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示意我国中部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人口数之比。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该省人口抚养比的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图示省份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其影响。
(3)有人建议该省完全放开生育政策,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1)概括该省人口抚养比的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图示省份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其影响。
(3)有人建议该省完全放开生育政策,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2.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近期城市发展政策内容之一,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
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主要是依据包括GDP、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人均收入、文化教育、土地利用等方面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活力以及经济发展潜力角度衡量的结果。下图示意苏州和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1)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条件。
(2)苏州和嘉兴与城市群首位城市上海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近年来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成因。
(3)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出可行性建议。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近期城市发展政策内容之一,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
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主要是依据包括GDP、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人均收入、文化教育、土地利用等方面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活力以及经济发展潜力角度衡量的结果。下图示意苏州和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1)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条件。
(2)苏州和嘉兴与城市群首位城市上海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近年来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成因。
(3)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出可行性建议。
2.单选题- (共3题)
3.
冰塔林(如图所示)是一种罕见的珍稀的地貌景观。由于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的不同,或下垫面的变化,在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和裂隙,近乎直射的太阳光穿过这些裂隙深处,加深这些裂隙,也使得冰塔林变得更高。冰塔林的变化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地球某地的冰塔林已经退缩到海拔5800米的高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区能够看到冰塔林景观的是
【小题2】冰塔林对于登山者来说是一种灾难,其原因是
【小题3】为了监测冰塔林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小题1】下列地区能够看到冰塔林景观的是
A.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 B.南极大陆 |
C.喜马拉雅山脉 | D.格陵兰岛 |
A.坡度较大,不易攀爬 | B.结构脆弱,易崩塌 |
C.表面有融水,易滑落 | D.气压较低,空气稀薄 |
A.GPS、RS | B.GPS、GIS | C.RS、GIS | D.RS、GPRS |
4.
2015年6月,在京工作5年,从事景观设计的30岁小伙李振做了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决定——辞去工作,取出所有存款,搭车去巴黎。7月1 3日,李振背着20公斤的行李从成都出发。历时105天,行程1.8万公里。李振搭车走过高原,穿过戈璧,翻山越岭来到巴基斯坦,经过塔利班活动区,渡过爱琴海,从地中海进入意大利,最后到达巴黎。当晚,他在塞纳河边等待天明。看着夜幕中的巴黎圣母院,心中平静而满足:我做到了。搭车旅行,每天都是不一样的故事。遇到的车主中,有送儿子去当喇嘛的藏族父亲,相互扶持创业的兰州夫妻,热情好客的伊朗“土豪”,一路表演二重唱的古老民族库尔德青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中提到的高原和葱岭分别是( )
【小题2】从整体上看,李振搭车去巴黎经过的自然带依次是( )
【小题3】李振在旅行途中,观看到的现象有( )
【小题1】材料中提到的高原和葱岭分别是( )
A.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 | B.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 |
C.青藏高原和昆仑山脉 | D.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常、温带草原带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A.图兰平原上棉桃朵朵 | B.伊朗高原烈日炎炎 |
C.波河平原阴雨绵绵 | D.巴黎盆地小麦金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