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总复习课时精练:地表形态的塑造1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7977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6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日积月累,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

材料三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 mm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
材料四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1)河口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
(2)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变化过程。
(3)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试说明其原因。
(4)图中的山脉是________,属于地质构造中的________,板块a为________板块,板块b为________板块。
(5)根据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

2.单选题(共7题)

2.
读秦岭北坡陡峭的断崖示意图,形成秦岭北坡断崖的地质作用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地壳水平运动
D.地壳垂直运动
3.
图甲为黄山“猴子观海”景观,“猴子”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组成“猴子”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乙中的(  )
A.甲B.乙
C.丙D.丁
【小题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猴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海浪侵蚀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风化作用
4.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图示的外力主要是(  )
A.流水B.海浪C.冰川D.风力
5.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
C.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形成
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小题2】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
B.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
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
6.
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塑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读下图,完成小题。

【小题1】分布在石灰岩地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在干旱环境下形成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7.
图所示的水工建筑,它一端与海(河)岸相接,另一端伸到水域中,与堤岸构成“丁”字形,故名“丁坝”。读图,完成小题。“丁坝”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弱海(河)堤被侵蚀
B.加快轮船航行速度
C.阻碍水下海(河)滩形成
D.改变水生生物环境
8.
2012年6月3日,“向阳红09”试验母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阴启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执行7 000米级海试任务。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最深的海沟,其成因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运动
B.大洋板块内部的碰撞挤压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挤压俯冲
D.海底地壳的断裂下陷运动
【小题2】马里亚纳群岛位于( )
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

3.选择题(共6题)

9.经线指示的方向是(  )
10.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1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12.我们每天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因为(  )
13.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在(  )
14.下列节日中,北京昼夜长度相差最大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