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6-2017学年高二选修《鲁迅作品选读》感受鲁迅(一)——父亲与儿子《我家的海婴》同步练习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058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如潮水,起起落落,若处高处,不必浊浪排空,目空一切,睥睨众生;若处峰谷,也不必显得分外落寞,一蹶不振,妄自菲薄。
B.父亲遭遇车祸,重病卧床,五岁男童带父行乞,稚能的肩膀扛起抚养父亲的重担,让人感动且又让人心酸。
C.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处理私挖滥采、治理矿难等问题上的态度是坚决的,措施是严厉的,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
D.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我们不必为曾经犯过的错误而在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2.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或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觉新在父亲死后肩负起大家庭的担子,但这个日子过得不是很顺利,起初对于大家庭中的“明箭”、“暗箭”,他奋斗过,但结果无望后他转变战略,转而去讨那些长辈的欢心,只为了过几天安静的生活。儿子的出生给他带来了安慰,他觉得自己“牺牲并不是完全白费的”。
B.贾元春死后,贾府种种行为触怒了皇上,贾府被奉旨查抄。在贾琏房中,抄出两箱房契、地契和高利贷借票,贾政、贾赦、贾珍、贾琏被押走,贾母、凤姐惊吓病倒。后来贾琏放回,贾政、贾赦和贾珍被革去世袭官职,发配边疆。
C.琴是新女性的典型。她能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上了女子师范学校,还想与觉民等一起去外语专科学校上学。还想向同学倩如学习把头发剪掉,并写了剪发的好处在刊物上发表。在剪发遭到母亲反对后,意识到封建势力的强大,决心走新的路,与觉民一起争取婚姻的自由。
D.查理发财以后为了追求侯爵小姐,拒绝为父亲还债,宁可让父亲的名誉受毁,并且写信给欧也妮,要和她分手。在这种情况下,欧也妮一方面伤透了心,一方面拿出了150万法郎交给蓬风先生,委托他还清了叔叔生前欠下的债务,以便让查理能恢复名誉。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王孙在病重将要临终时,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想死后裸身入葬,以还我真身,你一定不要违背我的心意。
B.杨王孙的儿子认为父亲的想法难以理解,如果按父亲的意思办,自己不好做人。于是就去找杨王孙的朋友祁侯请教。
C.祁侯希望王孙仔细考虑圣人留下来的规矩——死者是要装内外棺材,穿衣服,盖被子的。
D.杨王孙裸葬是想以此来改变世俗之人越礼厚葬、互相攀比抬高、向别人炫耀、浪费钱财的世风。
4.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酶,它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除去该酶中的全部蛋白质,并提高Mg2+的浓度,剩余的RNA仍然具有与该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5.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酶,它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除去该酶中的全部蛋白质,并提高Mg2+的浓度,剩余的RNA仍然具有与该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6.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酶,它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除去该酶中的全部蛋白质,并提高Mg2+的浓度,剩余的RNA仍然具有与该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2.诗歌鉴赏(共2题)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寒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①郑思肖,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隐居吴下,终身不仕,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后。
【小题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寒菊”形象?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8.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 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3.名著阅读(共1题)

9.
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夕夜,高家在祭祖、叩拜长辈。觉民、觉慧溜了出来,来到了姑妈家。在这里,他们意外地看到了梅表姐。( 巴金《家》)
B.愚人节的第二天,格雷沃广场上搭起了临时刑台。昨天还是愚人王的加西莫多,今天却被判跪在绞台的轮盘上任人鞭笞。(雨果《巴黎圣母院》)
C.二女儿戴尔芬娜只惦记着参加舞会,对于父亲的病连一句问候之词都没有。 (巴尔扎克《高老头》)
D.阿格妮丝和大卫一订婚,大卫立即给多拉写了一封长信告诉她,在自己心里, 多拉仿佛就是自己家庭中自然的成员。(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4.语言表达(共3题)

10.
仿写。
示例:思乡诗是舟中枕上的一钩冷月,清冷而哀怨,鸿雁、残星、客船、孤灯,愁绪满怀。
边塞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别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___________: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_____________。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_____________。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12.
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发展,某些汉字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比如说“门”,本是指建筑物等的出入口,但时兴的“艳照门”“日记门”“贿赂门”等中的“门”和本义相比已有天壤之别;又如“雷”,本是指闪电时发出的响声,但新兴的“雷人消息”“表现雷人”等中的“雷”和本义相比已是新颜换旧貌;再如“晒”,本是指在太阳光下曝干东西或取暖,但时下有种全新的网民叫“晒客”,其中的“晒”和“阳光”已豪无关系。那么这里的“门”“雷”“晒”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请一一解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2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