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粗糙(cāo)忖度(cǔn)风驰电掣(chè) |
B.诤友(zhèng)编纂(zuǎn)东南坼(chè) |
C.戎马(róng)流涕(tì)草木菁华(jìng) |
D.戏谑(xuè)惬意(qiè)苦心孤诣(yì) |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登岳阳楼》一诗是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冬,自公安到达岳阳后,登岳阳楼有感而作。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丽,。,。,,。
①但主要还是有诗人的思想感情做基础
②才能与浩瀚壮阔的洞庭湖景色交融成一体
③由于杜甫爱国爱民的胸襟宽广
④构成宏丽阔大的意境
⑤这与诗人一纵一收的笔法固然有关
⑥历来为人称道
《登岳阳楼》一诗是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冬,自公安到达岳阳后,登岳阳楼有感而作。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丽,。,。,,。
①但主要还是有诗人的思想感情做基础
②才能与浩瀚壮阔的洞庭湖景色交融成一体
③由于杜甫爱国爱民的胸襟宽广
④构成宏丽阔大的意境
⑤这与诗人一纵一收的笔法固然有关
⑥历来为人称道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③②④⑤⑥ | C.⑥⑤①③②④ | D.⑥①②③④⑤ |
2.诗歌鉴赏- (共5题)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不见①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②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③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①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知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②世人:统治集团中的人。③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这首诗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杜甫对他有怎样的感情?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
不见①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②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③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①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知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②世人:统治集团中的人。③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这首诗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杜甫对他有怎样的感情?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①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②在扬州。
此时③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裴迪寄了一首诗《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给杜甫,表达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②何逊是杜甫佩服的南朝梁代诗人,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是表示对裴迪和他的诗的推崇。③“此时”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
(1)请概括诗歌中含有哪些愁情。
(2)清人黄生评此诗“直而实曲,朴而实秀”,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①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②在扬州。
此时③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裴迪寄了一首诗《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给杜甫,表达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②何逊是杜甫佩服的南朝梁代诗人,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是表示对裴迪和他的诗的推崇。③“此时”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
(1)请概括诗歌中含有哪些愁情。
(2)清人黄生评此诗“直而实曲,朴而实秀”,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为咏洞庭湖的名句,其中“坼”和“浮”用得好,为什么?
(2)“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涕泪之中,饱含着诗人怎样丰富的情感?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为咏洞庭湖的名句,其中“坼”和“浮”用得好,为什么?
(2)“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涕泪之中,饱含着诗人怎样丰富的情感?
6.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曲江(注)二首(其二)
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注)曲江:唐代长安城名胜,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修整,池水澄明,花卉环列。此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因上奏章救房琯触怒肃宗而被疏远。
(1)这首诗前两联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境况?请简要概括。
(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曲江(注)二首(其二)
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注)曲江:唐代长安城名胜,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修整,池水澄明,花卉环列。此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因上奏章救房琯触怒肃宗而被疏远。
(1)这首诗前两联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境况?请简要概括。
(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倦夜(注)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此诗作于广德二年。这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
(1)本诗是怎样以“倦夜”统摄全诗的?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倦夜(注)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此诗作于广德二年。这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
(1)本诗是怎样以“倦夜”统摄全诗的?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5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