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选填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A_________带,B_________带,C_________带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 因素为基础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________(低纬/中纬/高纬)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主要原因是________,但有很多科技工作人员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写序号)
(2)2003年以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写序号)
(4)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5)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量城市知识青年迁往农村,主要因素是_______。(填写序号)

(1)图中曲线①②,表示人口出生率的是 。
(2)B阶段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型,C阶段可能出现 、
__________人口问题。
(3)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图中 (A/B/C)的阶段,这跟我国采取 政策密切相关。

(1)图中显示城市化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城市用地规模__________。
(2)图中显示,该城市发展较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3)该地区城市化过程中,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解决过快城市化出现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2.单选题- (共17题)

【小题1】该地貌的形成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 B.流水堆积 | C.风力侵蚀 | D.风力堆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小题1】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
A.a—① | B.b—② | C.c—③ | D.a—② |
A.侵蚀、沉积 | B.侵蚀、搬运 | C.沉积、搬运 | D.沉积、侵蚀 |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7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出现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大。
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该资料说明环境中某要素发生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
A.生产性 | B.平衡性 | C.差异性 | D.整体性 |
A.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 B.河道淤积严重 |
C.旱涝灾害减少 | D.含沙量增加 |

【小题1】图中A-B-C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 B.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A.热带雨林带 | B.热带荒漠带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小题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异基础是
A.水分 | B.热量 |
C.水热 | D.光照 |
A.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 |
B.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 |
C.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
D.南坡相对高度小,纬度高 |

【小题1】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②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③④ |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③④ | B.①④ | C.①② | D.②③ |
下图为“台湾省不同年份人口金字塔图”,读下图,完成下列两题。
A.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
C.人口迁入率不断上升 |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
C.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 D.城市人口占比例过高 |

【小题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最可能表示
A.从北美洲迁往南美洲 | B.从欧洲迁往南美洲 |
C.从北美洲迁往非洲 | D.从亚洲迁往北美洲 |
A.河南 | B.上海 | C.新疆 | D.广西 |
【小题1】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潮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 B.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
C.政治因素 | D.社会文化因素 |
A.不利于迁入地城市化发展 | B.减轻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
C.减小迁人地的就业压力 | D.不利于地区间文化交流 |

【小题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 B.自然资源 | C.开放程度 | D.消费水平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小题1】关于图中四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高—低—高”模式 | B.②是原始型模式 |
C.③是传统型模式 | D.④是“低—低—低”模式 |
A.德国 | B.中国 | C.尼日利亚 | D.印度 |
铛铛车是车头挂有铜铃铛的老式有轨电车。近年来,一些城市消失多年的铛铛车得以重现。下图为电动铛铛车景观照片,其尽可能地还原了老式铛铛车的原貌,堪称现代与复古的结合体。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一些城市推出复古铛铛车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居民出行 | B.改善城市环境 |
C.传承城市文化 | D.改善拥堵状况 |
A.香港 | B.深圳 |
C.济南 | D.北京 |

【小题1】图例①②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A.商业区、文化区 | B.住宅区、行政区 |
C.住宅区、商业区 | D.行政区、文化区 |
A.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 |
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 |
C.②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交通拥堵 |
D.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

【小题1】上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A.a | B.b | C.c | D.d |
A.土地生产力的大小 | B.水资源的多少 | C.基础设施的建设 | D.经济规模的设想 |

【小题1】图中甲国家最可能为
A.英国 | B.中国 | C.印度 | D.越南 |
①城市中心“空洞化” ②功能分区不明显 ③逆城市化现象 ④郊区城市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①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生物多样性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降水明显减少
③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出现“热岛”现象 ④硬化路面,降水时,地面径流增加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3.选择题- (共4题)
化学物质王国中举行节日游戏活动,游戏规则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步反应生成),以形成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循环接龙.
请你将下列八位队员:①Ca(OH)2 ②Cu ③CaO ④CO ⑤CaCl2 ⑥CuO ⑦CO2 ⑧CaCO3平均分成红、蓝两队.游戏规定,物质⑤任红队的队长,物质⑦任蓝队的队长,且红、蓝两队的队长均处于甲的位置,两队分别形成循环接龙.
请回答:
(1)红队乙的化学式 {#blank#}1{#/blank#} .
(2)红队中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blank#}2{#/blank#} .
(3)蓝队队员依甲乙丙丁的顺序排列是⑦ {#blank#}3{#/blank#} (填序号).
4.填空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