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
弥勒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盘江北岸。境内东西多山,中部低凹,为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类型。1958年,该县引入黑葡萄等优良品种,90年代,经过权威鉴定,证实了黑葡萄是法国最古老的酿酒名种之一玫瑰蜜, 21世纪初,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3520公顷。
从2004年始,弥勒市每年举办“中国--红河民族文化旅游暨弥勒葡萄节”。该市目前共有7家葡萄酒加工厂,加工能力强大。但近年来弥勒葡萄产业发展势头受挫,龙头企业牵引力偏弱,品牌影响力不高,地方政府拉动力不足,社会对云南红酒品质议论纷纷等,引起社会各方关注。

(1)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弥勒市干热河谷气候形成的原因。
(2)根据弥勒葡萄种植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推测弥勒葡萄的生长习性。
(3)分析众多葡萄酒加工厂集聚弥勒市的原因。
(4)弥勒市计划将葡萄产业作为该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发展,为此请提出你对弥勒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
弥勒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盘江北岸。境内东西多山,中部低凹,为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类型。1958年,该县引入黑葡萄等优良品种,90年代,经过权威鉴定,证实了黑葡萄是法国最古老的酿酒名种之一玫瑰蜜, 21世纪初,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3520公顷。
从2004年始,弥勒市每年举办“中国--红河民族文化旅游暨弥勒葡萄节”。该市目前共有7家葡萄酒加工厂,加工能力强大。但近年来弥勒葡萄产业发展势头受挫,龙头企业牵引力偏弱,品牌影响力不高,地方政府拉动力不足,社会对云南红酒品质议论纷纷等,引起社会各方关注。

(1)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弥勒市干热河谷气候形成的原因。
(2)根据弥勒葡萄种植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推测弥勒葡萄的生长习性。
(3)分析众多葡萄酒加工厂集聚弥勒市的原因。
(4)弥勒市计划将葡萄产业作为该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发展,为此请提出你对弥勒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
2.单选题- (共4题)
2.
喀纳斯湖位于阿尔泰山脉西南侧,湖面海拔1374米,湖口由粗细不同的冰碛石块、砂与粘土等物质堵塞水道,形成湖泊。湖泊两侧崖岩林立,森林草地交织分布。图1为喀纳斯湖区域卫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喀纳斯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小题2】湖泊四周的森林主要属于
【小题3】该地区存在森林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喀纳斯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与冰川作用 | B.地壳运动与流水作用 |
C.冰川作用与流水作用 | D.冰川作用与风化作用 |
A.常绿阔叶林 | B.热带季雨林 | C.针阔混交林 | D.常绿硬叶林 |
A.土壤层深厚肥沃 | B.地形闭塞,交通不便 |
C.山谷海拔低,热量充足 | D.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
3.
开阔水域是指除去海冰区之外的海洋区域。下图为1982—2016年北极开阔水域面积距平(与多年平均值之差)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07年、2012年和2016年北极开阔水域面积异常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小题2】北极海域开阔水域面积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小题1】2007年、2012年和2016年北极开阔水域面积异常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关 | B.人类大规模开采海冰导致 |
C.北极地区降水减少,太阳辐射增强 | D.中纬度的气旋进入北极海域加剧海冰融化 |
A.有利于北极熊的生存与繁衍 | B.造成北极地区气温升高 |
C.增强北大西洋暖流 | D.北极海域周边陆地降水减少 |
4.
标准差椭圆法是分析空间分布方向性特征的经典方法之一。椭圆的大小反映空间格局总体要素的集中程度,偏角(长半轴)反映格局的主导方向。图2为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格局变化。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于该时间段北京市不透水地表时空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3】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时空变化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小题1】对于该时间段北京市不透水地表时空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标准差椭圆范围逐渐扩大且向南移动 | B.不透水地表范围不断缩小 |
C.总体上以东北—西南方向为主导 | D.不透水地表区域分布越来越零散 |
A.地形 | B.降水 | C.植被 | D.城市规划 |
A.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 B.城市空气湿度增加 |
C.城市内涝现象得到缓解 | D.近郊区农业用地增多 |
5.
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是指以技术和创新活动为核心,在产品和生产流程中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附加值的制造类企业。20世纪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进入中国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90年代,该类型企业向中国内陆城市扩张,并且由早期合资为主的方式转变为独资为主的方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集中进入中国沿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对比沿海,中国内陆发展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主要优势是
【小题3】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进入中国方式的转变,最主要目的是
【小题1】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集中进入中国沿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工业基础好 | B.廉价劳动力 | C.国家政策 | D.海运便利 |
A.市场经济制度完善 | B.技术和人力资源成本低 |
C.与周边国家贸易量大 | D.地方政策更优惠 |
A.知识产权的保护 | B.经济利益最大化 |
C.便于生产经营管理 | D.提高资本利用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