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慰藉(jiè)诳语(kuáng)炽烈(zhì) 安土重迁(zhòng) |
B.桑梓(zǐ)拾级(shè)罡风(gāng) 纵横捭阖(bǎi) |
C.隽永(juàn) 攻讦(jié) 粗犷(kuàng)量体裁衣(liàng) |
D.熨帖(yùn)僭越(jiàn)甄别(zhēn)曝背谈天(pù) |
2.
下面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通常的小说不允许离题,除非你是要另写一本小说。_____。作者便于把哲学、政治和道德融于小说之中,把一切用一条神秘的链条联接起来。
①因为所以人物都不是为了发表议论而集合在小说里的。
②小说中夹杂议论,有悖于作品的意图和性质。
③通常的小说也不能夹杂议论。
④所谈论的话题不受任何预先拟定的计划或提纲约束。
⑤但是,在书信这种形式中,登场的人物都不是预先挑选的。
通常的小说不允许离题,除非你是要另写一本小说。_____。作者便于把哲学、政治和道德融于小说之中,把一切用一条神秘的链条联接起来。
①因为所以人物都不是为了发表议论而集合在小说里的。
②小说中夹杂议论,有悖于作品的意图和性质。
③通常的小说也不能夹杂议论。
④所谈论的话题不受任何预先拟定的计划或提纲约束。
⑤但是,在书信这种形式中,登场的人物都不是预先挑选的。
A.③②①④⑤ | B.⑤①②③④ | C.③①②⑤④ | D.⑤④①③②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
(2)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4)悬泉瀑布, ,清容俊荣,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5)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6)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
(7)仰之弥高,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8) ,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1)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
(2)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4)悬泉瀑布, ,清容俊荣,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5)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6)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
(7)仰之弥高,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8) ,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3.诗歌鉴赏- (共1题)
4.
阅读宋诗,回答问题。
思王逢原(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小题1】首联写景有哪些作用?(3分)
【小题2】请赏析颈联的妙处。(3分)
【小题3】诗中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试作简要概括。(4分)
思王逢原(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小题1】首联写景有哪些作用?(3分)
【小题2】请赏析颈联的妙处。(3分)
【小题3】诗中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试作简要概括。(4分)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章望之字序
欧阳修
校书郎章君,尝以其名望之来请字,曰:“愿有所教,使得以勉焉而自勖者。”予为之字曰表民,而告之曰:古之君子所以异乎众人者,言出而为民信,事行而为世法,其动作容貌皆可以表于民也。故纮綖延冕弁以为首容,佩玉玦环以为行容,衣裳黼黻以为身容。手有手容,足有足容,揖让登降,献酬俯仰,莫不有容,又见其宽柔温厚、刚严果毅之色,以为仁义之容。服其服,载其车,立乎朝廷而正君臣,出入宗庙而临大事,俨然人皆望而畏之,曰:“此吾民之所尊也。”非民之知尊君子,而君子者能自修而尊者也。然而行不充于内,德不备于人,虽盛其服,文其容,民不尊也。
名山大川,一方之望也,山川之岳渎,天下之望也。故君子之贤于一乡者,一乡之望也;贤于一国者,一国之望也;名烈著于天下者,天下之望也;功德被于后世者,后世之望也。孝慈友悌达于一乡,古所谓乡先生者,一乡之望也。春秋之贤大夫,若随之季良、郑之子产者,一国之望也。位于中而奸臣贼子不敢窃发于外如汉之大将军;出入将相,朝廷以为轻重,天下系其安危,如唐之裴丞相者,天下之望也。其人已殁,其事已久,闻其名,想其人,若不可及者,夔、龙、稷、契是也。其功可以及百世,其道可以师百王,虽有贤圣莫敢过之者,周、孔是也。此万世之望,而皆所以为民之表也。
传曰:“其在贤者,识其大者远者。”章君儒其衣冠,气刚色仁,好学而有志。其然修乎其外,而辉然充乎其内,以发乎文辞,则又辩博放肆而无涯。是数者皆可以自择而勉焉者也,是固能识夫远大者矣。虽予何以勖焉,第因其志,广其说,以塞请。庆历三年六月日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小题2】(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小题3】(小题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
(1)虽盛其服,文其容,民不尊也。
(2)此万世之望,而皆所以为民之表也。
(3)第因其志,广其说,以塞请。
【小题4】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章望之字序
欧阳修
校书郎章君,尝以其名望之来请字,曰:“愿有所教,使得以勉焉而自勖者。”予为之字曰表民,而告之曰:古之君子所以异乎众人者,言出而为民信,事行而为世法,其动作容貌皆可以表于民也。故纮綖延冕弁以为首容,佩玉玦环以为行容,衣裳黼黻以为身容。手有手容,足有足容,揖让登降,献酬俯仰,莫不有容,又见其宽柔温厚、刚严果毅之色,以为仁义之容。服其服,载其车,立乎朝廷而正君臣,出入宗庙而临大事,俨然人皆望而畏之,曰:“此吾民之所尊也。”非民之知尊君子,而君子者能自修而尊者也。然而行不充于内,德不备于人,虽盛其服,文其容,民不尊也。
名山大川,一方之望也,山川之岳渎,天下之望也。故君子之贤于一乡者,一乡之望也;贤于一国者,一国之望也;名烈著于天下者,天下之望也;功德被于后世者,后世之望也。孝慈友悌达于一乡,古所谓乡先生者,一乡之望也。春秋之贤大夫,若随之季良、郑之子产者,一国之望也。位于中而奸臣贼子不敢窃发于外如汉之大将军;出入将相,朝廷以为轻重,天下系其安危,如唐之裴丞相者,天下之望也。其人已殁,其事已久,闻其名,想其人,若不可及者,夔、龙、稷、契是也。其功可以及百世,其道可以师百王,虽有贤圣莫敢过之者,周、孔是也。此万世之望,而皆所以为民之表也。
传曰:“其在贤者,识其大者远者。”章君儒其衣冠,气刚色仁,好学而有志。其然修乎其外,而辉然充乎其内,以发乎文辞,则又辩博放肆而无涯。是数者皆可以自择而勉焉者也,是固能识夫远大者矣。虽予何以勖焉,第因其志,广其说,以塞请。庆历三年六月日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其服,载其车载:装载 | B.功德被于后世者被:覆盖 |
C.其絜然修乎其外絜:高洁 | D.是固能识夫远大者矣识:识别 |
A.古之君子所以异乎众人者相与枕藉乎舟中 |
B.俨然人皆望而畏之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
C.其在贤者,识其大者远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D.虽予何以勖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1)虽盛其服,文其容,民不尊也。
(2)此万世之望,而皆所以为民之表也。
(3)第因其志,广其说,以塞请。
【小题4】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