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A.《史记》就是这样运用“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原则,对我国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深得史家赞赏。 |
B.据初步统计,目前社会上已有近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人已逐渐将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
C.任何一扇关闭的心门,只要你用上真诚这把钥匙,它都会向你轻轻地启开。 |
D.对于在如何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问题上,该校的老师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 |
2.诗歌鉴赏- (共1题)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磨盾鼻:在质弄上磨蚕。质鼻,质中央的纽.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1)请结合词句内容分析,上阕中作者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2)本词末尾“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句运用了何种抒情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抒发的情感。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向拱字星民,怀州河内人。少倜傥负气。弱冠,闻汉祖在晋阳招致天下士,将往依之。中途遇盗,见拱状貌雄伟,意为富家子,随之,将劫其财。拱觉行至石会关杀所乘驴市酒会里中豪杰告其故咸出丁壮护拱至太原。以策干汉祖,汉祖不纳,客于周祖门下。
周祖即位,授宫苑使。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贼平,命为陕州巡检。
显德二年,世宗亲征淮南,以拱权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时扬州初平,南唐令境上出师,谋收复。时周师久驻淮阳,都将赵晁、白廷遇等骄恣横暴,不相禀从,惟务贪滥,至有劫人妻女者。及拱至,戮其不奉法者数辈,军中肃然。
时周师围寿春经年未下,江、淮草寇充斥,吴援兵栅于紫金山,与城中烽火相应。而舒、蕲、和、泰复为吴人所据。拱上言欲且徙扬州之师并力攻寿春,俟其城下,然后改图进取。世宗从之。拱乃封库,付扬州主者;复遣本府牙将分部按巡城中。秋毫不犯,军民感悦。及师行,吴人有负糗粮以送者。
宋初,太祖征李筠,拱迎谒至汜水,言于上曰:“筠逆节久著,兵力日盛,陛下宜急济大河,逾太行,乘其未集而诛之,缓则势张,难为力矣。”帝从其言,卷甲倍道趋之。筠果率兵南向,闻车驾至,惶骇走泽州城守,遂见擒。
拱尹河南十余年,专治园林第舍,好声妓,纵酒为乐,府政废弛,群盗昼劫。太祖闻之怒,移镇安州,命左武卫上将军焦继勋代之。雍熙三年,卒,年七十五。赠中书令。
(选自《宋史·向拱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拱觉/行至石会关/杀所乘驴市酒会里中豪杰/告其故/咸出丁壮护拱至太原 |
B.拱觉/行至石会关/杀所乘驴市酒/会里中豪杰告其故/咸出丁壮护拱至太原 |
C.拱觉行/至石会关/杀所乘驴市酒/会里中豪杰告其故/咸出丁壮护拱至太原 |
D.拱觉行/至石会关/杀所乘驴市酒会里中豪杰/告其故咸出/丁壮护拱至太原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
B.太祖,指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如刘邦是汉太祖(世称汉高祖)。 |
C.显德,年号,指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用来表示年份)。 |
D.权,古代官职用词,指兼任两种或两种以上官职。 |
A.向拱年轻时有才智,但求功名未果。向拱听说汉祖招揽人才前去依附他,半路上遇见强盗,强盗想打劫他,他卖驴买酒款待石会关豪杰得到了保护。因汉祖没有采纳他建议,他求取功名的目标没有实现。 |
B.向拱富有军事才能,多次击退敌军。周祖在位期间,向拱带兵先后击败并人的侵军,征讨慕容彦超获得胜利,后来世宗亲征淮南时,向拱留在东京作为后盾。 |
C.向拱治军严厉有方,部属爱护军民。向拱到达军纪混乱、都将违法乱纪的淮阳后,杀掉赵晁、白廷遇等几个不守法纪的人致使军中严肃谨慎。后来他派遣部属巡查扬州时秋毫无犯,军民感动。 |
D.向拱晚年疏于政务,触怒了太祖。向拱在担任河南尹的十余年里,不事政务,专心园林住宅建造和声色酒乐,致使府政废弛,盗贼白天抢劫,最终被太祖调离河南。 |
(1)秋毫不犯,军民感悦。及师行,吴人有负糗粮以送者。
(2)筠果率兵南向,闻车驾至,惶骇走泽州城守,遂见擒。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南极科考队,这样过春节
荣启涵
农历丁酉鸡年来临之时,200多名中国第三十三次南极科考队员,分布在中山站、长城站、内陆冰盖和“雪龙”号上。
没有7天长假,没有亲人团聚。冰天雪地中,在南半球最高纬度的他们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春节。
“雪龙”号上:漂泊中的年味
年味常常是从喜庆的中国红开始。
当地时间1月27日一早(北京时间1月28日凌晨),南极阿蒙森海域刮起了7到8级大风、伴有三四米高的涌浪,阴沉飘雪的天气格外寒冷。“雪龙”号科考船仍继续向西环南极航行,赶往下一个考察区域——罗斯海。
“目前船上92名科考队员和船员正搭乘雪龙船行驶在距离祖国一万七千公里的地方,从地理上讲,我们是最远离祖国的一支考察队。”领队孙波说。
舱外风雪交加,船舱内欢庆迎春。春节到了,科考队员们一大早就开始忙活着贴对联、粘福字、挂灯笼,用“中国元素”装点着生活了80多天的“雪龙”号。
剪纸窗花映衬着舷窗外的波涛,别有一番漂泊的味道。
从1994年“雪龙”号首航南极算起,这是水手长唐飞翔第十八次在南极过年。身材不高、微微发福的他总是笑呵呵的。“今年船上年轻人多、有活力,在船上过年也很开心,”唐飞翔说。每逢在外过年他都会给家里打电话报个平安。与平时一样,除夕当天他例行到甲板和货仓检查,保证风浪里移动物件都绑扎牢固。
虽然条件有限,但为了让科考队员吃上年夜饭,大厨们使出看家本事。红烧肉、糖醋排骨、炸鱼……令很多初次在外过年的年轻队员感动不已。
高纬度航行信号不畅,船上没有电视也没有网络。不过“老南极人”都知道,除夕晚上不会冷清,过年最值得期待的“雪龙春晚”7点半如期上演。
此时在7层驾驶台上,担任二副的上海海事大学老师罗捷正持望远镜观察冰情。她是首次来南极,也是第一次在船上过年,恰好要在除夕20点至24点值班。
极昼的南极,新年的太阳在夜里11点多就升起。罗捷说,除夕在驾驶台体会了不一样的辞旧迎新,“希望在接下来的航程中收获更多不一样的风景。”
内陆冰盖:过个“奢侈”年
内陆冰盖上的除夕夜,“奢侈”绝无仅有。
这一天,昆仑站的小伙子们可以睡个懒觉,用热水洗脸或擦身、刮胡子,说不定还能理发。这些简单的事是他们“奢侈”的期待。
南极内陆极寒低氧,被称为“生命禁区”。从2016年12月15日出发算起,第三十三次南极科考队昆仑站队25名队员已在冰盖上跋涉43天。这期间,他们克服暴风雪、白化天、冰裂隙,抵达昆仑站所在的南极冰盖最高区域冰穹A后,完成全部科考任务,目前正在返回中山站途中。
昆仑站队队长魏福海在铱星电话里说:“赶在除夕前到达3000米以下,弟兄们累坏了,让他们好好过个‘奢侈’年。”
我们或许认为冰盖上最不缺的就是水,因为融雪可作为水源。但其实,室外零下40摄氏度低温下,颗粒状的雪即便取回屋也很难融化。住舱里有个半米多高的不锈钢融化壶,把取回的雪放进去后,直接通电加热无济于事,必须先倒入一杯“水引子”,通电让水先热起来再慢慢化雪。想要化开这一桶冰雪需要四五个小时。
平时争分夺秒赶路或是考察,无法保证及时取雪、融水,只有厨师负责融化足够餐食的水量。除夕这天扎营休整,大家轮流融化雪水,终于可以烧些热水洗洗擦擦。
而内陆冰盖上的年夜饭,是一顿丰盛的航空餐。
受限于内陆条件,出发前他们要将未来60天的餐食原料准备好,压缩、耐放的航空餐成了最好选择。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冰盖如同天然大冰箱,但难的是把餐食从“深冻”状态下解冻再加热复原。通常要先将原料放到锅里蒸,慢慢解冻后再翻炒烹饪。餐食色泽、口感不能奢望,保证味道已属难得。
舱外,地吹雪伴着狂风;舱内,25人围坐在6米见方的空间里。忙碌一天的厨师端上热气腾腾的年夜饭,队长会允许拿出为数不多的酒水和饮料。把酒吟诗,一瞬间热泪两行。
除夕夜,风一更雪一更,直到天明。
次日,一切恢复如初:“雪龙”号全速驶向罗斯海考察作业站点;昆仑站队拔营赶路跋涉于冰盖;中山站照常开展科研;长城站考察队员按计划翻越山岭取样……忙碌依然是科考的常态。尽管忙碌,一切却已是崭新的开始。
《 选自人民日报 》 2017年2月3日,有删改)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新闻的标题“南极科考队,这样过春节”,交代了人物、事件,尤其“这样”一词,设置悬念,能调动读者的阅读欲望。 |
B.新闻的导语部分用词凝练,笔法简约,未运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句,但已把最重要的信息最饱满的情感传递出来了。 |
C.新闻的主体两部分展开:“雪龙”号上,漂泊中弥漫着年味;内陆冰盖上,过个能用热水洗脸擦身的“奢侈”年。 |
D.新闻的结语部分,简述了“雪龙”号、昆仑站、中山站和长城站的日常工作,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可靠工作的艳慕之情。 |
A.“年味常常是从喜庆的中国红开始”这句话是为了照应小标题中“漂泊中的年味”,也是为了暗示南极科考队过了一个特别的春节。 |
B.“剪纸窗花映衬着舷窗外的波涛,别有一番漂泊的味道”一句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用“中国元素”展现年味,又自然引出水手长对年的体会。 |
C.为了更真实地展现考察队的生活状态,行文中引用了领队孙波、水手长唐飞翔、二副罗捷等人的话,充实了新闻内容,增强了文本的文学性。 |
D.“把酒吟诗,一瞬间热泪两行”,酒是情感宣泄的媒介,诗是科考队员情感的流淌,“两行热泪”表达了队员们对科考事业的热爱之情。 |
【小题3】南极科考队员过了一个特别的春节,“特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5.命题作文- (共1题)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有可能体现其性格修养、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以“瞧,这个人”为题;(3)文体特征鲜明。
6.其他-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命题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