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自然带主要分布于______(纬线名称)两侧,C自然带被______(纬线名称)穿过。
(2)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
(3)从A→B→C→D体现了自然带从______到___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布的规律是以______为基础的。
(4)图中E处自然带的类型与A处自然带类型相同的原因是______。
(5)图中非洲一条河流在其入海口处形成的甲地貌类型为______,简述其形成过程______。

(1)图中A自然带主要分布于______(纬线名称)两侧,C自然带被______(纬线名称)穿过。
(2)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
A.______; | B.______; | C.______; | D.______。 |
(4)图中E处自然带的类型与A处自然带类型相同的原因是______。
(5)图中非洲一条河流在其入海口处形成的甲地貌类型为______,简述其形成过程______。
2.
读“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分析回答下面各题。

(1)城市化的标志是__________占__________比重。
(2)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_____曲线。
(3)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处于城市化____________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 ____________回流,大城市中心区______________,中小城镇则发展迅速。

(1)城市化的标志是__________占__________比重。
(2)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_____曲线。
(3)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处于城市化____________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 ____________回流,大城市中心区______________,中小城镇则发展迅速。
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地所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混合农业 ②商品谷物农业 ③季风水田农业
(2)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与A处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_地区。
(4)A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A类农业提供机械、电力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多选)。
①人口密度 ②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便利的交通运输 ④发达的工业
(6)C处农业地域类型采用土地交替种植的方式,有什么优点

(1)图中A、B、C三地所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混合农业 ②商品谷物农业 ③季风水田农业
(2)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与A处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_地区。
(4)A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A类农业提供机械、电力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多选)。
①人口密度 ②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便利的交通运输 ④发达的工业
(6)C处农业地域类型采用土地交替种植的方式,有什么优点
2.单选题- (共33题)
5.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北坡自然带海拔低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3】图中南坡森林带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自然带的分异主要是因为热量不同 | B.图中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C.该山地南坡的自然带比较丰富 | D.该山地森林带为热带雨林带 |
A.热量差异 | B.水分状况 | C.海拔 | D.土壤差异 |
A.南坡是阴坡,热量少 | B.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 |
C.北坡是阳坡,热量多 | D.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
6.
下图中M表示绿色植物。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小题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图示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生产功能 | B.呼吸作用 |
C.分解功能 | D.化合作用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 B.化石燃料的燃烧 |
C.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
7.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
C.是由于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
8.
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导致尼罗河下游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使农业生产受到影响;渔业生产受到影响;河口地下水出现异常现象。这些现象体现了( )
A.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
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 D.地理要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
9.
雪线,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的高度受气温和降水影响。雪线是一种重要的气候标志线。读“我国新疆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图”(单位:米),完成下题。

近年来,该区域雪线高程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近年来,该区域雪线高程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区域降水异常偏多 | B.全球变暖不断加剧 | C.区域地壳上升 | D.人类过度砍伐森林 |
10.
下图是中心地市场区域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中心地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 )
【小题2】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

【小题1】关于中心地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 B.乙>丙>甲 | C.甲<乙<丙 | D.甲<丙>乙 |
A.土壤和植被 | B.气候和地形 | C.水文和土壤 | D.植被和水文 |
12.
把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等大量捕杀,若干年后最可能出现的景象是( )
A.大群的羚羊、斑马生活在安宁的草原上 | B.草原依然如故,没有变化 |
C.初期食草动物大增,后又数量锐减 | D.草原退化、沙化 |
13.
【小题1】内蒙古“特仑苏”和北京“三元”牛奶的生产同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小题2】与内蒙古的蒙牛相比,北京三元牛奶的生产在社会经济条件上具有的优势是
“特仑苏”是内蒙古蒙牛集团的一个牛奶品牌。它产于北纬40°左右、草类茂盛的内蒙古高原。北京三元集团下设28个奶牛场和7家相关产业,分布在北京的六个区县。
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内蒙古“特仑苏”和北京“三元”牛奶的生产同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乳畜业 | D.混合农业 |
A.科技支撑 | B.政策支持 |
C.交通便利 | D.靠近市场 |
14.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A.人口合理容量 | B.环境承载力 |
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 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
16.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则乙地可能表示( )
【小题2】若此图表示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小题1】若此图表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则乙地可能表示( )
A.地广人稀的西北内陆地区 |
B.经济发达的城市 |
C.人口众多的农村 |
D.风景优美的山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
B.从亚洲迁往北美 |
C.从亚洲迁往非洲 |
D.从欧洲迁往亚洲 |
17.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四川省2015年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完成下题。
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 ②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创业技术 ③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 ④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
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 ②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创业技术 ③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 ④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8.
我国的人口流动可以分为县内、县际—省内、省际三种。读“中国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图”,完成下列两题。

【小题1】2000~2010年间( )
【小题2】读下图,a、b、c分别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小题1】2000~2010年间( )
A.县内流动比重中部增长最快 | B.省际人口流动比重东部降低最多 |
C.省际人口流动量中部基本无变化 | D.西部的省际人口流动比重有所降低 |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
木桶效应原理即组成木捅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木捅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回答下列两题。
【小题1】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4 500、10 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
【小题2】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小题1】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4 500、10 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
A.耕地 | B.森林 | C.淡水 | D.矿产 |
A.四川-水能资源 | B.海南-气候资源 | C.黑龙江-矿产资源 | D.福建-耕地 |
23.
下图是“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题。

图示信息显示( )。
①距离市中心越近,零售业分布的高度越高 ②距离市中心越近,商品的档次越高 ③距离市中心越远,商品的价格越高 ④中心商务区有明显的水平分区

图示信息显示( )。
①距离市中心越近,零售业分布的高度越高 ②距离市中心越近,商品的档次越高 ③距离市中心越远,商品的价格越高 ④中心商务区有明显的水平分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4.
2015年12月中国城市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目前中国部分城市急需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下图为华北某特大城市“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近几年该城市“一雨即涝”现象有所加剧,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小题2】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该城市的雨水开发应用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最可能是

【小题1】近几年该城市“一雨即涝”现象有所加剧,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A.大城市多分布于地势低平地区 | B.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增大 |
C.城市绿地总面积减少 | D.排水体系建设滞后 |
A.绿化带高于地面 | B.收集到的雨水水质较差 |
C.降水强度增大 | D.城市功能区布局不合理 |
25.
读下图,完成下题。

关于书店与书亭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关于书店与书亭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书店服务范围小,只集中分布于两个地点 | B.书店服务范围大,因为所销售商品的等级低 |
C.书亭服务范围大,覆盖整个城区 | D.书亭服务范围小,因为它所服务的人口少 |
26.
从城市的空间结构来看,工业区一般位于城市的边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工业区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严重,一般都要规划到城市边缘地区 |
B.外围地区地价较低,有利于工业使用大面积土地,降低一定的成本 |
C.城市边缘住宅多,有利于职工的上下班 |
D.城市边缘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 |
27.
下图是几个地区(①②③)“农业基本情况的比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小题2】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小题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乳畜业 |
A.刚果盆地 | B.四川盆地 |
C.大自流盆地 | D.墨累—达令盆地 |
28.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小题2】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是( )

【小题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园艺业 | B.游牧业 | C.混合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A.恒河平原南部 | B.波德平原北部 | C.潘帕斯草原 | D.墨累-达令盆地 |
30.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阿根廷成为世界牛肉生产和出口的大国,被誉为“世界肉库”。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牧牛占重要地位 ②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③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 ④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
【小题2】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

【小题1】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牧牛占重要地位 ②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③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 ④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地广人稀,地租低,经济效益低 | B.干旱、半干旱区域广,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
C.国内市场小,对外依赖强 | D.离海远,降水少,交通运输不发达 |
33.
2016年1月10日,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主办的“2015年度乳制品质量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会议全面总结了2015年中国乳制品行业质量安全状况,部署了新的一年产品质量安全促便监管的重点。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为了内蒙古乳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可取的措施是( )
【小题2】内蒙古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下列不属于内蒙古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的( )
【小题1】为了内蒙古乳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可取的措施是( )
A.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 | B.改善牧区的交通运输条件 |
C.加大科技投入 | D.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多饲养奶牛 |
A.气候适宜、草场广阔 | B.国家生态建设中退耕还草政策的实施 |
C.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 D.交通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乳制品销售范围扩大 |
34.
下图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分布图”,据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2】下列地区与图中奶牛饲养经营属相同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小题1】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便利 | B.市场需求 | C.地形平坦 | D.气候适宜 |
A.墨累—达令盆地 | B.潘帕斯草原 | C.五大湖地区 | D.地中海沿岸 |
35.
读“某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小题2】该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 )

【小题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A.亚洲季风区 | 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 C.地中海气候区 |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
36.
下图中用虚线圈出的部分表示的是某种役用农畜的饲养地区范围。该种农畜与该范围内的农业生产活动关系密切,其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游牧业 | D.季风水田农业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3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