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各句中,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有人还希望过古代隐士那挥洒自如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②行进在幽深的峡谷中,他们一行人屏息凝神,听若空谷足音,感到胆颤心惊。
③作者是否想过,读者看到这文章里俯拾皆是的错别字会是什么感受?
④一个人单打独斗难成事,你要知道团结才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正所谓“三人成虎”嘛。
⑤一日一诗其实是一种比喻,至少比我们每天无所用心地把时间放走要好。每天能够和诗共存片刻,对每个人的思想和人生的升华是很有好处的。
⑥有业界专家透露,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也就是说,像“铜钱楼”这类众口一词的“奇葩建筑”,以后很可能不会获批建造了。
⑦距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仅有数月时间,主办方积极筹划,严阵以待,力争在办好“节俭奥运”的同时,也办出一场精彩奥运。
⑧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收藏者动辄就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
①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有人还希望过古代隐士那挥洒自如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②行进在幽深的峡谷中,他们一行人屏息凝神,听若空谷足音,感到胆颤心惊。
③作者是否想过,读者看到这文章里俯拾皆是的错别字会是什么感受?
④一个人单打独斗难成事,你要知道团结才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正所谓“三人成虎”嘛。
⑤一日一诗其实是一种比喻,至少比我们每天无所用心地把时间放走要好。每天能够和诗共存片刻,对每个人的思想和人生的升华是很有好处的。
⑥有业界专家透露,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也就是说,像“铜钱楼”这类众口一词的“奇葩建筑”,以后很可能不会获批建造了。
⑦距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仅有数月时间,主办方积极筹划,严阵以待,力争在办好“节俭奥运”的同时,也办出一场精彩奥运。
⑧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收藏者动辄就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
A.①③⑧ |
B.③⑤⑧ |
C.②④⑦ |
D.⑥⑦⑧ |
2.句子默写- (共1题)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2)博学固然可贵,但也不能忽视自我反省。《荀子•劝学》中强调自我反省具有重要作用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1)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2)博学固然可贵,但也不能忽视自我反省。《荀子•劝学》中强调自我反省具有重要作用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解洪元:“沪剧皇帝”的创新路
解 波
1928年盛夏,父亲14岁,游荡苏州,巧遇京剧草台班,启蒙学艺。回沪以后,改学申曲。他不满意申曲唱腔的简单直白,恰巧班社所在的“小世界”游乐场里,汇集了京昆、梆子、锡剧、杂耍等林林总总的艺术表演,他随至随听,像海绵般地吸收其中的精华。后来,他追随“申曲博士”夏福麟,学习夏施展大方、宽厚洪亮的唱腔。父亲求艺心切,日日如影相随。夏演皇帝,他争扮太监;夏演公子,他争扮书童,他曾戏称自己扮演过一百六十个太监。随后“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淞沪战争爆发,申曲社班星散,父亲开始了漂荡的演艺生涯,进入游走于杭嘉湖水网地带的申曲戏班“中山社”,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班社,开始了他的嬗变。
一夜,他观看到昆曲戏班“仙霓社”的演出,一下子被它的清幽、婉约与文雅勾住了灵魂。班主被他的真诚感动,特意送他一段昆曲。他倾听着,忽然感觉到天地相融,金玉相漱,灵魂与肉体都为之一颤,精神似乎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啊!艺术原无界限,融合可成一家!他的心中,由此展示出一条新的艺术之路:独创,唯有独创。
1937年父亲回到上海,在《银宫惨史》中,以一曲“太子哭坟”轰动上海滩。他巧妙化用京剧中的“五音联弹”,字字紧逼,句句推进,宛如长琴暴鼓,疾雷裂电,骄阳坠落的回声,曲折表达了孤岛市民无力回天的悲愤。申曲后起之秀解洪元的名字不胫而走。
这种创新,成了父亲一生的追求。他见多识广,融会贯通,把京剧的大气、昆曲的婉转、评弹的优雅、梆子的雄浑、民歌的幽默一起吸收到自己的艺术创造里来,以清晰坚挺、富有韵律的道白和跌宕有致、余音不绝的唱腔成为沪上出名的“解派小生”。
他开始组建自己的“洪元剧团”,接着又不失时机地联合沪上其他名角,建立了六大头牌的“中艺沪剧团”,事业如日中天。他曾以“羊角先生”为名,自编自导自演《皆日可杀》的大戏,招来伪军的抓捕;也以《出走之后》的社会警示剧为负债的同行举办义演。他雄浑淳厚、回肠荡气的“解派”唱腔彻底征服了沪剧观众,终于在1949年初由《沪剧周刊》举办的观众投票中获“沪剧皇帝”之名。
上海解放之初,他依旧是上海沪剧界的龙头。出任上海沪剧团团长,抑或后来只做一个普通演员,他的独创之路从未止步。随着环境变化、剧情需要和年龄增长,他由正场小生退演各色配角。可是,在他的眼里,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只有大格调,没有大场景。不论他饰演正派反派,不论他出演老生小生,也不论他的曲调是长是短,他的唱段,都能成为经典。他曾对我讲述过,唱句中的重音,唱腔中气息的运用等等,他甚至用筷子轻敲茶杯,曼声吟哦:“不像不是戏,太像不是艺,悟通情与理,是艺也是戏。”……他深入堂奥,艺术灵思似潮似涌。
晚年的父亲因患声带癌失声,失去了他钟爱的舞台,但他通过书写字数不等的纸条指导青年演员,鼓励他们广取博采,大胆创新。有的学生学唱解派一旦有所突破,他就会竖起大拇指,露出欣慰的笑容。
可惜父亲最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我在想,父亲的生命与艺术,以独创为主轴,一直求新变异。他创造了艺术的永恒,也就获得了永生。
(2015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①解洪元,江苏镇江人,1 915年生于上海。14岁在苏州拜京剧演员杨奎官为师,后到上海师从侯国廷学唱申曲,曾深受申曲名角夏福麟熏陶。1937年回沪,相继受聘于文滨剧团、上海沪剧社。1944年先后组建“洪元”、“中艺”、“上艺”等剧团,自编自演了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新剧目,产生一定影响。1950年他与丁是娥组建“新上艺”,首先进行改制,成为民营公助的沪剧团体。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1953年加入民盟,曾任上海市沪剧改进协会主任委员和上海市影剧工会沪剧分会主席、人民沪剧团副团长。(百度百科)
②解洪元依据自身嗓音条件,创造了富有可塑性的宽洪醇厚的“解派”唱腔;再加以说白抑扬顿挫,动作节奏鲜明,从而形成了豪放壮美的表演风格。他所设计的人物主要唱段独具风格,如《董小宛》中的“金殿赞美”、《巧遇记》中的“教育张启”等均脍炙人口。他的戏路极宽,不论老少、正反角色演来得心应手,个个栩栩如生。上海电视台曾为他拍摄了《艺术生命“长春”》的资料片。(百度百科)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E.解洪元善于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并用戏曲形式表现社会生活,做到了与时俱进,他主演的《皆日可杀》、《出走之后》等作品就很有现实意义。
【小题2】解洪元的嬗变指的是什么?他的嬗变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小题3】解洪元获得“沪剧皇帝”之誉,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小题4】作者认为解洪元“创造了艺术的永恒,也就获得了永生”,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解洪元:“沪剧皇帝”的创新路
解 波
1928年盛夏,父亲14岁,游荡苏州,巧遇京剧草台班,启蒙学艺。回沪以后,改学申曲。他不满意申曲唱腔的简单直白,恰巧班社所在的“小世界”游乐场里,汇集了京昆、梆子、锡剧、杂耍等林林总总的艺术表演,他随至随听,像海绵般地吸收其中的精华。后来,他追随“申曲博士”夏福麟,学习夏施展大方、宽厚洪亮的唱腔。父亲求艺心切,日日如影相随。夏演皇帝,他争扮太监;夏演公子,他争扮书童,他曾戏称自己扮演过一百六十个太监。随后“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淞沪战争爆发,申曲社班星散,父亲开始了漂荡的演艺生涯,进入游走于杭嘉湖水网地带的申曲戏班“中山社”,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班社,开始了他的嬗变。
一夜,他观看到昆曲戏班“仙霓社”的演出,一下子被它的清幽、婉约与文雅勾住了灵魂。班主被他的真诚感动,特意送他一段昆曲。他倾听着,忽然感觉到天地相融,金玉相漱,灵魂与肉体都为之一颤,精神似乎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啊!艺术原无界限,融合可成一家!他的心中,由此展示出一条新的艺术之路:独创,唯有独创。
1937年父亲回到上海,在《银宫惨史》中,以一曲“太子哭坟”轰动上海滩。他巧妙化用京剧中的“五音联弹”,字字紧逼,句句推进,宛如长琴暴鼓,疾雷裂电,骄阳坠落的回声,曲折表达了孤岛市民无力回天的悲愤。申曲后起之秀解洪元的名字不胫而走。
这种创新,成了父亲一生的追求。他见多识广,融会贯通,把京剧的大气、昆曲的婉转、评弹的优雅、梆子的雄浑、民歌的幽默一起吸收到自己的艺术创造里来,以清晰坚挺、富有韵律的道白和跌宕有致、余音不绝的唱腔成为沪上出名的“解派小生”。
他开始组建自己的“洪元剧团”,接着又不失时机地联合沪上其他名角,建立了六大头牌的“中艺沪剧团”,事业如日中天。他曾以“羊角先生”为名,自编自导自演《皆日可杀》的大戏,招来伪军的抓捕;也以《出走之后》的社会警示剧为负债的同行举办义演。他雄浑淳厚、回肠荡气的“解派”唱腔彻底征服了沪剧观众,终于在1949年初由《沪剧周刊》举办的观众投票中获“沪剧皇帝”之名。
上海解放之初,他依旧是上海沪剧界的龙头。出任上海沪剧团团长,抑或后来只做一个普通演员,他的独创之路从未止步。随着环境变化、剧情需要和年龄增长,他由正场小生退演各色配角。可是,在他的眼里,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只有大格调,没有大场景。不论他饰演正派反派,不论他出演老生小生,也不论他的曲调是长是短,他的唱段,都能成为经典。他曾对我讲述过,唱句中的重音,唱腔中气息的运用等等,他甚至用筷子轻敲茶杯,曼声吟哦:“不像不是戏,太像不是艺,悟通情与理,是艺也是戏。”……他深入堂奥,艺术灵思似潮似涌。
晚年的父亲因患声带癌失声,失去了他钟爱的舞台,但他通过书写字数不等的纸条指导青年演员,鼓励他们广取博采,大胆创新。有的学生学唱解派一旦有所突破,他就会竖起大拇指,露出欣慰的笑容。
可惜父亲最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我在想,父亲的生命与艺术,以独创为主轴,一直求新变异。他创造了艺术的永恒,也就获得了永生。
(2015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①解洪元,江苏镇江人,1 915年生于上海。14岁在苏州拜京剧演员杨奎官为师,后到上海师从侯国廷学唱申曲,曾深受申曲名角夏福麟熏陶。1937年回沪,相继受聘于文滨剧团、上海沪剧社。1944年先后组建“洪元”、“中艺”、“上艺”等剧团,自编自演了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新剧目,产生一定影响。1950年他与丁是娥组建“新上艺”,首先进行改制,成为民营公助的沪剧团体。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1953年加入民盟,曾任上海市沪剧改进协会主任委员和上海市影剧工会沪剧分会主席、人民沪剧团副团长。(百度百科)
②解洪元依据自身嗓音条件,创造了富有可塑性的宽洪醇厚的“解派”唱腔;再加以说白抑扬顿挫,动作节奏鲜明,从而形成了豪放壮美的表演风格。他所设计的人物主要唱段独具风格,如《董小宛》中的“金殿赞美”、《巧遇记》中的“教育张启”等均脍炙人口。他的戏路极宽,不论老少、正反角色演来得心应手,个个栩栩如生。上海电视台曾为他拍摄了《艺术生命“长春”》的资料片。(百度百科)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解洪元回到上海后,深感投身他人门下很难出人头地,于是先后创建了“洪元”、“中艺”、“上艺”、“新上艺”等沪剧团体,从而取得更多的话语权。 |
B.俗话说“采得百花,酿得佳蜜”,杜甫也说“转益多师是吾师”,解洪元的成功之路恰好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表现的主旨。 |
C.本文以儿子回忆父亲的形式,着重介绍了“沪剧皇帝”解洪元的求艺之路以及他在戏曲表演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卓越成就,夹叙夹议,中和得体。 |
D.解洪元晚年不仅自己钟爱舞台艺术,他还关心沪剧事业的发展,在演出之余悉心指导青年演员,给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博采众长、大胆创新。 |
【小题2】解洪元的嬗变指的是什么?他的嬗变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小题3】解洪元获得“沪剧皇帝”之誉,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小题4】作者认为解洪元“创造了艺术的永恒,也就获得了永生”,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4.材料作文- (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家王安忆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致辞:“我希望你们不要过于追求效率,效率总是以目的论的,事实上,我们都是处在过程中,这就是生活的本质。”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5.语言表达- (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关于业余阅读时间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在后面的横线上填空。
(1)上面三类人员阅读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__;
(2)其中两类人阅读最大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 ________的阅读取向。
书籍 职业 | 心理类 | 文学类 | 饮食类 | 教学类 | 医疗保健类 | 其他 |
公务员 | 1% | 28% | 11% | 0% | 21% | 39% |
医生 | 11% | 21% | 4% | 0% | 49% | 5% |
教师 | 10% | 23% | 8% | 47% | 5% | 7% |
(1)上面三类人员阅读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__;
(2)其中两类人阅读最大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 ________的阅读取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