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巴西的北部为什么人口很少?
(2)巴西的亚马孙流域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3)当前造成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 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材料二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图乙)和谷物单产(图丙)比较。


材料三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1)甲地位于我国的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请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甲湿地的形成原因。(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2010-04-23中国水文信息网:4月20~21日,2010年珠江水文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围绕如何践行“大水文”观,推进珠江水文工作,以及当前流域灾情、水文事业发展规划等热点工作进行了认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代表们积极踊跃发言,分析贯彻“大水文”的有效措施,交流落实“大水文”的成功经验,畅谈践行“大水文”的真切感受并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 自2008年6月4日以来,珠江流域受强降雨影响,降雨量达100~300毫米。西江、北江干流及上游支流,贵州区域内的北盘江、红水河等河流水位上涨迅速,其中龙滩、岩滩等水库水位上涨较快。西江干流已全线超过警戒水位,水位仍在上张。国防总统计显示,强降雨过程共造成珠江流域761万人受灾。
材料三 珠江流域水系图及主要水电站。

(1)珠江流域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联系田纳西河对流域开发自然背景的分析,试从气候、地形、资源三个方面来分析珠江流域综合开发的优势?
(3)简要分析该河流与田纳西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
2.单选题- (共10题)

【小题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5中的
A.a | B.b | C.c | D.d |
A.生物残体分解快 | B.植物生长速度快 |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提供大量的居住环境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微笑曲线”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虑掌握的环节是( )
①制造加工
②设备材料
③产品研发
④产品品牌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A.设计研发 | B.制造加工 | C.产品营销 | D.以上都不是 |

【小题1】甲、乙两区域农业生产方式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地条件不同 | B.气候条件不同 |
C.矿产资源条件不同 | D.海陆位置不同 |
A.地形崎岖,平地面积小 | B.秋雨较多,光照不足 |
C.水旱灾害频繁 | D.紫色土壤不适宜棉花种植 |
①煤炭
②石油
③天然气
④水电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小题1】用电力代替煤炭输出会( )
①减轻输入地环境压力
②促进输出地经济增长
③增加我国交通运输压力
④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A.缓解交通拥堵 | B.减轻噪声污染 |
C.改善大气环境 | D.减少交通事故 |

【小题1】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9~10月 | B.11~12月 |
C.1~2月 | D.4~5月 |
A.火电 | B.核电 |
C.风能发电 | D.水电 |
A.修建抽水蓄能电站 | B.水源涵养林的保护 |
C.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 D.污染防治 |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
D.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
A.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
B.大面积改良沼泽地以增产粮食 |
C.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D.大力发展林区特色产品加工业 |
共享单车是我国城市新出现的一种新型单车租赁服务,你可以像使用打车软件一样,打开手机App寻找身边可以租借的单车,扫描二维码开锁,到达目的地之后,只需就地锁车即可完成“还车”。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共享单车通过App进行查询、预约、租车、无桩还车,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RS、GIS | B.RS、GPS |
C.GPS、GIS | D.数字地球、GPS |
A.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 B.解决城市就业困难 |
C.缓解城市交通拥挤 | D.产业结构的调整 |

【小题1】表中显示的环境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大力发展畜牧业 |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小题1】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
A.北部地区 | B.南部地区 |
C.中部地区 | D.北部和中部地区 |

A.A | B.B | C.C | D.D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 B.较高的科技水平 |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
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西气东输线路的中段,折向北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状况 | B.加快晋、陕两省的能源外运 |
C.途经陕甘宁气区,增加气源 | 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
C.木材短缺的问题 | D.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