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贵州省贵阳一中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031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4/21

1.综合题(共5题)

1.
根据明末清初(广舆图)判断,当时洞庭湖面积达6000km2;2006年10月武汉气候中心遥感观测发现,洞庭湖仅存878.30km2,近年来,洞庭湖腹地多次出现特大干旱,以滩涂为主要栖息地的候鸟数量递减明显,湖区内水系联结通道被切断。图示意19世纪初和20世纪初洞庭湖水系。

(1)简析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
(2)简述洞庭湖萎缩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非地区(图6)人口近3亿,但是贫穷国家集中,经济水平落后。塞内加尔河发源于非洲西部高原,注入大西洋。流域内降水夏季多、冬季少,南部多、北部少。迪亚马水坝建成前,每逢下游低水位时,咸水就会向上游方向倒灌。

(1)简析塞内加尔河流域降水“夏多冬少,南多北少”的原因。
(2)分析迪亚马水坝给沿河地区带来的直接好处。
(3)简析在图示区域投资矿产开发项目的优势区位。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吉尔吉斯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境内河湖广布。该国的伊塞克湖是世界上著名的高山深水湖泊,湖水终年不冻,有“热湖”之称,湖泊东岸积雪时间长。


(1)简述吉尔吉斯斯坦的地理位置。
(2)简述吉尔吉斯斯坦的地形地势特征。
(3)简析伊塞克湖东岸积雪量大的自然原因。
4.
吐鲁番盆地气候炎热干旱,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自古有“火洲”之称。吐鲁番是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交汇点,有四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及周边地区地形。

(1)简述吐鲁番盆地夏季炎热的自然原因。
(2)简述吐鲁番夏季旅游需注意的安全防范事项。
5.
2015年12月中下旬,贵州省威宁县已经出现过三次凝冻,大方县也出现过一次。冬季,贵州的近地面气温如果在1~4℃,就可能降雪,而低于0℃的话,冻雨降落过程中,接触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上,会立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就是所谓的“凝冻”。

简析贵州冬季多冻雨的自然原因。

2.单选题(共4题)

6.
图示意世界某区域。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运河直接沟通的海洋是
A.北海和波罗的海B.泰国湾和安达曼海
C.红海和地中海D.太平洋和加勒比海
【小题2】6月初,甲城和乙城
A.日出的地方时相同
B.昼长和夜长均相同
C.正午太阳方位相同
D.日出的方位角相同
7.
图示意某地区的水系和分水岭变迁过程。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导致图中分水岭发生变迁的外力作用最有可能是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
【小题2】第III阶段后流量显著增加和减小的河段分别是
A.甲河段丁河段B.乙河段甲河段
C.丙河段乙河段D.丁河段丙河段
8.
图示意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表示的国家分别是
A.中国、英国、美国
B.英国、美国、中国
C.美国、中国、英国
D.美国、英国、中国
【小题2】与2000年相比,预测2030年三国城市化可能会导致
A.中国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
B.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持续下降
C.英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幅下降
D.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9.
红树林分布区最低年均气温大于20℃,表层水温高于16℃,主干一般不会无限生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很多支柱扎入土壤。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A.热带内陆山间湿地
B.热带滨海淤泥滩涂
C.温带沿海高原湖泊
D.温带大陆河流沿岸
【小题2】关于红树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烟滞尘,美化环境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促淤保滩,固岸护堤
D.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