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2.
纺织和服装工业在全球分布广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程度较高。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出口纺织品和服装专业生产镇分布图 (每点表示一个专业镇)

注:产品销往市场的箭头粗细表示销售量的相对多少

(1)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是先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依据下表资料判断美国的纺织业和服装工业应先向______(国家)转移,德国的纺织和服装业应先向______、______(国家)转移。
(2)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并出现了众多专业镇。专业镇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企业可达数千家,从业人员可达数万人。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纺织、服装专业镇的分布特点为:①集中分布在________省、________省、________省;②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3)简述该镇服装产业的特点。
(4)读图,说明目前我国多数出口服装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在整个服装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及今后的发展策略。

我国出口纺织品和服装专业生产镇分布图 (每点表示一个专业镇)

注:产品销往市场的箭头粗细表示销售量的相对多少

(1)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是先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依据下表资料判断美国的纺织业和服装工业应先向______(国家)转移,德国的纺织和服装业应先向______、______(国家)转移。
每小时工人工资 | 国家 |
20美元以上 | 日本、丹麦、瑞士、比利时 |
14~18美元 | 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以色列 |
2美元以下 | 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印尼 |
(2)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并出现了众多专业镇。专业镇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企业可达数千家,从业人员可达数万人。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纺织、服装专业镇的分布特点为:①集中分布在________省、________省、________省;②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3)简述该镇服装产业的特点。
(4)读图,说明目前我国多数出口服装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在整个服装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及今后的发展策略。
2.单选题- (共18题)
5.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将桑蚕、甘蔗、果树和花卉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里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逐渐减少。果基鱼塘,花基鱼塘不断增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候条件变化 | B.农业科技发展 |
C.交通条件改善 | D.市场需求变化 |
6.
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别集中在( )
A.低纬度季风区、中纬度沿海地区 |
B.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沿海地区 |
C.低纬度大陆东岸地区、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 |
D.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区 |
12.
图a和图b中的阴影部分为农业基地或农业带,这两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商品农业,商品率都很高 ②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小麦、玉米 ③都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④农场都是国有大型农场

①都是商品农业,商品率都很高 ②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小麦、玉米 ③都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④农场都是国有大型农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4.
广西的平果县以丰富的铝土资源为基础,发展了氧化铝、电解铝工业,这将会吸引铝电缆、铝铸件和铝连轧等加工企业在此集聚。这些企业在这里集聚的目的是 …( )
A.组建高科技产业基础 | B.满足当地对铝制品的需求 |
C.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 | D.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益 |
15.
下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


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 | B.炼铝、制糖、服装厂 |
C.汽车、造船、水泥厂 | D.炼铝、奶制品、制鞋 |
17.
韩国由20世纪60~70年代产业转入区变为80年代产业转出区的原因是( )
A.产业过多,劳动力不足 | B.转入企业过多,影响当地环境 |
C.劳动力价格的提高 | D.技术水平低,不利于企业发展 |
3.选择题- (共4题)
4.多选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4题)
26.
(双选)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种植业商品率较高 |
B.水稻种植业只有亚洲有分布 |
C.我国水稻种植业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 |
D.亚洲水稻种植业区,农民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 |
2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B处沼泽地发展种植业需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我国的这种农业类型是________(填国营或家庭经营)的。
(2)C处的农业生产特色是________,它因地制宜将________生产与________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颖的________。这种地域类型在澳大利亚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结合生产,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为典型。
(3)B、D两处的作物主要是B______、D______,这反映了农业生产的________特点。

(1)A、B两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B处沼泽地发展种植业需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我国的这种农业类型是________(填国营或家庭经营)的。
(2)C处的农业生产特色是________,它因地制宜将________生产与________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颖的________。这种地域类型在澳大利亚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结合生产,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为典型。
(3)B、D两处的作物主要是B______、D______,这反映了农业生产的________特点。
28.
下图是“我国某地1990年和2005年工业布局模式图”。2000年后,该地政府为发展经济,吸引更多的投资,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完善了基础设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2005年与1990年相比,工业企业的主要变化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企业①④⑤⑥等有很强的投入产出联系,试分析其如此布局的益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05年与1990年相比,工业企业的主要变化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企业①④⑤⑥等有很强的投入产出联系,试分析其如此布局的益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