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小题2】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小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⑤ | B.⑥ | C.⑦ | D.⑧ |
2.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小题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反映了( )

【小题1】“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A.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
A.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
B.植被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C.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
D.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
3.
该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分别为草原、苔原、荒漠、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各代号所表示植被类型的判断,正确的为
【小题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小题1】关于各代号所表示植被类型的判断,正确的为
A.甲为硬叶林 | B.丙为热带雨林 |
C.丁为热带雨林 | D.戊为阔叶林 |
A.丙在非洲广泛分布 |
B.甲分布区域的气温日较差大 |
C.乙分布区域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半年 |
D.戊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
5.
下图是1978~2004年我国人口总量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总量同期达到最高峰 |
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增长 |
C.1978~2004年,我国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D.1978~2004年,我国人口增长以人口迁移为主 |
6.
48~49题
【小题1】【小题2】针对人口的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
【小题3】【小题4】发达国家产生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原因是
【小题1】【小题2】针对人口的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
A.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
B.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生活质量的权利 |
C.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
D.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 |
A.人口城市化水平高 |
B.经济发展速度快 |
C.人均消费水平高 |
D.资源消耗量大 |
7.
下面四幅图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门化生产形成的主导因素,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棉花 ②甜菜 ③垂直农业 ④区域专业化 |
B.①甜菜 ②棉花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 |
C.①棉花 ②甜菜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 |
D.①甜菜 ②垂直农业 ③棉花 ④区域专业化 |
8.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小题。

【小题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小题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 B.太湖平原 | C.华北平原 | D.松嫩平原 |
A.市场需求 | B.生产经验 | C.自然条件 | D.国家政策 |
2.选择题- (共13题)
20.
下列关于筛管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
③由死细胞构成 ④由活细胞构成
⑤管道内有筛板 ⑥管道中空
⑦运输方向由上向下 ⑧运输方向右下向上.
3.多选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3道)
多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