好的西南部
【小题2】甲城市为传统的磷酸盐加工地,近期该国计划在乙地新建加工厂。与甲城市相比,乙地发展磷酸盐加工的限制性条件是
①交通不便 ②水资源少 ③地租水平低 ④生态脆弱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2.
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分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对宁夏枸杞种植区进行规划,所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


A.GPS技术 |
B.GIS技术 |
C.RS技术 |
D.数字地球 |
13.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只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
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
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
14.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据此完成问题。

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

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
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
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
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
15.
2011年9月14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指出,我国贵州、广东等八省市都有石漠化现象,严重地区甚至寸草不生,其中以贵州最为严重。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示人为因素比例中,比例最大的是( )

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示人为因素比例中,比例最大的是( )
A.不合理耕作 | B.过度樵采 |
C.过度放牧 | D.无序工程建设 |
16.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环境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
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
17.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关键条件是( )

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关键条件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 B.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
C.是著名的侨乡 | D.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
19.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 |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
20.
河西走廊属于甘肃省率先脱贫奔小康的地区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热点地区。该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不合理,防护林网建设滞后。民勤县在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沙枣林至今已有近一半消失,风沙肆虐,土地荒漠化严重。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近年提出要“再造河西”。 “再造河西”需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
A.大量开荒 | B.生活用能问题 |
C.发展交通 | D.完善生态体系 |
21.
中俄两国政府签署的《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提到,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下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线路图”。 有关中俄天然气合同的签订对我国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我国天然气进口多元化 |
B.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
C.将彻底改变我国能源结构 |
D.拉动天然气管道沿线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
26.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其优越的条件密不可分,据此回答下题。
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 B.地形崎岖,热量丰富 |
C.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 D.经济发达,文化落后 |
3.多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4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