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浙江省温岭中学高三高考提优冲刺考试(三)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782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10/16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竹(miè)墙(huán)操胜(quàn)插科打(hùn)
B.污(diàn)吝(qiān)酱面(zhá)下之辱(kuà)
C.忽(shū)瘦(xiāo)来品(bó)峰造极(jī)
D.巨(bò)索(lè)来食(jiē)忍俊不(jìn)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2.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风 蛇
〔澳大利亚〕比万·贝克王悦 译
凯文是个12岁的小男孩,他收藏世界上所有能被收藏的东西。今天,凯文本来是在市场里闲逛来着,但一个耀眼的蓝招牌吸引了他。牌子上写着:“马维先生的神奇收藏——仅向绝对好奇的人开放。”他立即像飞蛾看到篝火一样奔向了那家店铺。
凯文推开店门,店主马维先生一看到他,立刻满面笑容地说:“下午好,年轻的先生,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我只想随便看看,谢谢。”凯文谨慎地回答。
“凡是进了我的店的人,没有一个是只想随便看看的。”马维先生附在凯文耳边小声儿说,“你会发现我的收藏非常神奇。”
“请问你的收藏品是什么?”凯文礼貌地问。
“你是一个好奇的人,是我最喜欢的类型。”马维先生笑着说,“请跟我来。”
凯文跟着他来到小店后面的仓库,仓库没有窗,只有一道镶着茶色玻璃的小门。
“这里存放着我最秘密的收藏……”
凯文迫不及待地打断店主的话,“它到底是什么?”
……“跟你一样,我也是个专注的收藏家,所以我决定让你看看我说的东西。”马维先生边解释边打开那扇小门。门里是一间荡荡的小屋子,也没有窗户,只在对面有另一道上锁的铁门。凯文的好奇心在燃烧,他想也没想就跟着店主进了小屋,“你到底收藏什么?”
“其实我收集的东西很普通,”马维先生回答,“请在此稍候。”说着他打开锁,消失在铁门背后,等他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个玻璃瓶,“这就是我的收藏。”
“一个空瓶子?”凯文失望地说。
“哈!每个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都这么说。其实这里面装的是风蛇。”
“什么是风蛇?”
“风蛇是一种气态的带翅膀的蛇。被关在瓶子里时,它是透明的。如果你打开瓶塞,放进一些新鲜空气,它就会变回本来的颜色——烟蓝色。”
“打开瓶子。”凯文要求道。
马维先生把瓶子紧紧抱在胸前,“你没听见我说这里面是风蛇吗?如果它逃出来,我们俩都要受袭击的。没有人打开过关风蛇的瓶子。瓶子会突然变凉,蓝色的烟雾会从里面射出……”
他的话被一阵门铃声打断了。马维先生看了看门口,又看了看玻璃瓶,犹豫再三,终于不情愿地把瓶子递给凯文。“先替我拿一会儿,我去看看谁来了。千万不要打开它。”
现在小屋里只有凯文一个人了。他似乎感觉到瓶子里的气体在缓缓转动。如果他只把瓶塞撬起一道缝,放一小点儿空气进去,就可以知道马维先生是不是在编故事蒙人了。想到这,凯文开始慢慢地旋转白色的瓶塞。起初他只撬起瓶塞一角,然后立刻盖紧,但瓶子里什么都没出现。他把瓶塞撬起一个稍微大点儿的缝,但仍然什么都没发生。
凯文不耐烦地把瓶塞完全启开,还是没看到风蛇。“原来是个骗人的把戏。”他自言自语道。就在这时,瓶子陡然变冷了,一股蓝烟喷涌而出,在空中聚集成蛇的样子,然后迅速向外蔓延,转眼间屋子里就充满了烟雾。凯文头痛欲裂,不顾一切向门口逃去,但他发现进来时的小门已经变得像大厦一样高了。随后砰的一声,他撞到了一堵透明的墙。
就在这时,马维先生推门走了进来,但他现在看起来更像个巨人。他弯下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白色瓶塞,盖向凯文头顶。烟雾随即消退了,凯文惊恐地发现自己缩小了,并被关在自己刚刚打开的瓶子里。
马维先生拿起瓶子,嘴角挂着胜利的微笑。他走过铁门,把凯文放在一个书架上。书架上还有很多装着小人儿的瓶子,他们悲伤的脸紧贴着玻璃牢笼,同情地看着凯文。马维先生欣赏着自己的收藏,不时擦拭着书架正上方的铜标签,标签上刻着:“藏品——好奇的人。”
【小题1】(小题1)简析这篇小说标题的作用(3分)
【小题2】(小题2)伏笔是文学作品中情节结构上常用的一种手法。请简析伏笔在这篇小说中的作用。(3分)
【小题3】(小题3)结合全文,赏析少年凯文具有的形象特点(4分)
【小题4】(小题4)“他的话被一阵门铃声打断了。马维先生看了看门口,又看了看玻璃瓶,犹豫再三,终于不情愿地把瓶子递给凯文。‘先替我拿一会儿,我去看看谁来了。千万不要打开它。’”请你谈谈对这一情节处理的理解。(5分)
【小题5】(小题5)探究小说的深层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5分)

3.名著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礼记》)
【小题1】孔子提倡“正名”的目的是什么?(2分)
【小题2】结合上述《论语》和《礼记》的选文,你认为“礼”的作用是什么?(3分)

4.材料作文(共1题)

4.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们在梳头的时候,常会惊讶自己掉了那么多头发,唯恐头发掉光,但是过了很久头发依然是那么多。这是因为容易发现掉头发,而不容易见到也有新的头发同时在生长。
一样的道理,我们对于许多事物往往只注意到那些明显可见的变化,却忽略了潜在蕴发的一切。
读了上述材料,你想到了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可以写自己的感悟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5.语言表达(共2题)

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师生讨论的话题。某班级为此举行了一场“中学生还有没有必要写周记”的辩论赛。
正方有以下看法:
(1)顾名思义,周记就是每一周记。坚持写周记,就意味着每周要至少写一篇东西。众所周知,提高写作水平,首先就是要培养笔头勤快的良好写作习惯。
(2)周记,就是一周里你的所见、所闻、所做事情的记录,有时兼有对这些事情的所感、所思。坚持写周记,有助于中学生写作能够真正写出真情实感。
(3)周记写起来自由灵活,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论记叙、说明、还是议论、抒情,随你任意表达。写周记是中学生写作打基础的重要途径。
请站在反方立场上,针对上述看法,任选两点反驳。要求:先填序号,再作反驳;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得体。(5分)
(   )     
(   )     
6.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3分)
超细灰尘(又名灰霾)的浓度从20微克/立方米增加到4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大概会从40公里恶化到10公里。而从40微克/立方米增加到14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也就恶化到六七公里。所以,当我们现在反过头来治理,即使在经济上做出很大的牺牲,把140微克/立方米减少到100微克/立方米或8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并没有出现好转。只有治理到小于40微克/立方米,才能使能见度达到十几二十几公里。这也是美国和欧洲治理大气污染花费50年那么长时间的原因所在。我国不少城市的大气污染当然远远没有当年伦敦这些城市那么严重,但尽管政府治理力度很大,也得需要20至30年才能看到明显的成效。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大气环境治理的艰巨性、特殊性和长期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