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2)简述这种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
(3)产业转入区如何才能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2)简述这种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
(3)产业转入区如何才能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
2.
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自南而北)____河、____河、_____河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状况。图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_____________段。
(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线工程。
(3)中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区是(写简称)______、______、______、北京、天津。
(4)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2点)

(1)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自南而北)____河、____河、_____河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状况。图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_____________段。
(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线工程。
(3)中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区是(写简称)______、______、______、北京、天津。
(4)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2点)
3.
图Ⅰ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Ⅱ是图Ⅰ中甲处的气候资料示意图。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Ⅰ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图Ⅰ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
(2)图Ⅰ中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化”?


(1)根据材料,分析图Ⅰ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
(2)图Ⅰ中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化”?
2.单选题- (共15题)
4.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各色分区组合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
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
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
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
A.④—“金色中国” |
B.①—“银色中国” |
C.③—“绿色中国” |
D.②—“黄色中国” |
5.
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

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

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
A.图①中的山脉是阴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 |
B.图②中部为天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 |
C.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 |
D.图①中山脉被长江切开形成长江三峡,图③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 |
6.
【小题1】W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
A. 研究 B. 设计
C. 零部件生产 D. 组装
【小题2】近几年,W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
A. 加快新车型的研发 B. 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C. 扩大新车型的产量 D. 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
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W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W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
A. 研究 B. 设计
C. 零部件生产 D. 组装
【小题2】近几年,W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
A. 加快新车型的研发 B. 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C. 扩大新车型的产量 D. 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
7.
2013年7月,美国“汽车城”底特律正式申请破产保护。结合下图,回答下题。

【小题1】早期有利于底特律经济发展的条件是
【小题2】近年来,底特律人口大量外迁,人口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小题3】我国下列城市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与底特律相似的是

【小题1】早期有利于底特律经济发展的条件是
A.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 B.水陆交通便利 |
C.开发历史悠久 | D.石油资源丰富 |
A.区域竞争力下降 | B.传统工业区的环境污染严重 |
C.人口增长过快,环境人口容量小 | D.传统产业衰退 |
A.杭州市 | B.济南市 | C.黄山市 | D.大同市 |
8.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小题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

【小题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规模 | B.劳动力成本 |
C.原材料成本 | D.技术水平 |
A.市场规模大 | B.技术水平高 |
C.劳动力素质高 | D.基础设施水平高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
9.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下面下列问题。

【小题1】该流域新垦区
【小题2】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小题1】该流域新垦区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
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 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
A.面状与点状 | B.线状与岛状 | C.点状与岛状 | D.点状与面状 |
10.
【小题1】“疆电外送”和西气东输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有
【小题2】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不会改变。在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中,新疆的主要任务有
①加强煤、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②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③建立多个能源战略储备基地
④加强同中亚等地的能源合作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石油、天然气、煤炭、风能等的开发利用步入了快车道。相继实施了西气东输、疆电外送等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疆电外送”和西气东输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有
A.调整产业结构 |
B.加剧环境污染 |
C.缓解能源紧张 |
D.促进资源开发 |
①加强煤、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②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③建立多个能源战略储备基地
④加强同中亚等地的能源合作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11.
非洲的萨赫勒地带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作为半干旱草原地区,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大片圈租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原本不多的可耕地越来越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萨赫勒地区大片圈地租地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小题2】当地采取收获后留茬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该措施的目的是
①减小风的侵蚀力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保持土壤水分
④减轻流水冲刷

【小题1】在萨赫勒地区大片圈地租地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A.土壤污染 |
B.水土流失 |
C.湿地萎缩 |
D.土地沙化 |
①减小风的侵蚀力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保持土壤水分
④减轻流水冲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2.
下图为某城区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区由Ⅰ到Ⅱ的发展过程中( )
①交通运输方式增多
②经济发展水平提升
③区域开放程度提高
④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小题2】该城区工业( )
①产品联系紧密
②技术协作密切
③规模效应增强
④企业竞争激烈

【小题1】该城区由Ⅰ到Ⅱ的发展过程中( )
①交通运输方式增多
②经济发展水平提升
③区域开放程度提高
④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①产品联系紧密
②技术协作密切
③规模效应增强
④企业竞争激烈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13.
下图为我国区域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划分四个地区的主要依据是
【小题2】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全部位于乙地区的是
【小题3】导致我国四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
②资源分布的差异
③距海远近的差异
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小题1】划分四个地区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发展速度 |
B.经济结构 |
C.经济发展水平 |
D.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 |
A.湖南、江西、安徽、河南 |
B.河北、山东、江苏、上海 |
C.甘肃、青海、陕西、贵州 |
D.河南、山西、重庆、云南 |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
②资源分布的差异
③距海远近的差异
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4.
苏州市自1987年形成“二三一”产业主导格局之后,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三二一”格局,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跨越。结合苏州市产业比例演变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10—2015年,苏州市
【小题2】苏州市产业比例演变的原因有
①城乡差异扩大
②土地、能源资源匮乏
③环境污染加剧
④劳动力短缺

【小题1】2010—2015年,苏州市
A.由工业城市转型为商业城市 |
B.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 |
C.工业已经没有发展空间 |
D.制造业已经完全退出 |
①城乡差异扩大
②土地、能源资源匮乏
③环境污染加剧
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5.
夜晚,我漫步在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集的街头。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峻的山峰,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水晶宫。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汽车如风如龙,飞驰而过,车上的尾灯,似无数条红色丝带不断地向远方延伸。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上述材料所描述的区域处于区域发展的阶段
【小题2】该区域
【小题3】推动该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有( )
①科技、教育 ②金融、贸易 ③信息、旅游 ④钢铁、普通服装
【小题1】上述材料所描述的区域处于区域发展的阶段
A.传统农业为主体 |
B.工业化 |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 |
D.高水平的开发 |
A.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
B.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 |
C.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 |
D.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
①科技、教育 ②金融、贸易 ③信息、旅游 ④钢铁、普通服装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16.
读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均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酒泉所在省区是
【小题2】国庆黄金周,李明同学一家集体出游,计划去体验一下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比较适宜该同学作为目的地的省区是
【小题3】小明想在假期去看海,4个省区中能满足他要求的是
【小题4】下列描述的省级行政区中与③最相符的是

【小题1】我国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均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酒泉所在省区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
B.漓江水碧飘来三姐唱新歌 |
C.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
D.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 |
17.

【小题1】图中箭头代表的可能是
【小题2】图示现象指向安徽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小题3】有人说,该现象会对顺德经济发展带来“阵痛”,你认为带来的“阵痛”可能是
广东省顺德市凭借家电产业规模庞大、名牌云集、配套完善的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是“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近年,顺德家电产业不断向安徽部分城市转移。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图中箭头代表的可能是
A.资金和能源 | B.政策和资源 |
C.能源和人才 | D.资金和技术 |
A.接近廉价劳动力市场,降低生产成本 |
B.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 |
C.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 |
D.接近高等院校,获得技术支持 |
A.环境质量下降 | B.生态恶化加重 |
C.就业机会减少 | D.资源消耗增加 |
18.
该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D,G,E,F四个省份分别是
【小题2】确定“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所考虑的最主要经济因素是
【小题3】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体现了区域之间具有

【小题1】图中D,G,E,F四个省份分别是
A.四川、青海、陕西、甘肃 |
B.四川、山西、陕西、甘肃 |
C.青海、山西、陕西、内蒙古 |
D.青海、山西、四川、甘肃 |
A.地形类型 |
B.气候类型 |
C.城市分布 |
D.资源状况 |
A.整体性 |
B.差异性 |
C.相似性 |
D.联系性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