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省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778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3/11/4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各句中,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无误的一句是 (  )(3分)
A.通过这两天的采访,我们都亲身感受到了代表、委员认真为民(lǚ)职和参政议政的敬业精神,也体会了两会在市民心目的分量。
B.在湖南卫视新一期《我是歌手》节目中,歌手林志炫凭借对歌曲《没离开过》的完美演(yì)一举夺冠,并得到了众多歌迷的赞许。
C.3月5日,在将近2小时的报告结束后,近3000名人大代表(jǐ)予温家宝热烈掌声。此后,温家宝以三鞠恭告别了十年总理生涯。
D.3月底,小贝来参加中超的宣传,球谜将一睹其风彩。小贝担任的是中超联赛的国际形象大使,但(xiāo)像不会出现在国内联赛赛场。
2.

“猴年送旧家家乐,鸡历迎新处处歌。” 2017年元宵节期间,各百余组富有鸡年年味特色的花灯充分结合各公园景区环境进行创意设计,将为市民打造出一场“最福州,最中国”的春节元宵灯会,呈上最为丰盛的文化大餐,营造最为璀璨的视觉盛宴。除此之外,有关单位还在市区组织了“专题图书展”、“阅读推广会”、“科普大游园”等活动。上述活动(    )

①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提升市民素质

②体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发展了民族文化

③旨在满足市区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生活

④激发市民爱国热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猴年送旧家家乐,鸡历迎新处处歌。” 2017年元宵节期间,各百余组富有鸡年年味特色的花灯充分结合各公园景区环境进行创意设计,将为市民打造出一场“最福州,最中国”的春节元宵灯会,呈上最为丰盛的文化大餐,营造最为璀璨的视觉盛宴。除此之外,有关单位还在市区组织了“专题图书展”、“阅读推广会”、“科普大游园”等活动。上述活动(    )

①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提升市民素质

②体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发展了民族文化

③旨在满足市区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生活

④激发市民爱国热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直播……而微直播,可以通过手机等各种移动客户端实现与全国5亿微博用户的实时互动,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但另一方面,一些“网红”直播却出现众多乱象,如为博眼球而出现的“假慈善”。这启示我们(    )

5.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直播……而微直播,可以通过手机等各种移动客户端实现与全国5亿微博用户的实时互动,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但另一方面,一些“网红”直播却出现众多乱象,如为博眼球而出现的“假慈善”。这启示我们(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落日光
芦 焚
夕阳落向山岗后面去了,丘陵间已尽入黄昏,荒寂的田庄还浴着残辉。构成这田庄的是几座古屋,一带老柳掩映的残缺的围墙,屋后野草丛杂的废园。庄门前密植着洋槐的林子。林外溶溶流着一条小河;水面反映着云光,油似的微起涡漩。晚鸦冶游了一天,悄悄飞过天空,一只两只归林来了;那歇脚枝头拍着翅的懒倦景况,使人联想到是在打寂寞的呵欠。
总之,这田庄,主人遗弃了它。据熟悉它历史的人说,原来老主人有两个儿子,年幼的不知何故,年纪轻轻的便不声不响离开了家乡,年长的死了,不久老主人也相继去世。子孙们为着享受繁华同安全,便同箱笼一起迁入城市。留下大好的田庄,守着这该叹息的命运,包围在自然的野的气息中——夜晚星斗窥探它黝暗的林子,冷露打湿它荒凉的旷野,朝霞同暮云照耀它苍苔斑斑的屋瓦——沉浸在落寞的古老情调里,已经睡溜了多年的时光。
然而,垂暮的丘陵间忽然响来辚辚的车声。这时,一个孩子挥动手里的鞭慌张的驱着几匹绵羊,穿过林下,径向田庄奔去。
他立在那槽栏空空,阴暗而又悲哀的马房门边,畏瑟地喊道:
“大爷,人来了,——城里来的人。”
这孩子倾听着。一切又都归于静寂,只有呼呶呼呶的鼾声。
“人来了呀,坐着车的。”
“唔,晤……”
这样应着,那正呼呶得香甜的鼾声,吃惊的在喉咙里打一个结,猛的断掉。
“哪来的车呀!尽有你扯的谎!”被呼做大爷的人翻了翻身,懵里懵怔骂道。
孩子低头鞭打着地面,倒霉的咕噜着——
“谁扯谎哩,有眼你不会看去吗。”四外瞧瞧,对准羊就是一鞭,吓得它们四散。随后低声骂道:“酒鬼!”
这大爷是田庄上有历史的长工。他的名字叫做山虬。他抱怨着,从床上挣扎起来。
这时马车已驶过桥,在庄门前的林子边停住。从上面跳下一个边幅不整,满面风尘的中年人来。这人生得脸作枣栗色,黑胡子,眼睛乌亮,深沉,阴郁而又含蓄。他不安的打量着四周,神色很激动,一双眼贼似的不住地探索,而且用鼻子嗅。
整整睡够一个下午的山虬,好容易赶走沾在脑膜上的梦,强打起精神,嘴里不住地咕噜着,还以为是城里来的主人。然而当大门前的情形看到眼里的时候,他出了冷汗。
“找哪个呀,客倌?”
客倌却不曾留意到他,正向树林下望来望去,在搜寻逃脱的小免似的,又从林隙窥探着残缺的墙。两眼窥探着田庄,精细的连瓦片都不肯放过:门墙、小河,倒还熟稔,丘网、小山、开着花朵的路,甚至于斩伐了的老树的位置,回想起来也还清清楚楚,只有树林却使他迷惑。
他的眼终于落到老长工的脸上,而且停在那里。那脸被苍灰的络腮胡于围绕着,有点浮肿,如同生长在蛮横,杂乱.肮脏的草丛中的蘑菇。
“山虬!”忍耐不住,他突然以不确定的口气喊着。
他走过去。
“是你吗,山虬?”
“你,你——”老长工狼狈得说不成话,因为想也想不出是怎样的蹊跷。
但当他讲明自己的来历时,山虬战栗着,惊喜的呼声,闷闷的撕破静寂。
“呵!是你吗?”山虬迷乱地叫喊着,“真的是你?你活着还是死了呢!”
于是他抓住老长工宽厚的肩膀,摇着道:
“自然是活着回来的。那么还怎样呢,你以为见了鬼吗?”
“不啊,”山虬笑着说,“那时人家都叫你‘吃闲饭的’,说是有福分;可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正是一转眼,一场梦,什么全过去了……没有人想到还能活着见你的。”
老人快活到极点,大珠的泪沿着多须而坎坷的面颊滚下,一珠珠抛到灰色的胡子上。一闪工夫,他回想到过去,那时他们都还年青,名分上虽是主仆,而中间,实际倒存在着朋友的情义……山虬心里充满了暖融融的喜悦。
“你老了啊,吃闲饭的,”老人用数十年前的声调喊着,“你跑了怎样大的一圈野马呀!”
“是的,山虬;要不是眼梢的伤疤,我要不认识你了。”
而他则又一遍地打量着田庄,以流浪者共有的淡漠的神色。
天黑下来,田庄门前一片模糊的静寂,轻轻地吹过清新的夜风。车夫同牧羊的孩子错愕地望着他们。马疲乏地垂着头,时时顿一下蹄脚。狗则在树林中跑来跑去。
(选自《果园城》,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有删节)
【小题1】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答:
【小题2】结合小说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山虬大爷的形象特点。(5分)
答:
【小题3】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7分)
(1)指出第二自然段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3分)
答:
(2)简要赏析小说最后一段。(4分)
答:
【小题4】“黄昏”这一意象是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请从主题思想或结构艺术的角度,陈述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并作分析。(8分)
答:

3.语言表达(共1题)

7.
从下列人物形象中任选两个,整合相关内容作为论据,续写后面的论述片段。不超过60字。(6分)
林黛玉 宋江 方鸿渐  哈姆雷特 别里科夫 玛蒂尔德
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思想决定好的行为,好的行为决定好的结果,好的结果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才能决定自己好的性格,最后决定成功的命运。反之则不然。【示例】方鸿渐意志薄弱毫无王见又不懂得人情世故,永远也走不出“围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