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山东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8095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6/24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
(2)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3)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2.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于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或一日数震,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3题)

3.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表1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 南北方向 B. 东西方向
C. 西北-东南方向 D. 东北-西南方向
【小题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A. B.
C. D.
4.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B.南岭
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
【小题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
5.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小题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