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
(2)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_______的地带性规律,其差异形成的主导性因素是_______。
(3)图中C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其形成的自然背景(条件)是_______
(4)合理开发利用B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_______ 。

(1)A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
(2)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_______的地带性规律,其差异形成的主导性因素是_______。
(3)图中C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其形成的自然背景(条件)是_______
(4)合理开发利用B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_______ 。
2.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该地区拟建化工厂、钢铁厂、自来水厂、电子元件厂、重型机械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H地适合建________厂, F地适合建________厂, E地适合建________厂,
(2) 在图中D地建自来水厂,理由是什么?________
(3) 图示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是_______,易造成的问题是_______。

(1)在图中H地适合建________厂, F地适合建________厂, E地适合建________厂,
(2) 在图中D地建自来水厂,理由是什么?________
(3) 图示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是_______,易造成的问题是_______。
3.
读某城市示意图(下图),该地常年盛行西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商业区所用的图例符号为______(F、G)。其地理位置特点是_______
(2)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
(3)在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图中的商业区所用的图例符号为______(F、G)。其地理位置特点是_______
(2)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
(3)在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B、C二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填序号):①大牧场放牧业 ②商品谷物农业 ③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④乳畜业 B_______,C_______。
(2)从自然条件看,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有: 气候_______、地形_______。
(3)A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B、C二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填序号):①大牧场放牧业 ②商品谷物农业 ③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④乳畜业 B_______,C_______。
(2)从自然条件看,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有: 气候_______、地形_______。
(3)A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图为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四大工程中,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工程和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能源供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 。
(3)西气东输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

(1)四大工程中,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工程和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能源供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 。
(3)西气东输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6.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沿河流分布的a、b、c、d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
【小题2】为发展地区经济,计划修建连接a、b两地的公路。图中修建难度较小,成本较低的选线方案是

【小题1】图中沿河流分布的a、b、c、d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
A.a | B.b | C.c | D.d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7.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增施肥料效果散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小题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小题1】增施肥料效果散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 B.降水变率大 | C.坡度大 | D.植被覆盖率低 |
A.调节大气温度 | B.提高土壤肥力 |
C.增大空气湿度 | D.增加日照时数 |
8.
下图为某企业在四地生产同一种产品成本结构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四地中,距市场最近的可能是( )
【小题2】该企业最有可能属于( )

【小题1】在四地中,距市场最近的可能是(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A.钢铁工业 | B.石化工业 | C.制糖工业 | D.棉纺工业 |
9.
读辽中南工业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辽中南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小题2】鞍山钢铁基地不具备的区位优势是
【小题3】振兴该工业区的措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进行技术改造
③建设商品性农业基地
④治理工业污染

【小题1】辽中南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石油自然丰富 | B.煤铁资源丰富 |
C.淡水资源丰富 | D.海运便利 |
A.市场 | B.铁路运输 |
C.内河航运 | D.人才和技术 |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进行技术改造
③建设商品性农业基地
④治理工业污染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0.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小题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 B.地形 |
C.耕地 | D.聚落 |
A.距城镇过远 | B.线路过长 |
C.易受洪水威胁 | D.工程量过大 |
11.
读桂林龙胜县龙脊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小题2】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条件与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小题1】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
B.混合农业 |
C.传统水稻种植业 |
D.乳畜业 |
A.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
B.地形平坦——机械化水平高 |
C.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低 |
D.人多地少——小农经营 |
12.
【小题1】甲市可能是 ( )
【小题2】图1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市可能是 ( )
A.西宁 | B.延安 |
C.上海 | D.广州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3.
该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比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问题。

【小题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小题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小题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
14.
【小题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
【小题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1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 B.更多的休闲时间 |
C.更高的收入 | D.更优越的自然环境 |
15.
【小题2】北京市民能吃到来自该公司的新鲜西瓜的主要因素是(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来自浙江省的一家公司最近进军海南琼海,在嘉积镇的水田里征地3 700亩种植反季节西瓜。据了解,水田种西瓜在琼海还是第一次,在海南也不多见,种植仅一个月的西瓜就能结出碗口大的果实。
【小题1】决定该公司到琼海种植水田西瓜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 B.水源 | C.市场 | D.交通 |
A.气候 | B.政策 | C.市场 | D.交通 |
16.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逆城市化现象凸现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小题3】珠三角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突出优势是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
C.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逆城市化现象凸现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工业基础 | B.自然条件 | C.侨乡 | D.政策 |
17.
①RS
②GPS
③GIS
④数字地球
【小题2】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新疆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是因为( )
①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
②卫星遥感分辨率高,可拍摄到清晰的照片
③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
④卫星遥感智能化高,在治虫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
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在中科院的帮助下成功地利用无人遥控直升机对所属农场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防治,大大提高了其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工程技术人员指挥无人遥控直升机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RS
②GPS
③GI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①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
②卫星遥感分辨率高,可拍摄到清晰的照片
③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
④卫星遥感智能化高,在治虫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8.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有
①干旱地区
②半干旱地区
③草原牧区
④热带雨林地区
【小题2】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①植被破坏
②气候变异
③海面上升
④过度开发
⑤风沙侵蚀
⑥太阳活动
【小题1】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有
①干旱地区
②半干旱地区
③草原牧区
④热带雨林地区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①植被破坏
②气候变异
③海面上升
④过度开发
⑤风沙侵蚀
⑥太阳活动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④⑤⑥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