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评(期中)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992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9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六朝时青溪宽达四五十米,肩负着水上交通和军事防御的重任,在那三四百年间,每逢战乱,青溪栅下就杀声震天,折戟沉沙。
②“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两名航天员安全返回,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令人对中国科技的一日千里感叹不已。
③活跃于北京各大医院的“号贩子”倒卖专家号的行为被媒体曝光后,挂号的患者和家属都对“号贩子”敬而远之,医院就诊秩序明显好转。
④在机动性方面,高机动作战飞机的滚转速率约是每秒720,而燕子每秒可超过5000,且急停、避障、倒飞等特技动作更让人造飞行器望尘莫及。
⑤历史上的剑川虽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偏安一隅,却并不封闭,茶马古道将剑川与巴蜀、中原乃至南亚、中亚联系起来。
⑥尽管实体书店面临网络书店的巨大挑战,但前者的阅读体验是后者无法替代的,如果能把营造体验做到极致,实体书店或将有浴火重生的机会。
A.①②⑥B.②④⑥C.①③⑤D.③④⑤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战狼2》虽然采取的是美国队长式的英雄主义叙事,但呈现的并不是一个虚拟的故事,而是中国近年来海外撤侨的真实事件。
B.日本大正时代的童谣女诗人金子美玲和她的童谣被主流文学史遗忘了52年,直到1982年研究者矢崎节夫的不懈努力才得以重见天日。
C.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多元价值观交织,科技创新有时会出现科学理性偏离人文理性。
D.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休闲旅游业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归王官次年作
【唐】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注】①鹤疏:即鹤书,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②逃名,《后汉书·逸民列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时人谓之逃名。③长者车,指达官贵人之车。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点明诗人因故居遭受战乱被毁而无奈回家的残酷现实,照应诗题。
B.颔联中的“忘机”暗示了诗人归家前在政治斗争中如鱼得水的状态。
C.颈联描写了“庐”中清新明媚的美景,既令人爽心悦目,又意蕴深厚。
D.尾联中,诗人引用典故表明了自己决心深隐故居,悠然自得地度过一生的态度。
E. 本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自然地流露出一种含蓄蕴藉的诗情。
【小题2】“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雷文,完成下列小题。

九月,丙子,日有食之。上自初践祚,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眩鬻者以千数,上简拔其俊异者宠用之。庄助最先进,后又得吴人朱买臣、蜀人司马相如、平原东方朔等,并在左右。

是岁,上始为微行,与左右能骑射者期诸殿门。常以夜出,自称平阳。旦明,入南山下,射鹿、豕、狐、兔,驰骛禾稼之地,民皆号呼骂詈。鄂、杜令欲执之,示以乘舆物,乃得免。又尝夜至柏谷,投逆旅宿,就逆旅主人求浆,主人翁曰:“无浆,止有溺耳!”且疑上为奸盗,聚少年欲攻之。主人妪睹上状貌而异之,止其翁曰:“客非常人也,且又有备,不可图也。”翁不听,妪饮翁以酒,醉而缚之。少年皆散走,妪乃杀鸡为食以谢客。上归,召妪,赐金千斤。后乃私置更衣,从宣曲以南十二所,夜投宿长杨、五柞等诸宫。

上又好自击熊、豕,驰逐野兽。司马相如上疏谏曰:“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责、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逄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宜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涂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上善,纳之。

(摘编自《资治通鉴》)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逄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
B.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逄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
C.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逄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
D.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逄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晦,农历每月末日。农历初一称“朔”,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
B.践祚,又称践极、践位,指皇帝登临皇位。践,踩踏;祚,福气,也指帝位。   .
C.侯,侯爵。周代封爵有公、侯、伯、子、男,是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D.更衣,文中是对如厕的讳言,也可称出恭。古人重礼,表达多用讳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帝惜才爱才。即位之初,就非常重视人才的甄选。先后提拔了庄助、朱买臣、司马相如、东方朔等人,让他们成为左右亲信。
B.武帝喜好畋猎。常常在夜晚出宫打猎,黎明又射杀鹿、野猪、狐狸、野兔等动物,破坏了庄稼,影响农业生产,百姓敢怒不敢言。
C.武帝懂得感恩。一次他与随从夜行投宿,店主妻子见其不凡,杀鸡做饭招待他们。武帝回宫后,赏赐妇人千金。
D.武帝从善如流。司马相如上疏劝谏,提醒武帝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患于未然。武帝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接受了他的建议。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眩鬻者以千数,上简拔其俊异者宠用之。
(2)是岁,上始为微行,与左右能骑射者期诸殿门。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963年过年

刘国芳

男人挑了一担灯芯,要出门。一个女孩儿,蹦蹦跳跳跑了过来,女孩儿说:“爸爸要去哪儿呀?”

男人说:“卖灯芯。”

女孩儿说:“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

男人说:“过年回来。”

男人说着,出门了。女孩儿跟了几步,女孩儿说:“爸爸,给我买新衣裳过年。”

男人应一声,走了。

男人很快出了村,往荣山方向去。男人要经过荣山,去一个叫抚州的地方。从荣山到抚州,有六七十里。男人肩上挑着满满的一担灯芯,但灯芯没重量,一担灯芯只十几斤,男人不把这担灯芯当回事,他一天就能走到抚州。

果然,这天傍晚,男人到抚州了。一到街上,男人喊起来:“卖灯芯,点灯的灯芯。”

有人应声说:“几多钱一指?”

男人说:“三分。”

应声的人讨价还价:“两分卖不卖?”

男人说:“拿去。”

就有人走到男人跟前来,犹犹豫豫掏两分钱给男人。男人拿一指灯芯给人家,很少的一指,只有小指头那么粗。又有人过来,要买一角钱,男人也拿了一指给人家,这一指大些,大拇指那么粗。再没人过来了,男人又挑起灯芯喊道:“卖灯芯,点灯的灯芯。”

此后,抚州大街小巷都听得到男人的声音。

在抚州卖了几天,男人就离开抚州了。男人一路前去,去流坊,去浒湾,再去金溪……最后返回荣山回家。这样来来回回,要在外面呆一个多月。但不管走多远,男人都会在过年前赶回来。

这天,男人到浒湾了。

天晚了,街两边的房屋透出灯光,很暗的光,星星点点。这样星星点点的光,无法照亮巷子。一条巷子,黑漆漆的。男人挑着灯芯,高一脚低一脚走在巷子里,仍喊道:“卖灯芯,点灯的灯芯。”

一户人家,没点灯,屋里黑漆漆的。黑漆漆的屋里走出一个人来,这人说:“你来得及时,我屋里的灯芯刚好用完了。”

说着,拿出两分钱,买一指灯芯回去。

俄顷,那屋里有光了。

一个人站在一家小店铺前,男人见了,就说:“你店里有棒棒糖么,我用灯芯换你棒棒糖。”

那人点点头,同意了。

在男人换糖时,男人家里的女孩儿在想爸爸了,女孩儿问着大人说:“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呀?”

大人说:“还早哩,过年才回来。”

确实还早,男人那时候还在金溪。随后,男人去了南城南丰,再去了建宁和泰宁,还去了福建邵武、光泽。这一路花费其实很大,男人白天要吃,晚上还得住旅社。这一切开销,全在一担灯芯里。为此,男人一路很节约。有时,他一天只吃两个包子。但该买的,男人还得买。男人有一天就在邵武买了好几块布,好看的花布,是给家里女人买的。男人还买了一件红灯芯绒衣服,买给女孩儿的。男人还买了一根扎头的红绸子,也是给女孩儿买的。这东西可买可不买,男人犹豫了很久,拿出二分钱,买下了,然后放在贴身口袋里。

男人回来时,灯芯全部卖掉了。但男人肩上的担子,没轻下来,反而重了。男人担子里放着布,放着衣裳,还放着麻糖、花生糖和拜年的灯芯糕。女孩儿早就等在家门口,老远看见男人回来了,女孩儿蹦蹦跳跳跑过去,女孩儿说:“爸爸,给我买了新衣裳吗?”

男人说:“买了。”

女孩儿就跳起来。

不一会儿,女孩儿就让妈妈帮她穿好了红灯芯绒的衣裳。男人买的红绸子,也扎在女孩儿头上。随后,女孩儿含着棒棒糖出去了。在外面,女孩儿看见几个孩子了,女孩儿于是把口里的棒棒糖拿出来,然后跟几个孩子说:“我爸爸回来了,给我买了新衣裳,还买了扎头的红绸子和棒棒糖。”

女孩儿说着时,有爆竹噼噼啪啪响起来。

过年了。

(注)1963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拐点,三年困难时期刚结束,经济、民生待兴。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女孩嘱咐爸爸“给我买新衣裳过年”,以孩子对过年的憧憬形成叙事的动力,使得叙事有种温暖格调。
B.男人卖灯芯以“指”为单位和以物易物的情节,意在表现当时经济发展之艰难以及民众思想观念还较落后。
C.“在男人换糖时,男人家里的女孩儿在想爸爸了”,这句话将男人对家的惦念和家人对男人的惦念这两条线索融合在一起,使情节更加集中。
D.男人回来时,“肩上的担子,没轻下来,反而重了”,说明担子里年货满满,也隐含着男人的责任感。
【小题2】文章以“过年”收尾,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小题3】作者刘国芳曾经说,“小小说应该具备诗、情、画、意”,请从其中任选两点,结合文本具体探究。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征信,顾名思义,就是征集信用。即授信机构(金融机构、商家)自身或委托第三方征信机构对客户的信用调查验证,形成信用报告,应用于信用决策。征信的出发点是为了规避交易风险。
“对于老百姓来讲,征信主要意味着个人征信,去银行申请信用卡、办理车贷或房贷、求职、投保都与个人征信有直接关系。”专家这样表示。现在中国的经济形态,信用已经占了主导地位,现金交易比例越来越低。征信是信用体系的基础。
“用滴滴打车预订出租车,如果连续取消很多订单或出现违约记录,未来可能被计入个人征信记录中。”蚂蚁金服信用业务相关负责人说。对于腾讯公司而言,如果用户在朋友圈卖假货、利用微信诈骗等,这些信息未来也可能被计入个人征信记录中。
伴随着全球进入互联网时代,毫无疑问,互联网征信离我们越来越近。现代生活日益互联网化,单纯的信用卡使用情况、电信缴费情况,已不足以反映一个人的信用程度。尤其是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各种应用场景的产生都可能和个人的信用挂上钩,也可能因此催生更多的应用场景。
互联网时代,信用即财富。征信行业是很传统的行业,有几百年历史。最初就是委托调查的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互联网跟征信结合,产生了互联网征信。对大数据的分析和信息自动化的采集,是互联网征信企业的最大特点。
在2015中国信用小康指数的调查显,有高达84.9%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征信能真实体现一个人的信用水平。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变得更加迫切。
不过,依靠信用评分进行评价真的比依靠客户表现来进行评价可靠吗?拥有更好的信用报告就意味着他是更好的员工吗?这依然有待考证。
由于传统信用评估模型覆盖人群窄、信息维度单一、时间上滞后,所以,在大数据时代,无疑需要探索信用评估的新思路。一家征信公司,应该有覆盖面很广的数据源只是基础。对于网络数据常缺乏更深入的分析,这才是大数据征信目前最大的缺陷。另外大部分互联网征信企业既是数据的生产方,又是数据的应用方,是否能保持中立,有待考证。同时互联网征信业务的雷区是敏感的个人信息,而对个人信息的法律界定仍然有许多模糊的地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信用报告由授信机构全权对客户信用调查验证后形成,应用于信用决策。
B.当今中国,现金交易比例越来越低,信用将占领主导地位是大势所趋。
C.随着全球进入互联网时代,征信行业应运而生,进而深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D.一些和日常生活相关的个人违约记录,未来可能被计入个人征信记录。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提出征信定义及其在信用体系的基础作用,为后文提供了论证前提。
B.文章通过列举日常生活的诸多实例,论证了互联网征信时代的特征。
C.文章对比新旧信用评估模型,得出传统模型存在覆盖人群窄等不足的结论。
D.文章通过对信用评分和报告的反思,来指出信用体系仍有改进空间。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来移动支付的发展,可能会催生出更多应用场景,征信也可能出现新的特征。
B.征信体系的日渐发达,对驱动人们诚信为人做事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C.大部分互联网征信企业兼有数据生产方和应用方的双重身份,因此难以保持中立。
D.多数人对互联网征信有一定信任度,但触及私人信息的征信依然会受到质疑。

5.材料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前不久,我忽然迷上种花。有一次,打电话问一个行家,她在电话里说:“哦,矮牵牛啊!记得要摘心哪,愈摘,花发得愈好。”想起小时候在屏东,院子里有木瓜,木瓜正发得兴头,冷不防我们小孩就把它的头摘掉了,再发,再摘;摘两下,木瓜就变聪明了,它知道还是赶快向旁发展为妙。鲜艳的矮牵牛花也是如此,我们把直往上冲的花心摘了,结果反而促使它从旁边发出四五枝分干来。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