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环境保护)
冬虫夏草可谓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物种,而世界冬虫夏草98%的采挖量来自中国的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每到虫草采收的季节,当地人都会组成一支庞大的“挖草军团”,奔赴3000米5000米的高山上采挖珍贵的虫草。有关资料显示,仅三江源保护区1年就有12万人参加。

简述大量采挖冬虫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冬虫夏草可谓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物种,而世界冬虫夏草98%的采挖量来自中国的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每到虫草采收的季节,当地人都会组成一支庞大的“挖草军团”,奔赴3000米5000米的高山上采挖珍贵的虫草。有关资料显示,仅三江源保护区1年就有12万人参加。

简述大量采挖冬虫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为某国局部区域地形图。该国基岩海岸上覆盖着高大的沙丘,属于纳米布沙漠的滨海地带。纳米布沙漠形成于约8000万年前的地质时期,被认为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因土壤呈现独一无二的棕红色,并与蔚蓝的海洋相接,素有“一半赤焰一半蓝水”的美称。在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滚滚沙流飞泻入海,出现了“倒沙入海”景观(图乙)。

(1)描述图甲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试推断地质时期形成纳米布沙漠的物质来源,并简述沙丘呈“赤焰色”的原因。
(3)分析该国海岸线上出现“沙漠临海”景观的自然原因。
(4)说出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倒沙入海”景观的形成条件。
图甲为某国局部区域地形图。该国基岩海岸上覆盖着高大的沙丘,属于纳米布沙漠的滨海地带。纳米布沙漠形成于约8000万年前的地质时期,被认为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因土壤呈现独一无二的棕红色,并与蔚蓝的海洋相接,素有“一半赤焰一半蓝水”的美称。在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滚滚沙流飞泻入海,出现了“倒沙入海”景观(图乙)。

(1)描述图甲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试推断地质时期形成纳米布沙漠的物质来源,并简述沙丘呈“赤焰色”的原因。
(3)分析该国海岸线上出现“沙漠临海”景观的自然原因。
(4)说出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倒沙入海”景观的形成条件。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云南自古就是我国古代南丝绸之路的出口。如今,国家“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将云南定位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辐射中心。下图为云南简图,甲沟泥石流频发。

材料二 云南下辖16个市、州,2009—2013年间,昆明承接了全省72.9%的产业转入,第二名德宏自治州仅承接了3.7%。产业梯度系数越高,产业优势越明显。下表为云南省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近年来云南承接的主要产业与之较吻合。

(1)简述云南作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辐射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
(2)利用地理整体性原理,分析地形特征对甲沟泥石流形成的影响。
(3)有专家指出,云南应该继续大力承接产业梯度系数高的产业,你是否赞同?若赞同请说明理由,并指出注意的问题。若不赞同,请说明理由,并提出建议。
材料一 云南自古就是我国古代南丝绸之路的出口。如今,国家“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将云南定位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辐射中心。下图为云南简图,甲沟泥石流频发。

材料二 云南下辖16个市、州,2009—2013年间,昆明承接了全省72.9%的产业转入,第二名德宏自治州仅承接了3.7%。产业梯度系数越高,产业优势越明显。下表为云南省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近年来云南承接的主要产业与之较吻合。

(1)简述云南作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辐射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
(2)利用地理整体性原理,分析地形特征对甲沟泥石流形成的影响。
(3)有专家指出,云南应该继续大力承接产业梯度系数高的产业,你是否赞同?若赞同请说明理由,并指出注意的问题。若不赞同,请说明理由,并提出建议。
4.
(选修3——旅游地理)
2016年,我国第二个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总投资额超过500亿元,占地面积约7平方千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迪士尼乐园,属于高端消费游乐项目。下图示意迪士尼乐园位置。

推测迪士尼乐园选址没有选择繁华的上海市区,而是选择浦东的理由。
2016年,我国第二个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总投资额超过500亿元,占地面积约7平方千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迪士尼乐园,属于高端消费游乐项目。下图示意迪士尼乐园位置。

推测迪士尼乐园选址没有选择繁华的上海市区,而是选择浦东的理由。
2.单选题- (共2题)
5.
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该岩石形成于有机质能大量繁殖和保存的环境。下图为我国柴达木盆地部分地区烃源岩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题。

在烃源岩物质沉积年代,甲乙沿线可能是

在烃源岩物质沉积年代,甲乙沿线可能是
A.脊地 | B.谷地 | C.陡崖 | D.鞍部 |
6.
“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是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将不同时段的行驶方向进行改变的车道。下图为北京市某潮汐车道上的交通指示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潮汐式拥堵”在各大、中城市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居民的“潮汐化出行” ②区域功能单一
③城市机动车的高使用频率 ④市中心交通拥挤
【小题2】读“某城市某条进出城主干道路上的交通量日变化图”(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小题3】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与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为出行能耗。读“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图”(图),下列甲、乙、丙、丁4个城市功能区与居住地最可能需要建“潮汐车道”的是


【小题1】“潮汐式拥堵”在各大、中城市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居民的“潮汐化出行” ②区域功能单一
③城市机动车的高使用频率 ④市中心交通拥挤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t1-t2 时段可能是下午18时-20时左右,进城方向的车辆较多,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
B.t1-t2和t3-t4 时段内,可开通进城潮汐车道,以缓解进城方向的交通拥堵问题。 |
C.该日此城市进城人数要远远大于出城人数。 |
D.t2 时段,该城市进城方向的车辆数与道路通行能力持平,且此时城内车辆数量达到最大值。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