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由于人地矛盾突出,福建沿海地区(下图)在经历了几次开发之后,风沙侵袭日益严重,当地居民饱受风沙之苦。20世纪90年代后期,福建开始着力治理风沙,修复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沿海地区建成了一道从北到南、长达3 000多千米的沿海防护林带,彻底解决了风沙之患。据最近一次统计,其中木麻黄面积超过2万公顷。木麻黄是一种生长迅速的常绿乔木,植株高大,根系深广发达且有根瘤菌,喜炎热,耐干、耐湿、耐盐碱,适应性强。

分析福建省选择种植木麻黄治理风沙、修复生态环境的原因。
历史上,由于人地矛盾突出,福建沿海地区(下图)在经历了几次开发之后,风沙侵袭日益严重,当地居民饱受风沙之苦。20世纪90年代后期,福建开始着力治理风沙,修复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沿海地区建成了一道从北到南、长达3 000多千米的沿海防护林带,彻底解决了风沙之患。据最近一次统计,其中木麻黄面积超过2万公顷。木麻黄是一种生长迅速的常绿乔木,植株高大,根系深广发达且有根瘤菌,喜炎热,耐干、耐湿、耐盐碱,适应性强。

分析福建省选择种植木麻黄治理风沙、修复生态环境的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乍得湖位于非洲中部的乍得盆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内陆淡水湖,湖面海拔281米。在乍得湖的东北部,分布有著名的博得莱洼地,其最低处海拔155米,乍得湖水通过地下岩层源源不断地流入博得莱洼地。乍得湖曾经是世界最大的湖泊之一,也是非洲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和淡水鱼产地之一,但其面积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已经缩小了90%,严重制约了乍得盆地的发展,引起了沿岸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材料二 乍得湖周边水系及等高线地形图。

(1)说出乍得湖形成内陆淡水湖的原因。
(2)分析乍得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
(3)分析乍得湖湖面缩小对周边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一 乍得湖位于非洲中部的乍得盆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内陆淡水湖,湖面海拔281米。在乍得湖的东北部,分布有著名的博得莱洼地,其最低处海拔155米,乍得湖水通过地下岩层源源不断地流入博得莱洼地。乍得湖曾经是世界最大的湖泊之一,也是非洲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和淡水鱼产地之一,但其面积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已经缩小了90%,严重制约了乍得盆地的发展,引起了沿岸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材料二 乍得湖周边水系及等高线地形图。

(1)说出乍得湖形成内陆淡水湖的原因。
(2)分析乍得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
(3)分析乍得湖湖面缩小对周边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菠萝原产于南美洲热带高温干旱地区,性喜温暖,在24℃—27℃之间生长最适宜, 15℃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基本停止生长。菠萝耐旱性强,但生长发育仍需一定的水分,在年降雨量500—2800mm的地区均能生长。
材料二 雷州半岛素有“红土地”之称,属丘陵缓坡台地地貌,土质大部分为砖红壤土,呈酸性。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县是全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其菠萝产量占到全国菠萝总产量的40%以上,被称为“菠萝的海”,近年来该地菠萝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欢迎。
材料三 徐闻县位置和气候资料

(1)描述徐闻县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评价徐闻县种植菠萝的自然条件。
(3)指出徐闻县菠萝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材料一 菠萝原产于南美洲热带高温干旱地区,性喜温暖,在24℃—27℃之间生长最适宜, 15℃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基本停止生长。菠萝耐旱性强,但生长发育仍需一定的水分,在年降雨量500—2800mm的地区均能生长。
材料二 雷州半岛素有“红土地”之称,属丘陵缓坡台地地貌,土质大部分为砖红壤土,呈酸性。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县是全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其菠萝产量占到全国菠萝总产量的40%以上,被称为“菠萝的海”,近年来该地菠萝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欢迎。
材料三 徐闻县位置和气候资料

(1)描述徐闻县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评价徐闻县种植菠萝的自然条件。
(3)指出徐闻县菠萝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新西兰怀托摩萤火虫洞是一钟乳石溶洞。进入溶洞在昏暗中一直走到怀托摩萤火虫洞洞穴深处,顺着导游耳语般的指点,你就会看到侧面岩石上一片绿白色微光。这就是新西兰的萤火虫。萤火虫是两翼昆虫的幼虫期,每一只萤火虫可以吐出最多70条湿粘的透明丝线,最长的甚至有近20公分,藉由发出的微光吸引并捕捉其它的昆虫做为食物,赖以生存。萤火虫需要充分的湿度避免干枯死亡、需要适当的环境让吐出的丝线稳定悬挂,并且需要黑暗的空间散放微光。钟乳石洞穴里正是一个天然且搭配的天衣无缝的理想生存空间。
据萤火虫洞的环境特点和萤火虫的生活习性例举几条参观萤火虫洞的注意事项。
新西兰怀托摩萤火虫洞是一钟乳石溶洞。进入溶洞在昏暗中一直走到怀托摩萤火虫洞洞穴深处,顺着导游耳语般的指点,你就会看到侧面岩石上一片绿白色微光。这就是新西兰的萤火虫。萤火虫是两翼昆虫的幼虫期,每一只萤火虫可以吐出最多70条湿粘的透明丝线,最长的甚至有近20公分,藉由发出的微光吸引并捕捉其它的昆虫做为食物,赖以生存。萤火虫需要充分的湿度避免干枯死亡、需要适当的环境让吐出的丝线稳定悬挂,并且需要黑暗的空间散放微光。钟乳石洞穴里正是一个天然且搭配的天衣无缝的理想生存空间。
据萤火虫洞的环境特点和萤火虫的生活习性例举几条参观萤火虫洞的注意事项。
2.单选题- (共4题)
5.
干热岩是指一般温度大于20℃、埋深数千米,内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干热岩发电蕴藏的热能十分丰富,干热岩地热发电比传统火力、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未来干热岩地热资源将成为全球的主导能源之一,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2017年9月6日,我国在青海省首次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前制约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干热岩地热发电比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是
【小题3】若规模化开采利用干热岩,将有利于我国
①加快进入石油时代 ②缓解能源供应紧张③有效改善大气质量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小题1】当前制约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市场 | C.技术 | D.气候 |
A.综合效益更强 | B.不排放温室气体 |
C.设备使用时间长 | D.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小 |
①加快进入石油时代 ②缓解能源供应紧张③有效改善大气质量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6.
珊瑚礁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虫生长的最佳环境是温度22-30℃、盐度34%-36%,水深不超过50米的海水,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堡礁因珊瑚礁内珊瑚虫逐渐死亡出现大规模白化现象,超过90%的珊瑚礁受到影响。有专家表示“我们已经无能为力,大堡礁将在20年左右时间内消失殆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海域浅海中珊瑚礁分布最多的是
【小题2】我国南海中有许多出露海面的珊瑚岛,其形成地质作用过程可能是
【小题3】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堡礁出现大规模白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下列海域浅海中珊瑚礁分布最多的是
A.亚马孙河口海域 | B.赤道以南非洲西部海域 |
C.加拿大西部沿海海域 | D.加勒比海海域 |
A.沉积一地壳抬升—出露海面 | B.沉积一地壳下沉一出露海面 |
C.侵蚀一地壳抬升一出露海面 | D.侵蚀一地壳下沉一一出露海面 |
A.水浅且水质洁净 | B.全球气候变暖 |
C.水中浮游生物增多 | D.水域的盐度增高 |
7.
植被覆盖度指某一地域植物(包括叶、茎、枝)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下图示意我国某平原植被生长期内乔木林地和粮食作物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平原林地地带性植被可能是
【小题2】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该平原林地地带性植被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 | B.常绿阔叶林 | C.落叶阔叶林 | D.亚寒带针叶林 |
A.不同作物的主要生长期不同 | B.同一作物有两个生长旺盛期 |
C.耕地生态区的田间管理不同 | D.同一作物不同时期叶片大小不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