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泰兴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期第五次测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026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7/11

1.综合题(共5题)

1.
【环境保护】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库区周边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特别是丹江口水库环库区丘陵垄岗区,地形破碎,岗岭起伏,十分复杂,土层较薄。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53.4%。农业生产采用传统的粗放耕作方式,结构单一。下表为丹江口水库水源地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表。
土地利用类型
林地
草地
耕地
裸地
城镇
水域
面积比例(%)
79.53
2.52
13.53
3.14
0.44
1.00
(1)试分析丹江口库区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2)为了保证优质的水源供应北方地区,水源地在今后的农业开发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分析可能对丹江口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的土地利用类型,并指出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对下游的汉江河段水质带来的不利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列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 交通通道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一带”将重点推进中国西部与沿边国家地区在公路、铁路等交通网上的对接与合作;“一路”主要构建航道运输与东南亚、南亚等丝路沿岸国家的港口群建设。
(1)陆上丝绸之路自欧洲到中国新疆地区的自然带依次为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该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
(2)“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A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端B地区乳畜业发达,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   
(3)“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将提升沿海港口的经济价值,其价值取决于自然条件、      等因素。
(4)图中C地(北纬28.2度,东经84.7度)2015年4月25日发生8.1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简述减轻地震损失的主要措施。   
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材料二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见下图)。

(1)结合材料一,描述杭州人口的变化趋势。    
(2)杭州市政府决定撤销“杭州市控制城市人口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从环境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3)舟山群岛的优势自然资源包括  ;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其面积有  趋势。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4.
读京津冀地区示意图(下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燕郊为“北漂”的城市梦敞开了大门,每天有近30万“北漂”往返于北京与“睡城”(“睡城”指一个只提供居住的地方。)燕郊之间。
材料二:河北是近代工业发展较早的省份,其钢铁、电力、石油加工、化学原料等重工业规模庞大。
(1)评述“北漂”一族对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试析燕郊成为“睡城”的主要原因。   
(3)京津冀城市群现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主力战车之一,如今却身缠多种痼疾,请列举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结合图文材料,评价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5.
下图为泰州某地针对易积水区而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取河中之泥垒高成垛,巧割河流为鱼塘。据此回答。

(1)该农业生产模式(   )
A.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率
B.降低区域整体海拔高度
C.有效减轻农民劳作负担
D.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2)试析该地这一农业生产模式的区位条件。   
(3)归纳这种农业模式的优点。   
(4)请你为该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2.单选题(共3题)

6.
2014年暑假某同学在柴达木盆地拍摄的“阳光、盐湖、雅丹地貌”(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环境要素间的关联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特征B.整体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D.地带性特征
【小题2】关于图中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植被稀少----海拔较高,气温低
B.雅丹地貌----风力侵蚀作用
C.光照强烈----白天时间长
D.盐湖----古代海洋的遗迹
7.
读下列山地垂直带谱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山较②、③两山垂直带谱复杂的原因
A.距海较近,降水较多
B.纬度较低、相对高度较大
C.坡度较陡,垂直温差明显
D.人类影响较小,生物多样性明显
【小题2】三山所在地区
A.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B.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
C.景观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夏季易受台风、沙尘暴等灾害影响
8.
读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涝渍灾害分布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C.山地迎风坡多,背风坡少
D.河流上游地区多,下游地区少
【小题2】关于图中四地涝渍灾害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A.甲地春季发生的涝渍灾害与气温回升有关
B.乙地涝渍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
C.丙地因降水多涝渍灾害范围大于丁地
D.丁地因经济发达涝渍灾害的损失大于乙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