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对贵州省133个样点分析显示,石灰岩区1000年风化残余物为2.47mm,成土过程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土壤贫瘠是贵州贫困的重要原因。毕节曾经是贵州最贫穷的地区,1988年6月,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这里设立,加强生态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是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如今的毕节,一片绿水青山,立体交通齐头并进,经济蓬勃发展。历史上有云贵出好茶之说,毕节市金沙县荣获“中国贡茶之乡”称号。近年来,浙江、福建等省茶园面积缩减,茶树种植逐步向西部转移,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图和毕节气候数据统计图。
(2)分析毕节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3)说明当前毕节发展茶叶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列举毕节农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材料一 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产品流程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制造电器及中国品牌电器占世界市场份额。
材料三 GE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两个阶段。
(2)材料二说明我国电器生产企业在生产中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3)材料三的阶段Ⅱ和阶段Ⅰ相比,对GE公司有利的影响是什么?对中国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4)就中国电器企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段,其上游又称南盘江。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已建成大化、天生桥二级(低坝)、岩滩、天生桥一级(高坝)、百龙滩等水电站,为华南、西南电网输入了巨大的优质电能,有效地改善了华南、西南电网的供电质量和效益,并拉开了华南电网西电东送的序幕。全流域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最大且调节性能最好的关键性、控制性骨干枢纽——龙滩水电站,主体工程于2009年底全部竣工,标志着红水河这一中国水能“富矿”的开发利用将步入高潮。
(1)简述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简述红水河流域水电基地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
(3)在我国西电东送的规划中,红水河流域的水电对输入地区会产生哪些影响?
2.单选题- (共8题)
花色素是影响秋季枫叶变红的主要因素,其含量越高,枫叶颜色越浓艳。糖分含量与花色素含量呈正相关。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降水过少时,红叶颜色较淡,持续时间短且干瘪落叶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入秋后,与枫叶变红呈正相关的是( )
A.风力 | B.光照 | C.地形 | D.日均温 |
A.西北坡变红较早,持续时间更长 |
B.东北坡颜色更加鲜艳 |
C.东南坡颜色鲜艳,持续时间更长 |
D.西南坡枫叶最晚干瘪 |

【小题1】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较完善 | B.更接近消费市场 |
C.资金供应较充裕 | D.更易招募劳动力 |
A.从事商业活动 | B.留守子女上学 |
C.兼顾务工务农 | D.扩大种田规模 |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世界银行2015年1月26日公布:中国珠江三角洲已在2010年超越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成为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城市带。但珠三角存在的众多问题又难以担得起“世界最大城市群”的荣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与90年代中期相比,现在珠江三角洲优势弱化较明显的是
A.优越的地理位置 | B.对外开放的前沿 |
C.便利的海陆运输 | D.全国最大的侨乡 |
A.城市间互通不够顺畅,规划协调程度低 |
B.人口众多,流动人口比例高 |
C.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 |
D.中心城市规模较小,辐射带动作用弱 |
A.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快速发展 | B.充分发挥各区域的地区优势 |
C.酸雨危害明显加重,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 D.重复建设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
香云纱是用广东顺德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以及植物薯莨汁液,历经“三洗、九蒸、十八晒”加工而成,天然的原料、精湛的技艺,令香云纱不仅十分耐穿,而且具有一定的杀菌、止痒功能。全程手工操作,采用天然真丝作坯布,用天然植物薯莨和天然河泥染色,绿色无污染,而且经染整的布匹可以达到完全无菌的状态,素有“软黄金”之称。
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近几十年来,促进香云纱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历史悠久,制作经验丰富 | B.薯莨丰富,原料充足 |
C.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 | D.政策支持,财政补贴高 |
A.缺少传统技艺的香云纱艺人 | B.机械化生产的冲击 |
C.香云纱手工制作,利润低 | D.生产周期长,工序复杂 |
A.加强薯莨、河泥的保护,合理开采 |
B.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C.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市场海外市场 |
D.注重区域品牌优势,打造地理标志产品 |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在沿海地区建设了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我国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①有利于福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②有利于福建生态环境的改善
③有利于改善福建劳动力的就业状况
④有利于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电子信息 |
B.海洋生物 |
C.清洁能源 |
D.石油化工 |

【小题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规模 | B.劳动力成本 |
C.原材料成本 | D.技术水平 |
A.市场规模大 | B.技术水平高 |
C.劳动力素质高 | D.基础设施水平高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
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以干旱缺水著称。为合理配置水资源,以色列修建了著名的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沿途设多座水泵站加压。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213米),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415米)。以色列沿海有狭窄平原,中北部为丘陵、裂谷,南部为沙漠,南北长约400千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北高南低 | B.需水北少南多 |
C.河网北密南疏 | D.降水北多南少 |
A.裂谷众多 | B.路程遥远 | C.高差悬殊 | D.河网密布 |
A.死海含盐量上升 | B.太巴列湖入湖水量减少 |
C.北部地区降水量减少 | D.南部地区蒸发量加大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下表为2013年两城市群部分指标比较表。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成因是( )
①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②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总量少于长三角城市群
③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④长江中游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①控制中小城市用地规模
②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③加强城市间分工与合作
④限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